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上海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卷(第五卷)
ABCD上海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选择题1.人的正常体温最接近于()A.0℃B.25℃C.37℃D.100℃2.如图1所示的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3.图2所示的情景中,所述的力对物体有做功的是()4.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准确嗅出毒品的事实说明()A.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之间有间隙5.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概念,是为了比较()A不同质量的相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B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C不同质量的相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6.两物体互相接触时,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一定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A温度。B体积。C质量。D热量。7.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甲、乙两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3所示。若甲的重力比乙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468图32612t/秒甲乙s/米48100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A用力拉绳匀速提升重物B用力搬石头没搬动C用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D图2图1A.它们的惯性一定相等B.它们的重力势能一定都变大C.它们的动能可能相等D.它们所受的合力可能不相等8.下图4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丁、丙、乙、甲(D).丁、丙、甲、乙9.甲、乙两铁球,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球把热传给乙球,则以下不可能的是()A、甲球质量较小,初温较低B、甲球质量较大,初温较高C、甲球质量较小,初温较高D、甲球质量较大,初温较低10.甲、乙两个圆柱形固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相等。现分别在它们的上方各自水平切去一部分质量,使得剩余的体积大小相等。问图5中哪个组合一定能保证甲切去的质量△m甲大于乙切去的质量△m乙()ABCD二、填空题11.温度是表示物体(1)的物理量,其测量工具是(2),它是利用(3)的性质制成的,摄氏温标规定:(4)为100℃。12.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0℃。若这些热量被质量为2千克的煤油吸收,则煤油升高的温度_________1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3.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8)冲程。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的缘故。发动机冷却过程是通过的方式来改变内能。14.在地震救灾时,运送救灾物资的飞机在某一水平高度匀速飞行,当它把救灾物资投下后,物资在下落过程中,动能将,救灾物资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若不计空乙甲乙甲乙甲乙甲图5图4(9)(12)(11)(10)(13)(14)(7)(5)(6)图7密度概念定义、定义式单位物质特性之一测量原理:(22)方法应用鉴别物质(23)(a)图8(b)(c)气阻力,在整个过程中飞机动能将,机械能。(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5.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甲、乙,体积之比为2: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质量之比为。它们若升高相同温度,则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6.如图6所示,滑轮重和摩擦均不计,用10牛的水平拉力F拉着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牛,若物体A在4秒内移动0.2米,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焦,功率为______瓦,重力做功为______焦。17.如图7所示为某同学所建立的“密度概念图”。①请你将“概念图”的相关内容填写完整;。②请你另举一个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并简要说明其反映的是物质哪方面的特性:。18.为了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凡同学在3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和面积相同的水,放在同一地方。第一块自然蒸发,如图8(a)所示;对第二块玻璃板进行加热以提高水滴的温度,如图8(b)所示;对第三块用风扇吹风以加快水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如图8(c)所示。三次水滴蒸发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t3,且t1t2、t1t3。(1)比较图8(a)和(b)及相关条件可知:质量和面积相同的水,。(2)比较图8(a)和(c)及相关条件可知:。三、作图题19.如图9所示,杠杆在力F1和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1是力F1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力F1的示意图和F2的力臂L2。20.如图10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牛,现把一只重为1牛的钩码挂上杠杆,图4AF图6(16)(18)(17)(15)(20)(19)(22)(21)(23)(24)(25)(27)(26)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把钩码画在图中适当的位置。21.如图11所示中,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酒精、盐水。在图中画出它们的大致液面。(ρ酒精ρ水ρ盐水)四、计算题22.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2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23.用动滑轮提起货物如图12所示,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及其他摩擦,货物重200牛,20秒内被匀速提升5米,求:(1)拉力F的大小;(2)拉力所做的功;(3)拉力的功率大小。24.