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机车救援--CR400AF型
序号项目要点图示1.时间:动车组发生故障后,如果区间停车超过20分钟、站内停车超过30分钟后,仍无法判明故障原因或虽已判明故障原因,但短时间内难以处置修复。2.随车机械师通知司机,由司机申请救援。1.抄记命令号及内容2.确认救援来车方向、救援方式3.与司机来到救援连挂端4.确认下车命令,确认临线限速(封锁)命令1.通知司机施加停放制动4防止亏电当受电弓无法升起、主断不闭合或接触网无电时:断电、降弓、拔取主控、断蓄电池1.在仅运行动车组的线路上:(1)与司机联系,要求收到救援车接近的联控时,立即告知随车机械师(2)救援车到来前,进行救援准备(3)接到司机通知后立即停止救援准备,按照规定防护:a.携带信号旗(白天)、手信号灯(夜间)到救援机车开来方向,距离列车不小于300m处,手信号拦停。b.非会车侧站立,防止侵限,注意人身安全。c.停车后,引导救援车再次启动到达距动车组10m位置停妥。机车救援应急故障处置演练脚本--CR400AF型设置防护申请救援设置防溜确认命令2.20‰以上坡道(与司机确认):自坡底端向上坡方向设置2个铁鞋,每轴1个、左右侧交叉设置。12352.在动车、客车混跑及既有线路上:(1)与司机联系,要求收到救援车接近的联控时,立即告知随车机械师(2)在救援车来车方向,距离本列车不小于300m处放置响墩(3)返回本车进行救援准备(4)接到司机通知后立即停止救援准备,到防护处准备引导:a.携带信号旗(白天)、手信号灯(夜间)到救援机车开来方向,救援车停车后,与救援司机联控,撤除响墩。b.非会车侧站立,防止侵限,注意人身安全。c.停车后,引导救援车再次启动到达距动车组10m位置停妥。1.开头罩:(1)电动开:a.投主控b.闭合司机室配电盘内“联解控制”断路器c.通知司机操作头罩打开d.确认头罩打开,锁闭到位e.断开司机室配电盘内“联解控制”断路器(2)手动开:a.确认[联解控制]断路器断开。b.关闭司机室头舱内配管单元箱的“分割合并”蝶形塞门。c.用六角棘轮扳手(SW18)解锁头罩。d.手动打开两侧头罩并锁紧。2.确认司机室头舱内“救援”塞门截断(手柄与管路垂直为截断)3.挂过渡钩:连挂作业设置防护56(1)机械车钩、电气连接器状态良好,电钩处于缩回位置(适用于CR400AF)(2)确认模块3挂钩选择至低位。拆除过渡车钩上的风管防尘堵(3)安装后确认连挂指示器到位,红线对齐(4)拆除防跳装置4.机车连挂(1)随车机械师与司机联控,引导机车据动车组3m以内再次停车。(2)确认机车车钩与动车组过渡车钩的对正状态,若偏差影响连挂及时调整。(3)确认动车组已降弓、断开主断,向机车司机确认具备连挂条件后引导机车以不超过5km/h速度连挂动车组。(4)连挂后,随车机械师确认机车车钩和机车过渡车钩模块中心水平线高度差不超过50mm。若超限,调整过渡车钩高度。5.连挂完毕,通知机车司机进行试拉。6.安装防跳装置(1)上下防跳压板朝向钩舌方向(2)固定孔“上二下三”连挂作业6(3)安装好防跳自锁销7.与救援机车连接风管(1)随车机械师打开救援机车列车管折角塞门后检查漏风。(注意:防止风管分离造成击伤)(2)若需重新连挂风管,关闭机车列车管折角塞门(注意:摘解时防止风管分离造成击伤)(3)打开连挂端车下裙板内的“BP救援”塞门在开通位置(手柄与管路平行为开通),打开“BP救援转换装置”塞门。(4)关闭检查门并锁闭。8.车上作业(1)打开司机室头舱内“救援”塞门(手柄与管路平行为开通)。(2)将[司机室转换开关盘1]内的[司机警惕装置旁路]开关右旋至“隔离”位。[乘客紧急制动环路旁路]开关置旁路(3)将[司机室配电盘3]内的[预充电接触器控制]旋至“红点”位。(0207、0208动车组需将2、4、5、7车配电柜内预充电接触器控制空开闭合)(4)将操纵台上[方向开关]旋至“前”位。连挂作业6(5)闭合[司机室配电盘1]内[救援装置]空开。(6)将[转换开关盘2]内的[救援]旋至“被救援”位。(7)点击HMI屏进入[维护界面],点击[回送发电]按键,确认画面中2、4、5、7车的[预充电接触器控制空开]、[预充电接触器]、[预充电空开]为绿色;(8)点击[进入回送救援发电]按键,然后点击[确认]按键。1.机车司机进行制动试验,确认动车组BP压力表风压达到600kPa,全列制动缓解。2.正常后通知机车司机施加制动,缓解停放制动(如设置铁鞋需撤除)。确认所有防溜全部撤除后上车通知动车组司机连挂作业完毕。8开车后1.运行中,随车机械师监控蓄电池电压不低于96V(0207、0208动车组不低100V)和总风压力不低于530KPa连挂作业开车准备67
本文标题:机车救援--CR400AF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47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