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犯罪心理学课件第6章
第六章青少年犯罪心理第一节青少年犯罪概述第二节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第三节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特征第六章青少年犯罪心理第一节青少年犯罪概述一、青少年及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所谓“青少年犯罪”,在绝大多数国家,一般指少年或未成年人犯罪。但在研究过程中,根据青少年违法犯罪低龄化的趋势和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往往对这个时期前伸和后延,看法不完全统一,但大体上与上述青少年的年龄界限是一致的,即十一二岁至二十一二岁的青少年犯罪统称青少年犯罪。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犯罪率二、青少年犯罪概况(一)青少年犯罪概况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最初开始于19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我国而言,20世纪7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青少年犯罪呈增长趋势,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严重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青少年犯罪增长的势头虽然有所减缓,略有回落,但从总体上看,比例仍很高,其中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案件中,青少年犯罪所占比重一直在55%以上,并且逐年上升。二、青少年犯罪概况二、青少年犯罪概况(二)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1.低龄化趋势比较明显2.在校生和流失生犯罪增加3.青少年团伙犯罪突出4.犯罪向暴力化发展5.作案手段成人化6.女性青少年犯罪比例上升第二节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一、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特点(一)形态发育其一,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少年出现成人感,由此而引发身心冲突,同时,也就具备了实施犯罪的体能基础。其二,第二性征出现,既增加了少年成长的烦恼和矛盾,同时,又大大地扩展了青少年的需要范围,无论是生理上的需要,还是心理上和社会上的需要都较儿童期有质的飞跃。一、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特点(二)内分泌变化个体发育速度在青春期由缓慢转向迅速,而青春期的发育要受到一系列内分泌变化的影响。(三)机能发育神经系统受到甲状腺机能旺盛的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易疲劳;肌肉机能迅速增长,握力、弹跳力、背力等迅速增长;运动能力明显增加。二、青少年时期身心矛盾与犯罪的关系(1)旺盛的精力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2)兴奋性高与控制能力低的矛盾(3)性发育成熟与道德观念缺乏的矛盾三、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冲突与犯罪的关系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心理矛盾有:(1)孤独感与强烈的交往需要的冲突(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3)好奇心强烈与辨别能力相对较低的冲突(4)强烈的情绪冲动与理智控制(5)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第三节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特征一、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一)认识特征(二)情感特征1、好恶颠倒2、好冲动,极易感情用事3、情绪体验不稳定(三)意志特征(四)个性特征1、需要特征2、人生观特征3、性格特征某少管所1050名犯罪少年之犯罪动机斗殴偷窃抢劫流氓凶杀其他合计百分比虚荣好奇14242※131、2模仿效尤1332363、4争胜逞强7461314714113、4贪图享受2413114662159857、0出气报复18128292、8江湖义气2071733504、8性欲冲动15915915、1害怕困难1431181、7动机不名660、6合计11544618223860910501001.1050名中有51名女犯。备2.性欲冲动项下均为男犯,无女犯。注3.表中注※2名中,一名为纵火犯,一名为盗开汽车犯。二、犯罪青少年的行为表现(一)冲动性(二)模仿性(三)纠合性(四)戏谑性(五)易变化性(六)反复、连续性三、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一)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二)青少年的体能强壮、精力充沛(三)青少年的欲求最多、最强烈(四)青少年遇到的矛盾最多、最复杂中国台湾地区各地方法院审理少年犯罪案件依少年事件个案调查报告调查人数调查人数年度1992199319941995未经个案调查人数(Z)222127104207盗窃1341914559161264240杀人386497657141伤害6187901275342强盗、抢夺及盗匪258380480170恐吓957539619115肃清烟毒条例20843942154麻醉药品管理条例1043791474399967其他231522672333679小计2859828618163106708合计2882028745264146915案例:7.1三少年杀人练胆1998年8月,四川省某县三个初中毕业未考上高中的少年甲(16岁)、乙(16岁)、丙(15岁)相约到广州“闯社会”。丙说:“我们的社会经验不足,胆量也不够大,不知道在社会上会不会吃亏?”甲说:“我们可以先做件事情试一下,如果胆量够大就到广州去闯,如果胆子不够大就在家算了。”做什么事情检验胆量呢?三个人商量了很久,决定杀人练胆。如果敢于杀人,说明就有胆量闯社会;如果不敢杀人,就不去闯社会。这天,三个人在街上闲逛,遇到甲的姐姐的同学丁(女,19岁),谎称甲姐邀请丁到家玩,将丁骗至甲家杀害,并碎尸食肉,情节十分恶劣。评析•三少年与丁无怨无仇,只是为了检验他们的胆量而将丁杀害,且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影响极坏。这说明少年犯罪动机浅显,戏谑性强。少年团伙犯罪危害更大。
本文标题:犯罪心理学课件第6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90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