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试卷第1页,总22页高考化学实验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B配制氯化铁溶液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C确定Na2SO3样品是否部分被氧化取样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D检验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剂瓶,观察溶液是否褪色2.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选项I中试剂II中试剂及现象推断A氯化铵酚酞溶液不变红色氯化铵稳定B硫酸亚铁品红溶液褪色FeSO4分解生成FeO和SO2C涂有石蜡油的碎瓷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蜡油发生了化学变化D铁粉与水蒸气肥皂水冒泡铁粉与水蒸气发生了反应3.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图①可用于制取少量NH3或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B.装置②可用于氯化氢气体溶于水C.以NH4Cl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干燥的NH3D.装置④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4.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试卷第2页,总22页B.用图2所示装置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物C.用图3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D.用图4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5.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制备Fe(OH)2:用图1所示装置,向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B.测定H2的生成速率: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一定体积的H2,记录时间C.除去苯中少量苯酚: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过滤D.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取0.5g淀粉于洁净的试管中,先加入5mL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6.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除去乙烷中含有的乙烯:将气体通入溴水中,洗气B.检验蔗糖是否水解:取1mL20%的蔗糖溶液,加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min后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调溶液pH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备的Cu(OH)2,加热3~5min,观察实验现象。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入浓硫酸和乙醇,加热D.鉴别己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己烯和苯中7.以下关于混合物分离提纯操作或原理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中用含有Ca2+、Mg2+、Cl-的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可采用蒸馏的方法B.用CCl4萃取碘水的实验中,振荡静置后,上层为紫红色溶液C.利用植物油的密度比水小的原理,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这两种液体混合物D.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充分接触溶液8.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方案实验目的A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B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试卷第3页,总22页C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D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9.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证明SO2具有还原性B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C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溶液中含有Na+B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Ksp[Fe(OH)3]<Ksp[Al(OH)3]C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1Na2CO3溶液的pH约为11;0.1mol·L-1NaHCO3溶液的pH约为8。HCO3-结合H+的能力比CO32-的强D用Fe3+浓度相同的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分别清洗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FeCl3溶液清洗得干净存在可逆过程:Fe3++AgFe2++Ag+,且溶解度AgCl<Ag2SO411.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或实验装置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除去KCl中少量MnO2用10mol·L-1盐酸配制100mL1mol·L-1盐酸用NaCl溶液制备氯化钠晶体除去乙烯中少量SO2试卷第4页,总22页实验仪器或装置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100mL容量瓶、玻璃棒、烧杯1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将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后,滴加稀硫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Fe(NO3)2试样已变质B向甲苯中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发生了氧化反应C常温下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的Na2SiO3溶液和Na2CO3溶液的pHpH:Na2SiO3Na2CO3非金属性:SiCD将少量某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沉淀该气体一定是CO21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炭粉中加入浓硝酸并加热,导出的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石灰水变浑浊有NO2和CO2产生B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NH4Cl固体可以升华C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l2I2D蔗糖中滴加浓硫酸并不断搅拌产生黑色蓬松多孔固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14.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于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CCl4代替水,测得氢气的体积更准确B.量气管压入漏斗的水过多而溢出,会导致测定失败C.必须待体系温度降低到0℃时才可进行读数D.上提水准管,量气管液面高度不断改变,说明装置漏气15.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氨气或验证氨气的某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试卷第5页,总22页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16.