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8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
第八章新时期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一、关于“后现代”相关概念辨析1、后现代时间概念的现代之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中认为,“后现代指一个社会和政治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通常在一种历史的含义上被视为紧随在现代时期之后。”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利奥塔说后现代并非时间意义上的,而是对现代性的前提进行反思——对理性、真理、进步、整体性等观念的怀疑与否弃。(《后现代状况》)2、后现代主义伽达默尔和德里达认为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伴随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衰落,以新解释学和解构哲学兴起为标志而登上现代思想舞台的。丹尼尔·贝尔认为后现代主义是随“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而兴起的,是社会形态在文化领域的反映,后现代主义产生于60年代。哈贝马斯认为后代主义兴起于二战之后,属于反现代性的思潮。利奥塔德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知识状况的集中体现,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对“元叙事”(指具有合法化功能的叙事,即权威话语、普遍真理等)的怀疑和否定。詹明信(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症候,是对资本主义深度模式的彻底反叛。“后现代文化在表现形式上的艰深晦涩、在性欲描写上的夸张渲染,在心理刻画上的肮脏卑俗、以至于在发泄对社会、对政治的不满时所持的那种明目张胆、单刀直入的态度——凡斯种种,超越了现代主义在其巅峰时期所展示的最极端、最反叛、最惊世骇俗的文化特征”(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29页)。费耶阿本德认为后现代主义就是“怎么都行”的彻底的相对主义。伊格尔顿认为:“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在某种情境中,这意味着复活那被现代主义摈弃的艺术风格,而在另一种情境中,它又意味着反对客体艺术或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东西。”“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大叙事或者解释的最终根据。与这些启蒙主义规范相对立,它把世界看作是偶然的没有根据的、多样的、易变的和不确定的,是一系列分离的文化或者释义,这些文化或者释义孕育了对于真理、历史和规范的客观性,天性的规定性和身份的一致性的一定程度的怀疑。”“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中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这种艺术模糊了‘高雅’与‘大众’之间,以及艺术与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伊格尔顿在《后现代主义的幻像》)3、主要后现代理论介绍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批评福柯和海登·怀特等的新历史主义鲍德里亚关于消费主义批判拉康的精神分析赛义德等的后殖民主义批评鲍曼的后现代知识分子理论4、后现代艺术的普遍特征平面化——消解深度;断裂感——消解历史意识;“空洞”悬置——消解主体精神;机械复制——消解审美距离后现代艺术是在技术文明、大众文化、消费欲望中催生的对传统艺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反叛的艺术形式,它企图消解以往的意义和形式,力图构建绝对世俗化的艺术。二、中国文学批评中后现代主义话语的借用1、中国对西方后现代话语的使用是在80年代中期之后詹姆逊北京大学《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讲演以及讲演集的出版2、后现代主义最初被解读为现代主义3、后现代主义不是中国文化传统自然发展的产物,是在全球化语境时代对西方话语的挪用,是“影响的焦虑”4、中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具有拼帖和模仿倾向5、在批评界,有人将新写实小说、先锋小说、新生代诗歌、王朔的小说称为后现代主义文本。他们注重的是这些文本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本形式上的相似性6、后现代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认同,与90年代人文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化以及文化语境有关:文化新保守主义与新左派的出场三、新时期后现代主义文本的解读1、90年代的解构狂潮:王朔、韩东、朱文等的写作以及对鲁迅的解构解构(deconstruction)在德里达那里既有分解又带有创造新结构的内涵,与破坏毫无关系;希利斯认为解构是对阐释的阐释。在西方,解构主义批评的基本精神在于“永不满足于一种固有的方法”,对于分析的文本进行“无止境的质疑”,以抵制“批评的垄断化和极权主义倾向”,打破西方理性主义的乐观情绪。中国当代文化和文学中的解构更多带有破坏性,任意性,追求绝对虚无。2、叙述形式的试验:先锋小说反逻辑,反意义、所指和能指的混乱反文化、反价值、反语法、反阅读文学变成了书写行为和书写事件3、新潮诗(新生代)1986年安徽《诗歌报》与《深圳青年报》联合推出“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标志中国新时期诗歌多元化群落的形成。