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是分析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第一节国外个体犯罪原因学说一、生物学的原因论(一)集大成者:[意]切萨雷·龙勃罗梭(CesareLombroso,1835-1909)犯罪人类学派创始人犯罪是人类的反祖现象生来犯罪人犯罪人在生理上具有的特征:1、头部的大小与同一地区的人种迥异2、面部不对称3、颚部及颧骨过渡发展4、眼睛有缺陷和异状5、耳朵的大小不寻常,类似非洲的黑猩猩6、扭曲、向上和鹰勾的鼻梁7、肥胖、肿大和突出的嘴唇8、像某些动物的袋装面颊9、上颚变形,如过大、突出和凹陷10、不正常的齿系11、下巴退缩、过长、过短或扁平,类似无尾猿12、众多、早熟、多样的皱纹13、头发的变形,尤其具有不同性别的发型特色14、胸膛的肋骨过多过少及多余的乳头15、骨盆表征与正常人迥异16、过长的手臂17、额外的手指与脚趾18、脑半球的不平衡(二)体型与犯罪的关系1、德国精神病学家Kreschmer(1921):瘦长型与窃盗、诈欺犯罪有关;健壮型与暴力犯罪有关;矮胖型与诈欺有关(犯罪比例较小)障碍型与性犯罪有关2、美国生物学家谢尔顿Shaldon(1941)内胚叶型(矮胖型)中胚叶型(斗士型)(容易犯罪60/200波士顿少年)外胚叶型(瘦长型)(三)遗传与犯罪1、家族史研究1200人中280个乞丐、60个窃贼、140个其他犯罪者2、双手子研究3、染色体说:XXY、XYY4、收养子女研究(四)生化因素与犯罪1、神经递质的影响基本的神经递质,比如复合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形成大脑信息处理和交流的基础。2、内分泌及荷尔蒙的影响男性荷尔蒙分泌过多会增加反社会行为的几率女性经期、产后内分泌与女性犯罪月经前综合症(PreMenstrualSyndrome)(PMS)产后抑郁综合症(PostnatalDepression,PD)二、社会学的原因论(一)文化冲突理论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代表人物塞林(ThorstenSellin)犯罪是不同社会集团的不同文化规范之间冲突的结果(二)社会异常论压力论、紧张状态论、激发论20世纪30年代美国默顿(Robert.K.Merton)犯罪行为是行为人由于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氛的产物(三)亚文化群理论20世纪50年代科恩(AlbertCohen)等亚文化群是指持有相同思想和价值观念而又处境相同的社会成员,为了相互支持、相互保护以及相互满足其他多种需要,寻求另外一种不同的能够使自己体会到自己价值的社会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群体,因其文化特征不同于主流文化而称为亚文化群。(四)标签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贝克尔(HowardS.Becker)利莫特EdninM.Lemert)依据社会学中的形象互动理论个体变为罪犯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给其贴上了越轨者的标签。继发越轨行为是对社会控制机制的烙印化的一种适应。所谓贴标签就是立法者、司法者、社会舆论把某些个体定义为越轨者的过程。三、精神病学的原因论(一)病态人格说犯罪人的显著特点:缺乏道德感,反社会性强(二)低能说四、心理本能说的原因论心理学理论主张,犯罪源于人的心理本能,是先天因素影响控制的结果。主要是侵犯性、利欲性、性充当和权利欲等本能。1、侵犯性说2、性冲动说力比多(libido)五、学习理论的原因论(一)不同接触理论萨瑟兰(E.H.Sutherland,1883~1950)1、犯罪(越轨)行为是习得的;2、是在与周围他人的互动中习得的,主要是言语;3、主要发生在接触程度最亲密的个体之间;4、犯罪行为的学习包括犯罪的技巧、动机、态度和对自身行为合理化辩解等方面;5、关于犯罪动机和态度的特定方向是从法律赞许或不赞许的定义中学习而来的;6、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犯罪人,是他认为犯罪比不犯罪有利,并且与特定类型的犯罪经常接触,而与反该种犯罪的行为疏远的结果;7、此种学习会因频率、持久性、先后次序和强度而有所不同;8、犯罪行为的学习并不限于模仿,其学习过程还涉及各种行为的学习机制。(二)不同接触——强化理论Jeffery等犯罪行为是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获得的。犯罪行为一方面是受别的犯罪人的影响,另一方面,犯罪人的直接经验是推动犯罪实施的根源。六、认知与道德发展理论(一)皮亚杰(J.Piaget):道德发展三阶段。(二)科尔伯格(L.Kohlberg)道德推理发展三水平六阶段。七、整合理论(多元性理论)由于上述各学科的犯罪理论兴起,同时每种理论又有其独特性与限制性,因此近代许多学者倾向于以综合观点来解释犯罪,称为整合理论,即认为形成犯罪的原因是多元的,而非单一因素所形成,只是可能造成偏差行为的某一因素较严重,是导火线,但其它因素亦有重要影响,不容偏废。1、菲利和李斯特菲利是龙勃罗梭的弟子,认为犯罪是人类学因素(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李斯特认为“犯罪是个人因素和在发生犯罪时的社会因素的产物”。