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对外汉语教学的趣味性文献综述中文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在国际事务上做出的卓越贡献,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在国际上掀起了一场“汉语热”的学习高潮,对外汉语教学也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在国内兴起,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方式落后等,这严重阻碍了对外汉语的教学进程。为此热衷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人提出了许多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而大多学者认为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对前人的研究做一个综述,以期方便教师的教学以及学者的研究。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教材趣味性趣味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技巧、直观形象的表演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激情等来最大限度的增加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把枯燥、难懂的汉语课堂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一、研究动态和前景1、对教材趣味性的研究对这一方面进行研究主要是以刘颂浩为主,除此之外还有李泉、刘珣、马晓红等刘颂浩在《关于对外汉语教材趣味性的几点认识》一文中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1)趣味性不是一个层次的单一概念,做了以下分类:印刷趣味性产品趣味性课文趣味性语言教材趣味性语言趣味性非课文趣味性现实化趣味性过程趣味性预设趣味性创造性趣味性即时趣味性(2)课文趣味性本质上是一种语言风格,是内容和语言形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具备趣味性的教材能够引发强烈的内在动机,对于语言学习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用性引发的是外在动机,与趣味性没有必然的联系;(3)趣味性是教材编写中的辅助原则,没有核心原则那么重要,但在可能的情况下,教材编写应该兼顾趣味性[1]。在《论阅读教材的趣味性》一文中刘颂浩从学生对具体文章的看法这一角度出发,以北京大学汉语中心中级班阅读课本《中级汉语阅读课本》为对象来调查趣味性问题,最后得出三个结果:(1)阅读趣味上,不同学生之间有共同点,也存在着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对不同题材的要求上,也表现在对具体文章的看法上。(2)语言难度对趣味性有直接影响。故事性强、人物鲜明的课文容易理解,学生对这类题材趣味性的评价普遍较高。(3)具有文化特色的文章并不必然具有趣味性。同时,他还针对这一调查进行三个问题的讨论:(1)能不能对趣味性提出量的要求?回答是很难;(2)趣味性与文化教学;(3)趣味性与教材编写原则[2]。在《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为什么缺乏趣味性》一文中文首先提出“语料属性“这一概念,认为教材编写的核心在于使语料兼顾尽可能多的属性。文章详细分析了研究者提出的教材缺乏趣味性的四种主要原因,即“方向有误”论、“重视不够”论、“了解不够”论、“能力不够”论[3],然后指出,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得到强调,这就是课文创作中的语言表达。文章认为,提高趣味性要充分重视挖掘语言本身的魅力;如果教材没有趣味,也需要首先从语言方面找原因。文章强调,增强课文趣味性,要多种形式并用,包括利用故事和笑话等现成的幽默语篇,但是更重要的在于创造。此外,马晓红在《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的趣味性探讨》一文中讨论了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研究趋势,研究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的趣味性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编写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值得注重的方面,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编写思路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4]。李泉在《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一文中从教材的数量、种类和理论研究等几个方面,简要回顾了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取得的成就;从对现有教材和有关研究的基本分析、国内外专家和同行对现有教材的负面评价和意见等几个方面,指出了现有教材的不足;并就人们对编写新教材的看法进行了思考[5]。刘珣在《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展望—再谈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一文中指出现代教材存在的优缺点,并且指出新一代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应该是:(1)以熟练运用为导向,以培养交际能力为基本目标;(2)以学生为中心,较好地体现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3)坚持并不断发展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4)教材的现代化与立体化[6]。2、对教学趣味性的研究对教学趣味性的研究主要有孟国、王强、冯冬梅、裴维襄等。孟国在《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一书中认为:趣味性原则具有极大的依附性,离开实用性等原则谈什么趣味性毫无意义。趣味性原则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师身上。第二语言学习中趣味性对提高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他以《原貌汉语》为对象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调查:(1)学生对该课本特点、必要性、喜欢程度的认知情况,得出80%的学生认为本课的特点是知识性和实用性,只有10%的学生认为其特点是趣味性,于是笔者认为趣味性与学习的必要性和喜欢程度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2)对《原貌汉语》教学情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总体评价和趣味性的比较;(3)趣味性与其他属性的比较得出趣味性远远低于实用性、知识性等几个比较重要的属性;(4)对课文趣味性和其他属性的评价得出其实用性和必要性大于趣味性[7]。王强在《浅谈汉语教学中的趣味性原则》一文中认为增强课堂趣味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①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②适度的节奏。③充分运用体态语。④变换教学形式。⑤运用课堂教学技巧[8].冯冬梅在《试论游戏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书中认为游戏式学习是现代语言教学提倡的良好教学手段,在词汇、语法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并不是分离使用的,教学游戏是本着目的性、趣味性等原则把语音词汇语法综合使用起来的,游戏的过程就是语言要素的综合训练过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游戏是寓教于乐式教学的尝试,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把游戏和学习联结起来,给枯燥的语言学习增添了无限乐趣,学生也充分使用和练习了汉语;对于学科建设而言,运用游戏辅助课堂教学,把教与学、学与趣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了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9]。