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题:侦察监视技术完成小组:室内设计2班组员:侦察监视技术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在其不朽名著《孙子兵法》地形篇的结尾中写道: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是说只要了解敌情和我情,就能胜利而不会有什么危险,只要了解天时地利,胜利就会接踵而来。可见从古代开始军事家就对了解敌情、掌握天时、地利等情况非常重视。历史发展到了今天,对敌情的了解就更加成为取得战争主动权的重要因素。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了解敌情、掌握天时地利呢?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要了解敌情无非是派人去侦察,通过人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要想看的远一点,只有在前敌修筑了望塔,在技术不发达、武器装备落后的古代,这样也就够了。在现代则远远不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的进步,战争样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要了解敌情就不能只靠人眼看耳听,而是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各种装备,也就是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侦察监视技术。第一节侦察监视技术概念第二节几种常见的侦察监视技术第三节对抗侦察监视的基本措施第四节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一节监察监视技术一、基本概述【一】什么是侦察?其目的是什么?侦察目的实现的物理基础是什么?我们研究问题首先要明确所研究问题的概念,从而确定我们的研究对象和范围。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侦察的概念。•侦察是军队为获取军事斗争所需敌方或有关战区情况而采取的措施。我们讲的侦察是指在战争中或为战争做准备过程中所从事的获取敌方情况的工作。•侦察的直接目的是探测目标,具体可分为发现目标、识别目标、监视目标、跟踪目标和对目标进行定位。要达到探测目标的目的,一定要借助与技术手段和装备。•现代侦察监视技术是指发现、识别、监视、跟踪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定位所采用的技术。我们研究侦察监视技术,首先要提出的问题是,目标为什么可以被发现和识别,它的物理基础是什么,应该说:自然界中目标和背景之间总有一些差异,可以由人的感官或借助一些技术手段加以区别。这是我们进行侦察的基础。【二】基础知识为了更好的了解常用的几种侦察监视技术,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些基础知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有关电磁波的基础知识,对电磁波谱也有一定的认识,我们知道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各种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我们采用的是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通常对应照相机、红外扫描装置和雷达。三电磁波波长0.4—0.76微米为可见光波段•波长0.76—1000微米为红外线波•波长1毫米—1米为微波我们介绍这些电磁波的特性是因为任何物体都有发射和反射电磁波的性质,下面我们来介绍:2、物体发射和反射电磁波的特性•(1)发射特性•高于绝对0度的物体都有热运动。•一般军事目标温度在-15℃—37℃,辐射波长9—10微米,属中远红外线•(2)反射特性•同一物体对不同波长电磁波反射不同;草地之为绿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绿光。白纸只所以是白色是因为它对可见光全反射。•不同物体对同一波长电磁波反射也不同;它是主动红外装置发现目标的依据。(3)大气窗口•电磁波在大气中传输中要被大气吸收,被大气吸收较少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我们常用的窗口包括:0、3——1、3;3——5;8——14微米及大于1、5厘米的微波。既可见光、中红外、中远红外和微波。第二节、几种常见的侦察监视技术侦察监视技术按空间划分为:航天、航空、地面和水下侦察监视技术按物理性质分为:可见光、微波、红外和声学。一:航天侦察使用有侦察设备的航天器在外层空间进行的侦察。包括卫星、空间站、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侦察。•1、常用的侦察监视设备•可见光照相机、多光谱照相机、红外装置、合成孔径雷达技术。•2、照相侦察卫星•利用光电遥感设备摄取地球表面图象的侦察卫星。(见卫星照片)S=H/FR1000(米)地面分辨率(见照片的比较)•3、电子侦察卫星•是利用侦收敌方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信号获取军事情报的人造卫星。如在同步轨道上的侦察卫星只要几颗就可以侦听到全球的电磁信号。在重点地区还可以采用低轨道卫星进行重点监视。目前已经不止一次利用通信信号对目标进行准确攻击。如在车臣、在巴勒斯坦都有先例。据传美国的通信侦察卫星可将我们的手机通话全部接收,并从中分析有用信息。二航空侦察有人驾驶侦察机是空中侦察的主力,可携带各种照相机、合成孔径雷达、电视摄象机、电子侦察设备等。它主要完成战场情况的侦察,为指挥员提供大面积的地面情报。这种飞机有两类:一类是专门设计的侦察机,另一类是改装的侦察机。专门的侦察机如美国的U—2、SR—71、TR—1等。他们的特点是飞的高、飞的快、滞空时间长。一般的战斗机和导弹无法攻击。改装的侦察机如RF—4C、RF—5E。还有就是歼击机挂侦察吊舱,这是战术侦察机的发展方向。我们的侦察机也有两类,一类是进口的侦察机,一类是我们自己的歼击机改装的。无人驾驶侦察机无人驾驶侦察机他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它有几个优点:一是成本低,只要100万美圆左右,而一架SR—71要2400万美圆。二是安全性高;三是体积小,不易被发现和击落。越南战争时美军使用3000多次只由有300次没有回来。四是机动灵活,可汽车发射也可空中发射。但是它易受干扰,技术复杂,目前只能是一种补充。