在如图13(a)所示装置中,杠杆OA在水平位置平衡,OA=50厘米,B为OA的中点,物体G重200牛,可在A点沿不同方向施加作用力FA,则:(1)作用在A点的最小的力的大小为多大?方向如何?(2)有小虹、小杨两位同学用作图法进一步分析FA大小时发现,如图13(a)(b)所示,小虹认为:当FA与杠杆OA的夹角为90°时,lA>lB,为省力杠杆;小杨认为:当FA与杠杆OA的夹角为20°时,lA<lB,为费力杠杆;图12图13(a)图13(b)OL1F2图9图10图11甲乙丙①请判断:就他们设想的角度而言,小虹的结论是__________的,小杨的结论是________的。(均选填“正确”或“错误”)②请你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猜想,是否有可能存在FA与杠杆OA的夹角为θ时,该杠杆为等臂杠杆?若有,则θ角可能为_________度(不需要解题过程)?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25.如图14,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2510米2盛有0.1米深的水,正方体乙质量为6千克,密度为3310千克/米3。求:(1)容器甲内水的质量;(2)正方体乙的体积;(3)若甲中、乙同时减少了相同的体积ΔV,则甲中水、乙剩余的质量m水’和m乙’;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V的取值范围。五、实验题26.如图15所示为常用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是℃,最小分度值为℃,此时读数为℃,体温计(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27.“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如图16所示。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_____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主要是为了探究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在杠杆支点(选填“同侧”或“异侧”)时杠杆平衡的条件。28.小明同学在某次实验中,为测量矿石的密度,他使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实验中应将矿石放在天平的(选填“右”或“左”)盘内。图17(a)所示为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分度盘的情况,此时应,使天平在位置平衡。天平再次平衡后,盘内砝码情况及游码位置如图17(c)所示,则该矿石的质量为克,然后图15图14甲乙g10g50g012345ml20406080100ml20406080100图16(1)(3)(4)(2)(5)(7)(6)(8)(13)(12)(11)(9)(10)又用量筒和水测出了矿石的体积如图17(d)所示,则该矿石的密度为千克/米3。29.对比“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和“测定物质密度”两个实验,它们的不同之处是不同,相同之处是。(前两空均选填字母:“A.实验仪器”、“B.实验目的”、“C.测量的物理量”或“D.实验次数”)两个实验中都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的;(选填:相同、不同)前者是为了,后者是为了。30.某同学探究物块以一定的速度v0从斜面底端上滑的最大距离L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最大距离L可能与斜面的倾角θ、物块的质量m、速度v0的大小三个因素有关。他选用若干相同材料的长方体物块和同一斜面进行实验。将物块从斜面的底端以速度v0沿斜面向上弹出,测得最大距离L,如图18所示。改变相关条件,多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不同物块,在斜面底端以相同的速度v0沿倾角θ相同的同一斜面向上弹出,上滑的最大距离L与物块质量m大小无关。(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5与6或9与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表一:m1=0.2千克表二:m2=0.4千克序号θv0(米/秒)L(米)序号θv0(米/秒)L(米)18º10.056688º20.226328º20.2263916º30.4500316º30.45001016º40.8000423º30.41561123º40.7390553º30.36001253º51.0000653º40.64001368º51.0352768º40.66261483º51.1547(a)甲乙丙丁甲乙丙丁图18θ(14)(19)(16)(15)(17)(18)步结论是:在倾角θ相同、同一斜面底端的同一物块,以不同的速度v0沿斜面向上弹出时,。(3)该同学分析了表一、表二中实验数据后得出的结论是:同一物块,在同一斜面底端以相同的速度v0沿斜面向上弹出,斜面倾角θ越大,上滑的最大距离L越小。您认为他的观点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您判断的依据是。(4)完成上述实验后,有同学提出新的猜想:上滑的最大距离L还可能与物块和斜面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应增加的器材是。(20)(21)(22)(23)初二年级物理学科期末考试试卷答案与评分标准题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20分)1.C2.D3.B4.A5.B6.A7.C8.B。9.D10.C二、填空题(共29分)(除18题2分一空外,一空1分)11.(1)冷热程度(2)温度计(3)液体的冷热程度(4)(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2.(5)4.2×103J/(kg·℃)(6)每千克的水,温度每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4.2×103J的热量(7)大于13.(8)压缩(9)大(10)热传递14.(11)减小(12)减小(13)减小(14)减小15.(15)1:1(16)2:1(17)2:116.(18)10(19)2(20)0.5(21)017.(22)ρ=m/V(23)计算不可测物体的体积(质量)(24)比热容(25)反映不同物质吸热(放热)的本领18.(26)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相同,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7)质量和面积相同的水,温度相同时,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大,蒸发越快。三、作图题(共6分)19.注意垂直符号。20.钩码在右侧第6格。21.画出大致位置四、计算题(共22分)22.(3分)Q吸=c水m水Δt=4.2×103J/(kg·℃)×1kg×20℃=8.4×103J1分1分1分23.(6分)①F=0.5G=0.5×200N=100N②W=FS=F·2h=100N×2×5M=1000J③P=W/t1分1分1分1分1分=1000J/20s=50W1分24.(6分)22.①FB=G=200NFALA=FBLBFA×0.5M=200N×0.25mFA=100N方向:竖直向上②正确、正确、30度1分1分1分3分U2最小=1分22.(7分)①m水=ρ水V水=1×103kg
本文标题:上海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卷(第五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092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