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愁》朗诵技巧指导微课教学设计
《乡愁》朗诵技巧指导微课教学设计微课名称:《乡愁》朗诵技巧指导微课所属对象: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诗两首》课程时长:10分钟主讲人:王燕作者单位:西安市户县五竹初级中学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诗歌朗诵感情基调。2.合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通过朗诵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通过朗诵品味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4.通过朗诵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5.通过朗诵理解作者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及深沉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诗歌朗诵感情基调。2.合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通过朗诵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3.通过朗诵品味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4.通过朗诵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教学难点:1.在朗诵中品味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2.通过朗诵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教学准备:PPT、录音机、录屏软件设计思路简介:这节微课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诗两首》》,《乡愁》是余光中先生寄托思乡之情的诗歌。本节课我首先讲解朗诵要深刻领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内涵和意境,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诗歌朗诵的感情基调。还要合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其次按照诗歌的朗诵方法范读诗歌;再次分析每一节的朗诵技巧,让学生体会朗诵方法;然后总结诗歌全篇朗诵技巧;最后让学生练习朗诵戴望舒的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达到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乡愁是李白笔下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崔颢笔下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席慕容心中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是琦君记忆中的一坛春酒;更是余光中心中一湾浅浅的海峡。今天我们通过朗诵余光中的《乡愁》,赏析《乡愁》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二、诗歌的朗诵技巧诗歌的朗诵技巧包括许多方面:比如情感基调的把握,语速快慢的把握等等,今天我们重点讲解两个方面:1要深刻领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内涵和意境,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诗歌朗诵的感情基调。2要合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如:语速快慢,语调高低,语句停连,气息强弱,语音轻重等等。朗诵前认真做好各种标记,辅助提高朗诵技巧。如:升调(↗),降调(↘)节奏(∣),重音(·),延续(—)。三、朗读吟诵,感受韵律美。(范读《乡愁》,屏幕展示,背景配乐。)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停顿)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缓慢延长)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低沉中带忧伤)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满怀思念“在里头”稍微拖音)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四、再品诗歌,感受意境美。(一)分析这首诗歌的整体朗诵技巧。1首先我们要了解诗人和诗歌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先生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具有浓厚民族情结的文人学者。由于各种原因迁居海外,大陆和祖国长期阻隔,而诗人身为游子思乡之情溢于言表。他写过很多乡愁题材的诗歌,被称为“乡愁诗人”。因此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忧郁深沉。2正是怀着无限的乡愁,朗诵时要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把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同时期的乡愁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意象传递出来。3这首诗歌的语速缓慢舒展,全诗语调变化起伏不大,平缓舒展,重多轻少,音强而着力,以“愁”为主调。节奏如下:屏幕展示。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停顿)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缓慢延长)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低沉中带忧伤)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满怀思念“在里头”稍微拖音)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二)分小节分析诗歌朗诵技巧:(幻灯片出示)(1)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朗诵本小节要轻柔舒缓,乡愁首次出现,情绪不能强烈,本小节中“乡愁”是自然距离之隔,不能沉重结束。学生尝试朗读,体会邮票所传递出来的乡愁的意象美。(2)长大后,(停顿)↘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稍停顿)新娘/在那头。↘(稍延长)本小节中“乡愁”从少年到青年的变化,船票要比“窄窄的”读的重些。“在那头”要读的稍微延长。分小组朗读,体会船票传递的乡愁的意象美。(3)后来啊,(缓慢延长)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低沉中带忧伤)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满怀思念“在里头”稍微拖音)本小节朗诵中,“后来啊”应该读的悠长深切。“啊”一词要略带拖音并带有叹息意味。似一位历尽沧桑的白发老者娓娓道来。“我在外头”要读出人到中年的成熟情怀。“母亲”一词要读出悲伤思念的深沉情怀。男生女生分别朗读,体会作者对母亲悲伤思念的情怀。(4)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本小节中朗读“而现在”要感情高升,长停留下悬念。“浅浅的海峡”加以强调,“大陆在那头”“那”字读的重一些,“头”字长一些。本小节是情感升华之处,将思乡之情、怀亲之情升华为崇高的爱国深情,要读的意味深长,引起听众共鸣!全班共同朗读,体会浅浅的海峡传递出来的游子的爱国深情!五、总结归纳这首诗歌以“愁”为主调,运用重章叠词,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韵律,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惆怅的基调。朗读时要语速缓慢,在平稳中找到跌宕,在规整中找到参差,在重音中读出差别。或抑或扬,要读出变化,读出感情,读出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请大家再次带着深情朗诵《乡愁》吧!六、学以致用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课后朗诵戴望舒的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吧!七、教学反思《乡愁》是一篇饱含感情的诗歌,本节课通过指导朗诵技巧,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在朗诵中体会诗歌的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本节课的优点在于:1、课堂导入设计新颖,背景音乐《思乡曲》渲染气氛,配以诗意的导语和唯美的画面,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乡愁的音乐美和意境美,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奠定感情基调。2、课堂突出探究创新的特点。体现了“诵读—鉴赏—品味—感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合理运用各种艺术手段,通过朗诵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真正体现“诵读—鉴赏—品味—感悟”的效果。3、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体现了课堂资源的整合。如泣如诉的《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4、微课的优点完美体现。微课由于其短小而精悍的特点,在课堂上可操作性强,又能比较集中地体现老师的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和意义。能够有效的补充课堂上学生知识的不足,提高学生课后的学习效果。不足之处在于:PPT制作若能插入动漫以及相关的视频就能更加完美的展示本节课的意境美!总之,在这里我愿意抛砖引玉,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机会学习微课相关知识,不断进步,制作出更加精美的微课!
本文标题: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愁》朗诵技巧指导微课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988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