三.地面侦察监视地面侦察监视技术:指在陆地上进行的侦察活动中使用的技术主要有:无线电侦察监视技术;雷达侦察监视技术;地面传感器侦察监视技术。侦听是用无线电接收机来完成无线电通信的侦听任务。在卫星上,在电子侦察飞机中,在海洋监测船里,在边防、海岛,到处都有我们的侦听人员在日日夜夜的工作。在洛阳外国语学院、在空军工程大学每年都培养大批的侦听人员。他们除了学习语言外,还要学习无线电侦听技术。雷达侦察是利用物体的反射作用来发现目标的。它探测距离远,精度高,能全天候使用,是一种重要的侦察手段。(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雷达的种类较多有警戒引导雷达;火控雷达;侦察雷达和航空管制雷达。第三节、对抗侦察的基本措施【一】伪装技术伪装技术:为欺骗和迷惑敌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以降低敌方侦察的效果,提高目标的生存能力。其基本原理是采用减小目标与背景的差别,以隐蔽目标或降低目标的可探测特征;模拟或扩大目标与背景的这些差别,构成假目标,以欺骗敌方。伪装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伪装的运用范围分类,可分为战略伪装、战役伪装、战术伪装;二是按伪装所对付的侦察器材分类,可以分为雷达波段伪装、可见光及红外波段伪装、防声测伪装。伪装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障伪装、烟雾伪装、假目标伪装、灯火与音响伪装等。【一】伪装技术2.伪装在高技术战争中的应用在现代战争中,伪装被用来对付各种雷达设备、光学相机、电视摄像机、红外扫描仪、热像仪等光电设备的侦察,以及对付制导武器的攻击。3、伪装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侦察监视技术的进步,军事隐身伪装技术也同步发展。未来伪装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伪装技术与武器装备的一体化、发展新的伪装技术和研制新型的伪装器材。【二】隐身技术1.隐身技术的定义与分类定义:又叫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改变武器装备等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或发现距离缩短的技术。分类: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电子隐身技术、可见光隐身技术及声学隐身技术。【二】隐身技术隐身技术的军事应用:隐身武器装备主要是隐身作战飞机,此外还有导弹、火炮、舰艇、坦克等武器装备也应用了隐身技术。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宽频段、全方位、多功能和低成本的隐身技术装备。保密保密在这里主要是指保密通信。如密码技术、信号压缩技术、定向通信技术、跳频通信技术等。机动机动是对抗侦察监视的一种有效手段。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机动“飞毛腿”导弹,使美国也大感头疼。我们还可以计算出各卫星的过顶时间,躲避侦察。如在《导弹旅长》中就利用过顶时间表来对抗侦察。佯动是制造假象来欺骗和迷惑敌方。如兵力佯动、火力佯动、电子佯动。建立假的无线电网、发假报等。干扰干扰是对抗侦察监视的一种基本方法。目的是降低敌方侦察设备的效能,又称软杀伤。按干扰源的不同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可展开讲一下)打击打击是阻止和破坏敌侦察活动的一种方法。又称“硬杀伤”。主要使用常规火力、反辐射导弹和电磁脉冲炸弹。。第四节、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趋势1、空间上的立体化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机动能力的提高,现代战争一定是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全方位战争。因此侦察监视体制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由陆、海、空、天和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组成一个完整的侦察监视体系。从而达到取长补短互相验证的目的。这种立体化不但体现在空间上,还体现在手段上的多种侦察方式的互相取长补短。2.速度上的实时化现代战争瞬息多变,使用的时间较少。所以要求侦察使用的时间也不能多。关键是处理和传递的速度,在60年代至80年代,不论是航空还是航天侦察,都需要返回后才能处理情报,这种方式现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了。只有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才能满足要求。如美国的E—3A其计算机容量大,速度快,能同时跟踪600个目标,识别200个目标,处理300—400个目标的信息。另外,美国的侦察卫星KH—11采用了数字式图象传输技术,直接将数字图象传到地面的处理中心,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处理。3、侦察监视与攻击系统一体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将侦察监视系统与武器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闭环系统。如侦察、指挥、歼击机和导弹的结合。另一个是综合几项功能与一身,如哈比无人攻击机。4、防卫上的多样化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对侦察系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要完成侦察任务,首先要提高侦察系统的生存能力。航空侦察向高空、高速和超低空和无人化方向发展。侦察卫星也向抗干扰、耐辐射、变轨道方向发展。地面雷达、水中声纳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总之,侦察反侦察是一对矛盾,随着侦察技术的发展,反侦察技术也跟随着发展,而不会停止。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侦察监视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953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