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高三区域地理主题探究导学案第18课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沼泽和冻土)
高三区域地理主题探究导学案第18课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沼泽和冻土)1/7高三区域地理主题探究导学案第18课俄罗斯(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沼泽与冻土)课堂学习目标要求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2.能依据区域资源分布和变化图,描述某一(或多种)资源的分布和变化特点。3.学会分析沼泽和冻土的分布规律,叙述其形成机制。4.根据自然资源分布和储藏状况说明其对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影响。【课前导学】图5-3-4俄罗斯的矿产资源分布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莫斯科煤田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铅锌矿镍矿铝土矿金矿库尔斯克秋明油田新西伯利亚库兹巴斯伊尔库茨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葳)第二巴库乌拉尔黑海海里波罗的海白鄂霍次克海令海北冰洋白令海峡北极圈图2图1俄罗斯地形与河流洋冰北海克次霍鄂里海鄂河毕叶勒拿河尼塞河河加尔伏高三区域地理主题探究导学案第18课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沼泽和冻土)2/71.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三大类型:气候资源、陆地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降水、风、光照(太阳辐射)、气温日较差等。陆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海洋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能源、海洋化学资源。2.俄罗斯沿56°N纬线自西向东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别是、;俄罗斯耕地主要分布欧洲平原西南部、西伯利亚地区的较低纬度(南部)地区从图2看,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是、、。摩尔曼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为俄罗斯两重要海港。摩尔曼斯克纬度高于海参崴,而封冻期较短,是因为摩尔曼斯克受到的影响。3.在俄罗斯地形图上填注: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俄罗斯濒临的海域等。找出其沼泽地的分布地区。4.从俄罗斯人口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与欧洲部分向比,亚洲部分的人口密度;纬度低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主要是因(亚洲或欧洲)部分发展历史悠久,耕地、光热条件好。高纬和亚洲部分地区气候条件(自然条件)较差。【区域基础】俄罗斯领土包括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面积171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从西端到东端长达1万多千米。俄罗斯的大部分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平原和高原面积广大。主要山脉有乌拉尔山、高加索山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以西为东欧平原,向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俄罗斯有许多大河,其中伏尔加河是最著名的内流河,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伏尔加河水能资源丰富,也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约承担了全国河运总量的三分之二。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发源于南部山地,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这些河流的水量充沛,水能资源丰富,但封冻期长。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最深处达16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所处纬度较高,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于俄罗斯领土广大,各部分气候有明显的差别。东欧平原西部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冷气流的影响,冬季非常寒冷,其中的奥伊米亚康曾观测到零下7l℃的低温,有“北半球的寒极”之称。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黑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东南部的太平洋沿岸为温带季风气候。俄罗斯领土广大,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森林和矿产资源都很丰富。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和东欧平原北部,广布着针叶林。俄罗斯的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矿产的储量都居世界前列。东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俄罗斯的工业基础较好,主要有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学等工业,特别是核工业和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但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发展比较缓慢。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图3-8-16-16-8-24-16-24-24-32-32-40-40-40-40-40-48-48-16图例-16等温线(℃)国界河流莫斯科摩尔曼斯克雅库茨克北冰洋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40°80°120°160°80°80°60°60°40°40°80°120°160°高三区域地理主题探究导学案第18课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沼泽和冻土)3/7部分,这里有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和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它们都是综合性工业区,主要有机械、化工和纺织工业。俄罗斯的耕地面积广大,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中部和南部。北部广大地区气温低,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为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俄罗斯的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等。谷物产量不稳定,目前仍需大量进口粮食。【课堂导学】1.探究活动一:理清各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用箭头将各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说明自然要素对某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形成机制之间的关系)2.探究活动二:依据表1和表2,指出俄罗斯1995年至2009年三大产业变化的特点;并结合俄罗斯资源状况简析其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影响。3.探究活动三:结合图3,思考:(1)冻土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并指出冻土厚度随纬度分布的变化特点。(2)分析冻土的分布对当地植被类型的影响。(3)分析冻土分布对沼泽湿地分布的影响。4.探究活动四:根据图文资料,探究下列问题。