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小学数学总复习经典好题解析(填空题)
1小学数学总复习经典好题解析填空1、甲、乙两个数的和是389.4,如果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甲数是(35.4)解析: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扩大10倍,与乙数相等,则乙数是甲数的10倍,389.4与甲、乙倍数的和相对应。所以,甲数:389.4÷(10+1)=35.4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5小时,从乙地返回甲地用了4小时,返回时速度比去时快(25)%。解析:去时速度是1/5,返回时的速度是1/4,(1/4-1/5)÷1/5=25%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经过8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甲车又用了6小时到达B地,乙车要用(十八2又三分之二)小时才能从B地到达A地。解析:两车8小时相遇可知两车速度和是1/8,相遇后甲车又用了6小时到达B地,可知甲车从A到B共用(8+6)=14小时,又知甲车速度是1/14。1÷(1/8-1/8+6)=56/3即:十八又三分之二4、张丽家藏书的2/3和李强家藏书的4/5同样多,(张丽)家藏书多。解析:利用比和比例知识进行比较张丽家书×2/3=李强家书×4/5张丽家书:李强家书=4/5:2/3=6:5张丽家书的份数是6份,李强家书的份数是5份,即:张丽家书多。5、有27人乘车郊游一天,可供租用的车辆有两种,面包车每辆可乘8人,每天租金80元;小轿车每辆可乘4人,每天租金50元。一共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最省3钱,应花(290)元。解析:把27人分成8人一组有3组余3人,即27=8×3+3分成4人一组有5组余7人即27=4×5+7比较几种租法应花多少钱?一:3辆面包车+1辆轿车共花290元二:5辆轿车+1辆面包车花330元三:租4辆面包车花320元四:租7辆轿车花350元通过比较第一种要省钱点。6、有两家商场进行商品热卖活动。第一家商场采用买够50元商品返还10元;第二家商场对所有商品打九折。有同样一套衣服,两家商场都卖120元,根据优惠条件,应到(第一家)商场买这套衣服更便宜些。解析:第一家商场买够50元返还10元,即买100元返还20元,所以买这套衣服应花120-20=100(元)4第二家商场打九折,即便宜商品价钱的10%,所以,用120×90%=108(元)比较一下第一家要便宜些。7、15个连续的自然数中,最大数是最小数的3倍,这15个自然数的和是(210)。解析:先求最小数14÷(3-1)=77+8+9+……+21=210即:2108、如果两个自然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100,那么被除数是(75)。解析:因为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则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根据题意(除数×商+余数)+除数+商+余数=100解:设除数为XX×4+3+X+4+3=1005X+10=1005X=18被除数:18×4+3=759、有甲、乙、丙三箱水果,甲箱质量与乙、丙两箱质量和的比是1:5,乙箱质量与甲、丙质量之和的比是1:2,甲箱质量与乙箱质量的比是(1:2)。解析:从第一个条件可知,甲+乙+丙=6份从第二个条件可知,甲+乙+丙=3份则甲占总数的1/6,乙占总数的1/3。甲:乙=1/6:1/3=1:210、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144,差与被减数的比是5:9,减数和差的积是(1280)。解析:根据差与被减数的比是5:9可推断出减数是9-5=4按比分配的方法5+9+(9-5)=18(144×4/18)×(144×5/18)=1280611、有三个数,甲、乙平均数是21.5,乙、丙的平均数是22.5,甲、丙的平均数是16,甲是(15),乙是(28),丙是(17)。解析:甲、乙平均数是21.5甲乙的和是21.5×2乙、丙的平均数是22.5乙丙的和是22.5×2甲、丙的平均数是16甲丙的和是16×2三个数的和是:(21.5×2+22.5×2+16×2)÷2=60甲数60-22.5×2=15乙数60-16×2=28丙数60-21.5×2=1712、三个质数倒数的和是a/231,a等于(131)。解析:三个质数的倒数一定是三个分子为1分母为质数的分数。要求这三个分数的和,因为分7母都是质数,公分母一定是这三个质数的积,即231。把231分解质因数231=3×7×11那么1/3+1/7+1/11=131/23113、在比例尺是1:500的地图上量得一块长方形田长是30厘米,宽是20厘米,这块田的实际面积是(15000)平方米。解析:先算实际的长和宽是多少,在算出实际面积。(30×500)×(20×500)=150000000(平方厘米)150000000平方厘米=15000平方米14、有一个比的比值是5,已知这个比的前项、后项与比值的和是23,写出这个比是(15:3)。解析: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8可以这样想:已知一个除法的商是5,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和是23,也就是比的前项、后项与比值的和是23,所以23-5=18,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之和,根据已知可知前项是后项的5倍,前项与后项倍数和是6,所以18÷(5+1)=3,3是比的后项,前项是3×5=1515、在一个比例中,每个比的比值是0.7,四个项的和是374,两个外项的最简比是21:80,这个比例是(42:60=112:160)解析:已知两个外项的最简比是21:80,再根据每个比的比值0.7,可以分别求出两个内项,把两个内项分别假设为为x和y,那么,21:x=0.7,x=30,y:80=0.7,y=56。这两个最简比组成的比例为:21:30=56:80,因为四个项的和21+30+56+80≠374,显然374是这四个项的和的倍数374÷(21+30+56+80)=2所以,把各个项都扩大2倍,才能满足已知条件,四个项分别是921×2=42,30×2=60,56×2=112,80×2=160所以这个比例是42:60=112:16016、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数的2/3,十位上的数加上2,就和个位上的数相等,这个数是(46)。解析:根据比的意义,十位上的数字是2份,个位上数字是3份,相差1份,1份对应的就是2,所以,个位上数字是:2×3=6,十位上数字是2×2=4,这个数是46。