也被称为“美丽的混乱”。如非非主义、莽汉主义、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新感觉派、客观主义、莫名其妙派、撒娇派等。以标新立异、任性骄纵、嘲笑时代、调侃他人的反文化、反崇高、反传统著称。声称要彻底埋葬朦胧诗。《饿死诗人》·伊沙…………诗人们已经吃饱了一望无边的麦田在他们腹中香气弥漫城市中最伟大的懒汉做了诗歌中光荣的农夫麦子以阳光和雨水的名义我呼吁:饿死他们狗日的诗人首先饿死我一个用墨水污染土地的帮凶一个艺术世界的杂种《车过黄河》伊沙列车正经过黄河/我正在厕所小便/我知道这不该/我应该坐在窗前/或站在车门旁边/左手插腰/右手作眉檐/眺望像个伟人/至少像个诗人/想点河上的事情/或历史的陈账/那时人们都在眺望/我在厕所里/时间很长/现在这时间属于我/我等了一天一夜/只一泡尿功夫/黄河已经远去于坚的《零档案》(1994年)《卷一出生史》:和书写无关/他来自一位妇女在二十八岁的阵痛《卷二成长史》:那黑暗的那混沌的那朦胧的那血肉模糊的一团/清晰起来明白起来懂得了进入一个个方格一页页稿纸/成为名词虚词音节过去时词组被动语态/词缀成为意识意义定义本义引义歧义/成为疑问句陈述句并列复合句语言修辞学语义标记《卷三恋爱史》:恋与爱个人问题这是一个谈的过程一个一群人递减为几个人/递减为三个人/递减为两个人的过程/一个舌背接触硬愕的过程/一个软愕下垂/气流从鼻腔通过的过程/一个下唇与上齿/接近或靠拢的过程/一个嘴唇前伸/两唇构成圆形的过程/一个聚音对分散音/糙音对润音/浊音对清音/受阻对不受阻/突发音对延续音/紧张对松弛/降调对升调/舌尖对撮口的过程《卷四日常生活》:进去点头嘴开嘴闭面部动手动脚动头部动眼球和眼皮动站着坐着面部不动走四步走十米递接过来打开拿着浏览拍推拉领取点数蹲下出来关上喝嚼吐量刷抄弯着东经35度北纬20度之间半径两百米海拔五百公尺气温22摄氏度东南风三级时间8点到12点2点到6点《卷五表格》:姓名横竖撇捺性别在南为阳在北为阴籍贯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家庭出身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职业天生我才必有用工资小菜一碟何足挂齿文化程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人成分肌肉30公斤血5000CC脂肪20公斤骨头10公斤毛200克眼球一对肝二叶手二只脚二只鼻子一个政治面目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民族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有关大雁塔·韩东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或者更多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做英雄然后下来走进这条大街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你见过大海韩东你见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然后见到它就是这样你见过了大海并想象过它可你不是一个水手就是这样你想象过大海你见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顶多是这样你见过大海你也想象过大海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就是这样人人都这样白沙门·多多台球桌对着残破的雕像,无人巨型渔网架在断墙上,无人自行车锁在石柱上,无人柱上的天使已被射倒三个,无人柏油大海很快涌到这里,无人沙滩上还有一匹马,但是无人你站到那里就被多了出来,无人无人,无人把看守当家园——(2004年归国后,在海南大学任教期间写的一首诗。)4、后现代的语言实践(伪诗?)口语诗、圆桌诗、电脑诗、梨花体(口水诗)、下半身、垃圾诗口语化、日常化、随意化、反诗化赵丽华的梨花体诗:《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我发誓从现在开始不搭理你了》:我说到做到/再不反悔《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赵又霖和刘又源/一个是我侄子/七岁半/一个是我外甥/五岁/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我坚决不能容忍》我坚决不能容忍那些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便后不冲刷便池的人下半身诗歌对于‘下半身’诗人来说,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身体或性的焦虑,他们试图撕开文化笼罩其上的面具,要把生活最本质的问题在此聚集,把社会批判完全戏谑化,用身体或性爱嘲弄了社会现实和文化现场。尹丽川的《为什么不再舒服一点》到沈浩波《干和搞》再到凸凹的《普遍真理,或上或下》、徐乡愁的《用日字组词》,管上的《让一部分人先硬起来》等“下半身诗歌”是对诗歌乃至文学书写另一种可能的探寻,在戏访与揶揄中对一些文坛现象、社会现象进行了无情的解构与嘲讽。对这些文本的解读与分析应超越文字表层。四、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演变1、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文学的先锋意识,以消解的方式写作王朔的“与其雅而假,不如痞而真”。人物之小,生活之实,精神之浅,道德之低。2、90年代中期以后:一是与商业化炒作联系在一起,文学日益呈现大众文化特征;一是转向私语化写作,文学日益成为自言自语的私人梦呓和自我欣赏。后现代诗歌被谢冕斥责为“浅薄与贫乏”,被孙绍振斥责为是“艺术的败家子”。3、新世纪以后,网络写作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匿名性、世俗性、自我中心、无意义性、机械复制、拼帖游戏、类型写作、恶搞等。
本文标题:8第八章 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55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