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之一。鄂毕河流域内有大小支流1900多条,春季汛期时间长,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51%。资资源源和和能能源源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能源能源气候气候地形地质地形地质水文水文植被土壤植被土壤自自然然环环境境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源、水能、化石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源、水能、化石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表1俄罗斯1995~2009年产业构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55.9833.3349.5520005.7533.9249.1520055.0335.7847.0620094.3432.2751.351995200020052009电力金属26.828.126.126.4能源16.915.817.119.7轻工业12.114.313.517.6森林工业5.14.84.34.2表2俄罗斯1995~2009年部分工业构成(%)煤炭石油铁矿金矿铝土矿城市天然气铜矿镍矿铅锌矿60°80°100°70°60°洲界国界沼泽河流北冰洋叶卡捷琳堡河毕鄂河叶塞尼图3图3连续多年冻土带不连续多年冻土带季节冻土带多年冻土高三区域地理主题探究导学案第18课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沼泽和冻土)4/7叶卡捷琳堡是俄罗斯重要的机器制造中心之一,有重型机器制造厂、化学机器厂、汽轮电动机厂、电气重型机器制造厂、冶金厂等全国闻名的大企业。近年来,因设备老化、资金不足、订货锐减,叶卡捷琳堡的工业陷入了空前的困境。(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2)指出叶卡捷琳堡工业发展的优势资源。(3)概括叶卡捷琳堡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学法归纳】1.归纳沼泽地的形成自然原因:2.资源分布的描述:①资源种类、数量;②分布是否均匀;③极值区域;④资源空间差异等。3.归纳河流凌汛形成条件:①河流有冰期;②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③发生时间:河流结冰和融冰时期。4.产业结构及变化的评价方法: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一般经历Ⅰ>Ⅲ>Ⅱ、Ⅰ>Ⅱ>Ⅲ、Ⅱ>Ⅰ>Ⅲ、Ⅱ>Ⅲ>Ⅰ、Ⅲ>Ⅱ>Ⅰ的发展发展历程。某区域两个年份的产业结构的数据资料,一是一般需要表述三次产业的比例增长或减小,同时说明三次产业变化幅度的差异;二是需要对其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进行适当的评价。沼泽地水分收入大于水分支出冻土阻滞水分下渗上游来水多(水源补给)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形低洼水流下泄受阻凌汛阻滞流水下泄高三区域地理主题探究导学案第18课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沼泽和冻土)5/7【课后巩固】读俄罗斯积雪日等值线图(单位:日)完成1、2题。1.影响图中180日等值线东西纬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夏季风C.地形地势D.海陆位置2.据图中信息,与乙河比,甲河A.春汛明显B.冰期长C.季节变化大D.流量大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下图为俄罗斯远东地区图;图中的海平面等压线为2015年某月3日18时实况(单位:百帕)。甲港为该区域最大的木材输出港。(1)堪察加半岛处于板块消亡的边界,多火山;据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推测,该半岛东侧海域应有(构造带)的分布。(1分)(2)图中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最可能是月(2月或8月);未来一段时间乙地将出现天气。(2分)(3)图中聚落主要分布于气候的南部以及沿海、沿河地区。其远东地区的木材运输方式主要以运输为主。(3分)(4)该区域地势低洼的河谷平原地区沼泽众多。气候上,由于纬度高,气温低,弱;二是多分布,阻滞地表水下渗。(2分)(5)简析甲港成为木材输出港的形成条件。(3分)4.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完成下列问题。材料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湖底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其湖水通过安加拉河外泄。湖水每年冬春季封冻,历时近5个月。湖边群山环抱,植被茂密,湖岸多峭壁。26018060甲4、5题图乙50°60°110°130°150°170°170°3题图中国A10161024100810161000992984城市河流铁路公路国界等压线992火山甲岛半加察堪乙060120180240300123456789101112(月)-30-20-1001020降水量(mm)气温(℃)4题图2河流、湖泊山脉沼泽120°50°4题图1110°100°90°60°60°尼加尔湖贝河叶塞河勒拿伊尔库茨克河拉加安高三区域地理主题探究导学案第18课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沼泽和冻土)6/7(1)判断贝加尔湖湖底的地质构造,并根据图文信息说明判断的依据。(4分)(2)该区域针叶林广布,而河谷平原地区被茂密的草类覆盖的沼泽。简析河谷平原地区森林较少的原因。(3分)(3)简析贝加尔湖航运量小的原因。(3分)(4)每年4、5月,贝加尔湖周边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结合伊尔库次克气候统计图,说明其成因。(5分)5.根据图文资料,完成(1)~(2)题。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沼泽广布。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1)指出图示地区的三种植被类型及分布。(3分)(2)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5分)6.读中国永久性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简述甲、乙两地永久性冻土成因的差异。(4分)(2)三江平原湿地和松藩湿地分别位于东北平原和青藏高原。指出其成因上的共同点。(3分)永久冻土季节冻土线三江平原6题图松藩湿地乙甲5题图高三区域地理主题探究导学案第18课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沼泽和冻土)7/7(3)分别说明季节性冻土和永久冻土对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不利影响。(4分)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热量土地资源海洋生物资源2.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分布不均种类多储量大(北大西洋)暖流3.沼泽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的西西北利亚平原地区、里海沿岸低地、北冰洋沿海地区。冻土深度自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厚;纬度低的地区为季节性冻土,高纬度地区为永久冻土;西部冻土厚度小于东部地区。4.小欧洲【课堂导学】1.略2.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减小(1分),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大后减小(1分),第三产业比重先减小后增大(1分),各产业比重变化不明显(1分)。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使其第一产业比重低(2分);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森林资源丰富,使其重工业和森林工业比重大(2分);轻工业比重较小(2分)。3.(1)地下水埋藏浅地温低于零度从高纬向低纬,冻土厚度逐渐减小,由多年冻土向季节性冻土过渡。(2)冻土的存在,阻碍树木根系的深扎;在冻土分布区的植被,一般为草甸草原。(3)冻土的存在,阻碍地表水分的下渗
本文标题:高三区域地理主题探究导学案第18课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沼泽和冻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91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