对于实验I~IV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I: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B.实验II: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C.实验III: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D.装置IV: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直至褪去17.用下列实验或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甲:防止铁钉生锈B.测定同温同浓度的NaCl和NaF溶液的pH,确定F、Cl两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C.装置乙: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D.用Ca(OH)2溶液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18.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乙装置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C.用丙装置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D.用丁装置分离乙酸与乙醇19.下列除杂方法错误的是物质杂质试剂主要操作ACuFe盐酸过滤BAlCl3NaAlO2盐酸—CFeCl2溶液FeCl3Fe—DNaHCO3溶液Na2CO3CO2—2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试卷第6页,总22页选项实验目的操作A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滴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B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然后分液C证明久置的Na2O2没有变质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D比较盐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分别测定同温同浓度NaCl溶液与CH3COONa溶液的pH二、实验题21.以冶铝的废弃物铝灰为原料制取超细α-氧化铝,既降低环境污染又可提高铝资源的利用率。已知铝灰的主要成分为Al2O3(含少量杂质SiO2、FeO、Fe2O3),其制备实验流程如下:(1)铝灰中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图中“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3)加30%的H2O2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4)煅烧硫酸铝铵晶体,发生的主要反应为:4[NH4Al(SO4)2·12H2O]2Al2O3+2NH3↑+N2↑+5SO3↑+3SO2↑+53H2O,将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①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填化学式)。②足量饱和NaHSO3溶液吸收的物质除大部分H2O(g)外还有(填化学式)。③KMnO4溶液褪色(MnO4-还原为Mn2+),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2.绿矾(FeSO4·7H2O)可作还原剂、着色剂、制药等,在不同温度下易分解得各种铁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已知SO3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16.8℃,沸点44.8℃,氧化性及脱水性较浓硫酸强,能漂白某些有机染料,如品红等。回答下列问题:试卷第7页,总22页(1)甲组同学按照上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绿矾的分解产物。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甲组由此得出绿矾的分解产物中含有SO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认为需要补做实验。乙对甲组同学做完实验的B装置的试管加热,发现褪色的品红溶液未恢复红色,则可证明绿矾分解的产物中_____________。(填字母)A.不含SO2B.可能含SO2C.一定含有SO3(3)丙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绿矾受热分解还可能有O2放出,为此,丙组同学选用甲组同学的部分装置和下图部分装置设计出了一套检验绿矾分解气态产物的装置:①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_______。②能证明绿矾分解产物中有O2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4)为证明绿矾分解产物中含有三价铁,选用的实验仪器有试管、胶头滴管、_______________;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23.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实验室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备Na2S2O5,实验步骤如下:Ⅰ.在Na2CO3溶液中通入SO2至pH为4.1,生成NaHSO3溶液;Ⅱ.加碳酸钠粉末调至pH为7~8;Ⅲ.再通SO2至pH为4.1;Ⅳ.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Na2S2O5晶体.(1)制备焦亚硫酸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卷第8页,总22页(2)Na2S2O5溶于水且与水能反应,所得溶液显酸性,其原因是.步骤Ⅲ中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是;pH>4.1时,则产品中会有副产物,其化学式是.(3)利用碘量法可测定Na2S2O5产品中+4价硫的含量,实验方案为:将一定量的Na2S2O5产品放入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重复如上步骤2次,记录数据.(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有:c1mol•L﹣1的标准碘溶液、c2mol•L﹣1的标准Na2S2O3溶液、冰醋酸、淀粉溶液、蒸馏水;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4)含铬废水中常含有六价铬[Cr(Ⅵ)].利用Na2S2O5和FeSO4•7H2O先后分两个阶段处理含Cr2O72﹣的废水,实验结果如图.①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升高的原因是.②已知:Ksp[Cr(OH)3]=6.4×10﹣31,lg2≈0.3,c(Cr3+)<1.0×10﹣5mol•L﹣1时视为完全沉淀.现将废水中Cr2O72﹣全部转化为Cr(OH)3而除去,需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2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脸室模拟侯德榜制碱法制备纯碱。主要步骤如下:第一步:配制饱和NaCl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第一步:控制温度在30-35℃。边搅拌边分批加入研细的NH4HCO3固体,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第三步:静置、过滤得NaHCO3晶体.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然后抽干;第四步:将第二步所得固体转入蒸发皿中,灼烧2小时,制得纯碱固体,已知:温度高于35℃时,NH4HCO3会分解。有关盐的溶解度(g/100g水)如下表:盐0℃10℃20℃30℃40℃50℃60℃100℃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9.8NH4HCO311.915.821.027.0———
本文标题:高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02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