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苏木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
苏木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苏木镇人民政府2016年2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1.1项目基本情况...............................11.2编制依据...................................2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42.1项目建设背景...............................4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8第三章建设规模及内容.........................12第四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34.1投资估算..................................134.2资金筹措..................................13第五章效益分析................................14第六章项目环境影响及节能措施..................156.1环境影响..................................156.2节能措施..................................15第七章结论....................................171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基本情况1.1.1项目名称苏木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1.1.2承办单位情况该项目承办单位为苏木镇XX嘎查。XX嘎查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临策铁路途经该嘎查52.34公里,312省道途经该嘎查44公里。嘎查现有人口121户276人,蒙古族占56%,牲畜9230头(只),其中骆驼830峰,是一个以白绒山羊和双峰驼为主的纯牧业嘎查,201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8082元。XX嘎查努力建立阿拉善双峰驼优良畜种保护繁育基地,引导牧民科学化养殖,现已有35户牧民在养殖骆驼,其中有2户牧民开始发展骆驼奶制品加工。拓宽羊绒销售渠道,组织建立4户白绒山羊细度群和5户联合群,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家庭牧场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促进农牧业快速发展,保障农牧民持续增收。1.1.3项目建设地点XX镇XX嘎查。1.1.4建设期限工程计划2016年3月至2015年7月。1.1.5建设内容及规模2本项目主要涉及XX嘎查。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外墙改造工程,外墙抹砂灰4336.18平方米,外墙刮腻子4377.96平方米。房顶改造树脂瓦1128.6平方米。羊圈建设5座650平方米。环境整治工程:雇用50铲车189.5小时清除嘎查境内、沿线牧户环境、商业点卫生环境、牧户房前屋后柴垛、土堆以及临时垃圾点清理,雇用双桥自卸车外运填坑,内运河沙覆盖,拉运93车。1.1.6概算投资经初步匡算,实施该项目共需资金142.13万元。资金为财政拨款解决。1.1.7效益分析通过在XX镇XX嘎查实施环境整治、房屋改造工程以及羊圈建设工程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环境整治及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使各嘎查(社区)的产业得到有效调整,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综合效益充分突出;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牧民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农牧民生活更加宽裕,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明显。1.2编制依据1.2.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3号);3.建设部令第112号《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4.建设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5、《城市绿线管理办法》;6、《阿拉善左旗“十三五”规划》;7、《阿拉善盟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8、《阿拉善左旗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9、《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1.2.2编制原则1.坚持以改善环境卫生和村民居住条件的原则为主,在此基础上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符合自身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3.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4.经济性原则。因地制宜,节减建设成本,降低运行费用。针对项目区的特点和地形条件,优化建设工艺和规模。5.坚持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环境效益,逐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自然概况XX镇基本农田达到3万亩,拥有全盟唯一的黄河自流灌区---巴音毛道灌区,白绒山羊、阿拉善双峰驼养殖更是闻名区内外。近年来,敖伦布拉格镇不断以优质项目带动传统农牧业,实施了2万亩高标准农田、巴音毛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发展节水型农业;引入了圣牧高科有限公司5万亩有机生态草牧业及2万吨婴幼儿奶粉加工项目,引入哈河畜牧优质肉牛养殖等项目,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阿杜”肉羊养殖、优质肉牛和奶牛养殖,在牧业嘎查种植梭梭林2万余亩,接种苁蓉、锁阳6300余亩,推广试验种植黑果枸杞、苹果等林果业116亩,大力发展沙产业及畜牧业。着重突出文化旅游业在各项产业中的位置,以优质自然文化资源带动三产服务业。继续扩大内蒙古阿拉善“神驼”祭祀民俗文化节影响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大力开发蒙古族穆斯林民族服饰展示等旅游产品;以梦幻峡谷、人根峰、儿驼庙等旅游景区为核心,建设敖伦布拉格地区旅游环线;依托万泉湖旅游景区及其格扎格嘎查至万泉湖油菜花观光带,打造“魅力敖伦布拉格——阿拉善人家”特色餐饮品牌。但随着草原补奖、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惠农惠牧政策的实5施及农牧区产业转移,嘎查常住人口逐步减少,个别嘎查常住人口不足总人口的一半,导致产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难以进行集中建设;由于生态脆弱区移民扶贫项目的实施,相当一部分农牧民转移搬迁进城或搬进新建的移民新村,每个嘎查不同程度出现了闲置房屋,长年无人居住,房屋破损、院落破败不堪,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滞后。2.1.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规划调研组通过XX嘎查及XX镇相关人员的配合下,在充分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该嘎查实际、尊重村民意愿为原则,通过召开村民座谈会,踏查全村、走访全村有代表性的农户及征求意见,发放调查表等形式。通过综合分析本村经济产业,认为该嘎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产业发展方面产业结构单一,村内主导产业为为传统产业——放牧。大部分村民外出至敖伦布拉格镇或阿拉善左旗打工。近年来,嘎查充分依托自身优势,着力发展白绒山羊和双峰鸵养殖产业。(2)村庄建设方面由于该嘎查为纯牧业嘎查,嘎查布局散乱,房屋散落在整个嘎查域范围内,分布散乱,大多为单独居住。牧民住宅没有统一规划,造成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不能集中配备。住6宅建筑质量参差不齐,住宅功能单一,大部分牧民住宅无围墙。2.1.3项目提出为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主要目标如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7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十个全覆盖”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落实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统领农村牧区工作的总抓手,是一项彻底解决农牧区基础设施“短板”的综合性工程,不仅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富民工程,也是乡村文明工程、基层组织强基固本工程,更是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具体的落实举措。随着阿拉善左旗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区域城市化进8程的加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经济相对较为落后村庄的村民居住环境倍受旗委、旗政府的关心和重视。要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居住条件差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民居居住、村容村貌改善工程,促进农村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其格扎格嘎查委员会依据村民意愿提出实施“十个全覆盖”村容村貌整治工程,进一步深化对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重大意义的认识和强力推动,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努力使广大群众实现幸福全覆盖,从而加快推进本地区新农村建设步伐。由此,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和盟委行署及旗委政府的具体要求,敖伦布拉格镇党委政府提出全镇危旧房屋改造工程建设。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2.2.1该工程的实施对于争取民心、汇聚力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意义。民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老百姓期望期盼、热情欢迎的事情,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多予、少取、放活”等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农牧民收9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与此不相协调的是,相当一部分村庄人居环境仍然恶劣:房舍随意搭建,浪费土地和占用良田耕地问题比较突出;卫生环境和卫生习惯较差,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家禽随地大小便……这样的居住环境,既影响了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造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农牧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将彻底改变全镇村容村貌脏乱差的现状,对于改善嘎查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2.2.2实施该工程对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大投资、拉动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工程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瓶颈制约,尽快把农村牧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个“短板”补上来,根本目的和意义在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而且能够有效扩大农村牧区投资、拉动内需稳定增长,对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是一项抓当前、利长远的发展工程。2.2.3环境综合整治是“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有力抓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准“抓手”至关重要。环境综合整治,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改变农牧民传统的生产、10生活习惯,同时也需要农牧民自发支持村容村貌的改造,
本文标题:苏木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144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