裴维襄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趣味性》一书中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1)改变教材模式,增加画面教学;(2)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互补法教学;(3)聊天式教学;(4)游戏式教学[10]。刘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脑筋急转弯”》一书中提出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11]。二、评论刘颂浩在《关于对外汉语教材趣味性的几点认识》一文中认为要求老师首先要认可教材的趣味性这一现象很常见,但是我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不常见的。教师与编者有不同的人生观和艺术欣赏眼光,再者教师处于现实的教学环境中,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而编者只是处在一种相对比较虚拟的环境中,如果有现实因素那也是为了收集素材而进行的活动,他所认为的趣味性大多是出于个人的偏好,是很难跟实际教学活动相吻合的,所以在过程趣味性中运用得最多的是“创造性趣味性”,即在课前根据课文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设计,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了趣味性问题,或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机一动而相应调整教学方式进行趣味性问题处理。在众多的学者中对趣味性的研究都涉及到了趣味性与实用性的关系问题,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总结、概括大概有三种:一是趣味性与实用性无关;二是两者地位平等;三是趣味性依赖于实用性,即趣味性不及实用性重要。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国内的语文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对外汉语教学针对的是外国留学生,根据王志刚、倪传斌、王际平、姜孟等人的研究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归纳起来有:了解中国国情、便于工作、将接受更多教育、融入中国文化、便于旅游等[12],他们的目的大多带有工具性的色彩,希望在短时间内掌握汉语的交际技巧,如果脱离了实用性而一味的强调趣味性,就忽视了留学生的学习目的,则会让他们感觉学习起来索然无味,再者他们都是一些成年人,学习汉语的时间不长,大多在一年左右,如果达不到他们的目的他们将会放弃学习汉语。从汉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来看,汉语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表意文字,音形义是紧密结合的,外国学生从小就在表音文字的熏陶下长大,最明显的区别是他们的语言中没有声调,以及大量的同音字、异形字等增加了他们的学习难度,增加趣味性是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活力的最有效方式,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兼顾实用性和趣味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裴维襄提出的主要教学方法已经在实际教学中广泛使用,但是由于现在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致使许多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夸大了这些教学方式的作用,片面强调教学的趣味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生本身的文化背景等因素,所以我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把教学建立在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至于冯冬梅提出的游戏教学方法我们认为不适合频繁使用,而且这种方式并不是对所有类型的课程都适用,比如科技类的课文就不适用,再者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大都是成年人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风格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游戏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针对幼年儿童的教学方式,对他们并不合适,所以这一方法只适合在那些特别抽象的知识上运用。三、结束语纵观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趣味性原则在教材编写中的运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而忽略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以及他们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知识结构跟思维方式,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陷入了儿童式的教学方式,影响了教学效果。汉语在越南的传播历史非常悠久,现在的越南留学生并不满足于能够使用汉语进行简单的交际活动,他们更多的是希望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所以太低级的笑话、故事或者简单的游戏已经不再适合于对外汉语课堂,输入科学、实用的汉语知识才是越南留学生关注的重点。本次研究主要以越南学生为对象,研究他们的文化背景、学习汉语的目的,然后以这两个角度出发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趣味性。参考文献:[1]刘颂浩.关于对外汉语教材趣味性的几点认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5:1-4.[2]刘颂浩.论阅读教材的趣味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14,20.[3]刘颂浩.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为什么缺乏趣味性[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5:23.[4]马晓红.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的趣味性探讨[J];语文学刊,2008,1:17.[5]李泉.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J];语言文字运用,2002,3:14,100.[6]刘珣.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展望—再谈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1994,1:62-65.[7]孟国.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6:54,57-59.[8]王强.浅谈汉语教学中的趣味性原则[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4:247.[9]冯冬梅.试论游戏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消费导刊·教育时空,2008,4:171.[10]裴维襄.对外汉语教学的趣味性[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44-47.[11]刘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脑筋急转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版),2006,5:80.[12]王志刚,倪传斌,王际平,姜孟.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目的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4,3:67.
本文标题:趣味性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24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