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参赛课件】生物:高三生物试卷讲评
走进灵动课堂搏击2015高考方向问题策略生物限时综合试卷讲评执教:潘荣友高三1205班温永杰83吴慧敏79王羿文77李淑琴77崔林凯75白赢哲75陈灿75张岚74岳书弘73颜楠72冯成翔72任德胜71李宇712015年高考生物命题指导思想(1)体现生物学科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2)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查。(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联系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生物科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高校择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从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表现在:必修一:第1、2、3、4、7、8题共42分必修二:第5、9题共16分,必修三:第6、10题共17分,选修:第11、12题共15分,一、考点分布得分率低的知识点分布:细胞结构: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7细胞分裂:4遗传规律:9(第3小题)实验:8(第3﹑4小题)二、考情分析得分率高的知识点分布:选择题:3、6非选题:10﹑11、12A+:71分A:61分B+:56分B:49分C:29分13人12人8人11人6人三、错因分析(小组讨论)根据参考答案,对照选择题的某些易错选项,从各个方面大胆说出你的错误原因,提出合理的解题方法、有创新的解题思路。小组讨论后归纳总结汇报讨论结果。三、错因分析1.(2014·福建高中毕业班质检)如图为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种细胞中发生的是()A.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B.葡萄糖→淀粉;H2O→[H]+O2C.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原因一: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的理解有偏差2.(2014·河南郑州一模)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C.每天光照12小时,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D.每天光照12小时,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原因二:用文字、图解(表)等形式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等进行转换的能力弱3.(2014·安徽安庆三模)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C.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强原因三:细胞生命历程知识相对容易,但能折射出近年高考的要点4.下列各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10个染色单体B.由丙细胞可知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C.丙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BXD或AbXD或aBXD或abXDD.甲细胞经乙细胞后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DXD原因四:对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图能力较差5.(2014·全国信息优化卷)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引起的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产生新的遗传物质有关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原因五:新情境材料题分析能力差,难以捕捉有效信息7.(8分)甲图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1、2、3、4、5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乙图是温度影响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果。请据图回答问题:原因六:用文字、图解(表)等形式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等进行转换的能力弱8.(10分)(2014·武汉调研)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产生的赤霉素(GA)转运到糊粉层后,诱导相关酶的合成进而调节相关的代谢过程,促进种子萌发。如图所示,请回答:原因七:找不到题眼,解题思路不清晰,缺乏相应的推理判断能力和一定的解题技巧四、解题策略1、选择题仔细审题,勾画关键词;挖掘隐含条件,完善题干;明确限定条件,缩小答案范围;排除干扰,让真相浮出水面;克服思维定势,防止“生路熟走”;灵活采取选择题的解题策略,快速、准确作答;如①直选法②排除法③推理法④避陷法⑤对比分析法……(1)、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前提。(2)、仔细阅读与分析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是进行选择的出发点。(3)、坚持“以干求项”的解题原则,即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分析选项,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五、变式提升1、右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内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解析]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生物膜结构,该图为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该细胞含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所以为真核细胞,但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在④中A与U配对,而不是与T配对。①为线粒体,只能将丙酮酸进行进一步的氧化分解,却不能对葡萄糖进行直接分解。[答案]C1、选择题(2014新课标II生物)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①。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②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③。2、非选择题(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④(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⑤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课堂小结一、考点分布五、变式提升三、错因分析二、考情分析四、解题策略
本文标题:【参赛课件】生物:高三生物试卷讲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6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