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第三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一、生平维果茨基(1896--1934)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文化历史理论)(一)两种工具观;物质生产的工具和精神生产的工具(二)人的心理机能分为两种形式: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二)心理发展的原因①心理机能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②个体发展是在儿童与成人交往过程中实现的。③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人的一切高级心理机能都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形成起来的。内化是外部动作转化为内部智力活动的过程。儿童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受社会文化的影响,直接原因是个体在语言符号这一心理工具的中介作用下,逐渐内化的结果。人的心理发展的两个客观规律1、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2、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内化说)(三)最近发展区理论1、概念:“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教学促进发展,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3、意义:最近发展区是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阐明了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起源,突出了教学的作用,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彰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者;明确了同伴影响与合作学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启发了对儿童学习潜能的动态评估。
本文标题:第三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38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