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0平顶山市新城区经七路道路工程(纬一路—纬六路段)施工组织设计河南科兴建设工程公司二00八年四月十五日1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依据平顶山市新城区经七路(纬一路-纬六路)道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施工图设计及补充答疑编制的。2、公司的机械设备施工能力、工程人员、同类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经验。3、采用的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00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J579-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9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1995《路面标线涂料》JT/T280-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J50054-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J133-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9-9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2二、工程概况平顶山市新城区经七路南起纬一路,北至新叶宝路,长约2.155km,是新城区一条南北向重要联通道。根据城市规划,该路为城市主干道Ⅱ级,红线宽40m,一块板断面型式(双向六车道),横断面为:中间28m宽车行道(含卧石),两侧各2.5m宽绿化带、3.5m宽人行道(含树穴)。本此设计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及交通工程四部分。1、工期目标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该工程总工期控制在180日历天,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已按照要求安排出总体施工工期和各主要分项工程的进展计划。在实际施工中,可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在确保总工期的目标下进行具体的调整。计划180天完成全部工程任务,开工日期计划为2008年4月15日(具体按合同约定)。2、质量目标达到合格工程标准。3三、施工部署由于本工程线路较短,雨污水管道均布置在机动车道以内,土石方施工任务重,工期紧,通过认真研究及现场实地调查,拟采取施工部署如下:施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工程,第二阶段为排水工程及路基土方工程,第三阶段为道路基层和面层工程,第四阶段为路缘石、人行道板铺设及路灯管线敷设工程。施工时分为三个段落同时进行,即分为两个段落平行开始,流水作业,路面沥青砼统一铺设。各工序之间安排紧凑,各施工段间协调作业。3.1前期工程(第一阶段)进场后,首先进行测量复核、测量放线做好施工准备,复核标段内的土方挖填工程量,并根据实际土质情况进行土方平衡。集中力量修建临时便道。清除全线施工范围内的草皮、垃圾、淤泥等,清理统计施工路段内尚未拆迁的房屋、树木、线杆及其它障碍物。会同业主及监理单位确定水、电线路的接驳地点。架设用电线路、前期材料进场、机械设备进场及技术交底可同时进行。前期工程时间为10天。3.2排水工程及路基土方工程(第二阶段)前期工程展开后即可组织雨污水管道工程和路基土方工程的施工。路基土方回填前首先要进行路基内沟塘及软弱地基的处理,然后进行大面积的路基土方施工,路基土方施工可分段进行。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并结合我单位在的施工经验,测量放线完成后集中力量完成雨污水管道工程。污、雨水工程由两个施工班组同时组织实施,首先完成填方地段(填方较高时可先完成部分土方填筑),查探无地下管线的地方采用挖土机开挖,有地下管线的地方全部人工开挖,外侧出土,在沟槽两侧距沟边1m处建一52cm高的土堤,防止雨水流入沟槽和行人、车辆误入沟槽。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可在沟槽内沟槽开挖30×30cm排水沟,分段设置积水坑,若遇雨水或渗水可于坑内放置水泵及时抽排。污水、雨水管道分别施工,齐头并进,为路基土方的挖填创造施工作业面。路槽土方开挖须与路基回填结合进行,路基土石方开挖时首先要选择土质较好亦作回填料的地段,同时将合适土料运至拌和厂作为拌和二灰土的材料。由于该标段土石方4挖填量较小,运距较短,土石方开挖由2台1m3挖土机同时进行,10台自卸车运输即可,石方地段可选择机械打眼爆破的方法。回填土由推土机摊铺,平地机细平后18T振动压路机配合21T三轮压路机分层碾压,回填必须按规范要求每层控制在30cm内。3.3道路基层和面层工程(第三阶段性)路基工程完成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即可组织二灰土及三灰稳定砂砾石基层的施工。二灰土底基层及三灰稳定砂砾石基层均采用厂拌机铺法施工。混合料集中拌和后用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平地机进行摊铺及平整,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沥青混合料计划采购当地市政或公路部门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铺装采用自动找平摊铺机摊铺。待机动车道的三灰稳定砂砾石完成施工后,应立即组织非机动车倒和人行道三灰砂砾石基层的施工。侧、平石必须在沥青混合料铺筑前安装完毕。3.4后期工程(第四阶段)人行道板面砖可在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组织实施。施工可结合现场清理、材料、机械退场进行,做到工完料清,为按时退场,做好准备。照明线路的地下敷设部分待路缘石完成后组织实施。5四、主要施工办法4.1施工准备设备、人员的准备及进行在接到业主中标通知书起到接到监理工程师开工通知书之日止,为开工前的动员准备周期。4.1.1机械设备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开工时间安排,计划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5天内完成先期设备的进场准备工作,10天内完成前期施工所需要设备的进场。后期其它设备(灰土拌和机、沥青摊铺机等)的进入要根据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在分项工程开工前,依次组织到位(详见设备进场计划表)。4.1.2施工人员接到业主中标通知书后,按照投标文件的承诺迅速组建本工程项目部,5天内安排5名工程技术人员、2名测量工程师、2名质检工程师、3名试验员及9名管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及生活临时设施的建设及开工前技术准备工作;接到监理工程师下发的开工令后,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在分项工程开工前将所需生产工人调到施工现场。