2、伯特的15因素伯特于1944年列举了170种以上的致罪因素,归纳为15类:1.缺乏训练。2.特殊才能。3.一般的情绪不稳定。4.轻微的情绪病态。5.过失或犯罪的家庭史.6.智能低。7.有害的兴趣或嗜好。8.发育因素(如青春期、早熟)。9.有低智能的家庭史。10.亲属关系破碎(如父亡或继母)。11.家庭外环境影响(如不良伙伴和不正当娱乐)。12.有人格异常的家庭史。13.有身体衰弱的家庭史。14.贫穷及类似现象。15.身体衰弱。3、美国犯罪学家卢克夫妇卢克夫妇通过比较犯罪与非犯罪少年,发现少年犯的五个特征:1.多为中胚型体质(肌肉发达、体格健壮)。2.在气质上表现为冲动性、攻击性和破坏性,无法处理过多的精力。3.在情感和态度上,突出是是固执几见,有敌对性、反对性、怨恨性及疑惑性,且顽固易怒、好冒险,不顺从权威。4.在心理上,对问题力图直截了当地解决,缺乏计划,情绪不稳定,受暗示性和自我中心显著。5.社会文化方面,多在父母不适当的管教下成长,家庭道德水平低,无文化气氛。4、梅兹格的犯罪公式德国梅兹格认为犯罪行为可用公式表示:KrT=aeP·ptUKrT代表犯罪行为a代表素质e代表发展条件P代表人格形成t代表行为形成U代表行为形成之环境5、勒温的犯罪公式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人行为公式:B=f(PE)。B代表行为,f为函数,P代表人,E代表环境。6、阿伯拉汉森的犯罪公式阿伯拉汉森犯罪公式公式:C=(T+S)/R。C代表行为,T代表个人犯罪倾向,为函数,S代表外界犯罪诱因的诱惑状况,R代表对犯罪诱因的心理抗拒力。7、杰里弗的犯罪公式美国犯罪学家杰里弗犯罪行为公式:B=G*E。B代表犯罪行为,G代表遗传基因(生物因素),E代表环境。第二节犯罪综合动因论一、涵义个体的犯罪原因是一个整体系统(母系统),这个整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着的主体内外因素(子系统)所构成的,形成多维度的原因网络结构。作为整体系统的个体犯罪原因,具有其各主体内外因素没有的特殊属性。由于各组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个体犯罪原因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二、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主体内外因素(一)主体因素指犯罪心理赖以形成的生理状况、心理和行为发展水平等。1、生理因素(1)年龄(2)性别(3)神经类型(4)异常的生物学因素2、心理因素(1)个性倾向性(2)性格结构(3)控制系统(4)个性异常3、行为因素(1)错误的活动(2)不良的行为方式及其结果(3)有害的行为习惯(4)模仿和学习不良模式(二)主体外因素1、社会环境(1)大社会环境(2)小社会环境2、自然环境(1)地域(2)季节(3)时间(4)自然灾害3、情境(1)侵害对象(2)现场其他人(3)现场条件和气氛(4)机遇三、影响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一)犯罪行为人因素(二)犯罪行为情境因素犯罪综合动因论的要点1、整体性2、层次性3、结构性4、动态性第三节、犯罪心理机制机制?犯罪心理机制的概念犯罪心理机制包含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与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它是犯罪心理引起犯罪行为的工作方式与过程的总称,也就是要从犯罪人的心理方面揭示犯罪行为发生的机理。主要研究三方面问题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和规律,阐明犯罪行为发生的动力源泉问题。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环节和阶段问题,探讨从犯罪心理到犯罪行为发生的机理。犯罪行为发生的常见模式与特殊模式问题。1、犯罪心理形成机制一、强烈欲求与满足方式的选择二、品德缺陷与抑制力的缺乏三、萌发犯罪意向即行为人实施犯罪活动之前处于朦胧状态的冲动或意图。四、形成犯罪动机和确定犯罪目的五、犯罪决意行为人已就实施犯罪行为做出了最后决定。2、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一、内外化机制基本含义: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从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一)内化机制1、认知的选择与加工机制2、模仿学习机制3、角色扮演机制4、自我强化机制(二)外化机制1、预谋发动机制2、情境互动机制3、挫折攻击机制四、防御机制个体在无意识中,为了消除由心理冲突或挫折所引起的焦虑,维持和恢复心理平衡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3、国外关于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主要理论一、本质相异论二、犯罪倾向论三、欲求不满论四、刺激反应论五、心理冲突论六、动机作用论七、防卫机制论八、犯罪亚文化论
本文标题: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4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