17、已知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15余4,还知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是196,那么被除数是(184),除数是(12)。解析:整理已知条件,被除数÷除数=15……4被除数+除数=196根据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的关系可得:被除数-4=除数×1510假设,被除数-4得到的是一个新数我们命名为新的被除数,即,新的被除数=除数×15又因为,被除数+除数=196把被除数换成新的被除数得,新的被除数+除数=196-4接下来把新的被除数换成被除数得,除数×15+除数=196-4除数×16=192也就是除数的16倍是192,除数等于,192÷16=12被除数是,196-12=18418、甲、乙两数的和是28,如果把甲数的2/9给乙数,这时甲、乙两数恰好相等,原来甲数是(18)解析:由题中“把甲数的2/9给乙数”可知,甲有9份,给乙2份,还剩下7份,与乙相等,说明乙原有9-2×2=5份一份是,28÷(9+5)=2甲9份是,2×9=18。1119、一种商品原价是200元,出售时第一次降价10%,第二次又降价10%,第二次降价后是(162)元。解析:第一次出售降价10%,也就是按(1-10%)=90%出售的,第二次是在第一次降价后又降价10%,也就是按90%的(1-10%)出售的。列式:200×(1-10%)×(1-10%)=162(元)20、小明上山每分钟行50米,16分钟到达山顶,再按每分钟80米的速度按原路下山,那么,上、下山每分钟平均行(62)米。解析:求上、下山每分钟平均行的米数,就要知道共行多少米,共用多少分钟,这道题下山的时间是未知的,可用下山的路程÷下山的速度得到,即56×16÷80=10(分)上、下山每分钟平均行的米数50×16×2÷(16+50×16÷80)≈62(米)21、被减数比差多125%,那么减数是被减数12的(5/9)。解析:根据已知可列出(被减数-差)÷差=5/4因为(被减数-差)=减数。所以,减数÷差=5/4,减数是5份,差是4份。又因为被减数=差+减数,则被减数是9份,那么减数是被减数的5/9。2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7:3,如果把甲数增加20,这时甲数是乙数的5倍,原来甲数是(17.5),乙数是(7.5)。解析:甲数与乙数的比是7:3,运用比和除法的关系可以转化为甲数是乙数的7÷3=7/3,即:乙数是一倍数,甲是乙的7/3倍,又知甲增加20,甲是乙的5倍,则20是5倍与7/3倍的差,求乙数,用除法20÷(5-7/3)=7.5,甲数是:7.5×7/3=17.5。23、两个数的差相当于被减数的3/8,减数是差的(一又三分之二)倍。解析:13根据:减数=被减数-差,差相当于被减数的3/8,可知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5/8,根据以上两个条件可知5/8÷3/8等于一又三分之二。24、把360分成两个数,已知两个数之差除他们的和,商是60,那么甲数是(183),乙数是(177)。解析:把360分成两个数,那么两数的和就是360,根据题意,360÷两数差=60,那么两数的差为6,在根据和、差问题计算,大数:(360+6)÷2=183小数:360-183=17725、两个数的积是1988,有一个数在50和100之间,这两个数是(28),(71)。解析:先把1988分解质因数,再从中找出50和100之间的那两个数。1988=2×2×7×7171和2×2×7=281426、一昼夜已经过去了3/4,余下的时间比过去的时间少(2/3)。解析:把时间具体的算出来,24×3/4=18(时)余下24-18=6(时)(18-6)÷18=2/327、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到甲地,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5)千米。解析: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可这样想: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总路程未知,可以假设为1,往返路程为2,每小时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为1/100,每小时行60千米,所用时间为1/60,2÷(1/100+1/60)=75(千米)28、某校五年级学生人数的2/3等于四年级学生人数的4/5,那么五年级人数是四年级15人数的(6/5),四年级人数是五年级人数的(5/6)。解析: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五年级有几份,四年级有几份。五年级人数×2/3=四年级人数×4/5五年级人数/四年级人数=4/5/2/3=6/5五年级是6份,四年级是5份。则,五年级人数是四年级人数的6/5,四年级人数是五年级人数的5/6。29、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若速度提高1/5,则时间减少(1/6)。解析:速度提高1/5,可知原来的速度是5份,现在的速度是6份,原来速度与现在速度的比是5:6,路程一定,那么时间的比与速度的比相反,原来的时间是6份,现在的时间是5份,是6:5,则时间减少(6-5)÷6=1/630、一个梯形,它的高与上底的乘积是1516平方厘米,高与下底的乘积是21平方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解析: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h÷2把这个公式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S=(ah+bh)÷2,由已知条件可知,ah=15,bh=21,所以,面积是:(15+21)÷2=18(平方厘米)31、一个长方体,长与宽的和是9厘米,长与宽的积是20平方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94平方厘米)。解析:已知长与宽的和可求出底面周长,知道底面周长就可求出侧面积,即前、后面,左、右面之和,通过长与宽的面积可求出上、下两个面的面积,侧面积加上上、下两个面面积就得到表面积。上、下面:20×2=40(平方厘米)底面周长:9×2=18(厘米)侧面积:18×3=54(平方厘米)表面积:54+40=94(平方厘米)1732、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增加3厘米,高与宽不变,体积则增加24立方厘米,如果宽增加4厘米,长与高不变,体积则增加4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总复习经典好题解析(填空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060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