4.1.3施工现场准备组织参加本工程的所有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图纸,全面理解设计意图和实际原则,并请设计单位现场交底。同时,结合本工程特点组织学习《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由项目部组织对参与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班组长进行质量、安全、技术逐级进行交底。明确各人岗位责任,落实责任到人。4.1.5施工测量: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复测、定位放样。复核城市规划局及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水准点。增设必要的辅助坐标控制点及水准点,形成覆盖本段施工现场全线的坐标控制网及水准点控制网。试验室做好进场材料复验,砂石筛分分析,素土、二灰土、三灰稳定砂砾石击实试验、混凝土混合比、砂浆配合比、沥青混凝土等施工技术控制标准的试验工作。64.2排水工程4.2.1管道沟槽开挖4.2.1.1施工方法计算槽底宽度时,除按设计管道结构宽度外,根据管径宽度每侧增加工作宽度,并按路中用仪器认真放出开挖边线。管沟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放坡系数拟定为1:0.5-1.25。遇有地下管线时,为了保证地下管线可采用人工开挖。管沟开挖时,先进行详细的测量定位并用石灰标识出开挖边线,开挖出来的土堆于沟槽外侧,堆土坡脚距槽边1.0m以外,堆土高度不超过1.5m,多余或不适宜用作回填的土料及时运至弃土区。为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挠动或破坏,开挖沟管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20cm左右一层不用机械进行开挖,而用人工清底。雨季施工时,为防止管沟底土壤翻浆,预留人工整平的20cm一层土待下一工序进入前予以挖除。若地下水位较高出现渗水,可在沟底两侧设置排水沟,每100m设一积水坑集中抽排。管沟底成形后,若沟底为淤泥层,则应先将淤泥清除,后换土或做碎石处理,使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4.1.2.2质量标准:严禁扰动槽底土壤,如发生超挖,严禁用土回填。槽地不得受水浸泡。沟槽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槽底高程0,30两井之间3用水准仪测量槽底中线每侧高度不小于规定两井之间6挂中心线用尺量每侧技3点沟槽边坡不小于规定两井之间6用坡度尺检验每侧技3点74.2.2浇筑管道基础4.2.2.1校核管沟底标高无误后,按规定用环刀法检查其密室度。合格后浇筑管道平基。4.2.2.2浇筑管道平基凝土基础时,按设计图纸架设管道基础现浇模板,模板采用钢模板,立模高度略高于平基高度(平基高度必须保证管子架空5cm)。模板检验合格后及时浇筑砼,砼应符合设计配合比,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待基础终凝后用草袋覆盖养护。平基成形后应留毛面以利与管座结合。4.2.2.3砼基础必须在砼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可在上面走动,如必须行人通过时,可在其上垫放木板。4.2.2.4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灌注砼前,应作凿毛处理,除掉水泥薄膜和表面上松动石子或软弱砼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并将残留在砼表面的积水清除,并铺上与砼内砂浆成分相同的砂浆一层后再灌注。4.2.3管道安装4.2.3.1施工方法4.2.3.1管道应在沟槽地基、管基质量检验合格后安装,安装时宜自下游开始。4.2.3.2管道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外观质量及尺寸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借口掉角等缺陷,使用前应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检查合格后运至沟槽边,按设计排管,经核对管节,管件位置无误方可下管。4.2.3.3管座分层浇筑时,管座平基砼抗压强度应于5.0Mpa方可进行安管,管节安装前应将管内外清理干净。4.2.3.4本工程采用人工下管(d500以下)或机械下管(d500以上),根据沟槽情况,确定吊距槽边的距离、管材存放位置及其它配合事宜。吊管时找好重心,起吊速度均匀,下落低速轻放,不得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不得与槽壁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沟内运管不得扰动天然地基。4.2.3.5管道安装采用垫块法。管节安装时应使管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规定,逐节调8整节中心及高程,管子安好后,一定要用砼垫块垫稳,不得发生滚动。安管的对口间隙,管径900mm以下者按10mm左右掌握。4.2.3.6吊车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工作,在架空线路一侧工作时,其安全距离应满足有关部门规定。吊车下管应有专人指挥。4.2.3.7质量标准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缝宽应均匀,管道内部不得有泥土专石、砂浆、木块等杂物。安装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中线位移土5两井之间2挂中心线用尺量管内底高程±10两井之间2用水准仪测量相邻管内底错口3两井之间3用尺量4.2.4浇筑管座4.2.4.1材料水泥:宜采用标号为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除附有出厂合格证外,应有厂家的试验报告。水泥使用前,对水泥应按规定进行复检试验,提出合格的试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砂及碎石:要求级配合理,无风化,强度及有机质含量满足规范要求。水:水应洁净,不含有害杂质,也可采用一般饮用水标准。对于水源有疑问的天然水只有在按照丌J056-84标准方法进行试验,并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使用。4.2.4.2施工工艺4.2.4.3管节安装完毕经检验中心线、高程合格后立即支设钢模板,模板支好后清除模板中的尘渣、异物,核实模板尺寸。94.2.4.4管座浇筑前先将管座平基冲净。浇注时先从一侧灌注砼,当对侧的砼与灌注一侧砼高度相同时,两侧再同时浇筑,并保持两侧砼高度一致。浇筑砼时,留置砼抗压强度试块,按每工作班组不应不少一组,每组3块。按《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进行强度评定。4.2.4.5质量评定砼平基、管座不得
本文标题:道路工程技术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933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