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像间谍一样思考(干货版)
一个间谍可以给你讲很多刺激的故事,一个从商界进入中情局、又从中情局回到商界的间谍,可以教会你很多实用的技能,给你一个前所未有的思考角度。J·C·卡尔森,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她曾为星巴克、百特国际以及泰克公司工作,之后加入美国中情局担任特工。八年后,她厌倦了提着行李箱奔波、不断向亲人朋友说谎的生活,再次“加入平民的大军”,回到企业工作。本书,就是作者将自己在中情局学到的技能和思维运用到商业实务领域的有益尝试,能教会你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职场、商场中,像间谍一样的思考。一、情报采集策略1.情报收集技术2003年夏天,作者在伊拉克负责调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她所在的调查小组盯上了一家可疑的生物武器研究所——负责人是一位生物化学博士,有重兵把守,卫星影像资料与其他机构的通讯记录都疑点重重。于是,他们决定来个突击搜查:作者坐在护卫队的装甲车里,身旁跟着美国黑水保安公司派来的特遣队,后面还有一辆装甲车拉着生物武器技术专家和检测设备。全副武装的特遣队首先进入研究所,排查完毕后,作者见到了这家研究所的负责人——一个女博士,这位女博士流畅地回答完所有问题后,调查小组“震撼”了:这里是一家盐厂!原来半夜运往伊拉克军方医院和监狱医院的货品是生理盐水,净室技术是为了生产无菌的盐水,博士学位只是为了获得一个管理职位,雇佣保安是因为战后的伊拉克时有抢劫行为。作者“觉得自己真是愚蠢至极”,调查小组随之羞赧地撤走了。这次教训让作者深刻地意识到,人的认知就像万花筒一样,前一秒钟还是一个蓝色的星形图案,下一秒就会是红色的菱形图案,而这只需要点击一下。这个“点击”就是情报人员的价值。再缜密的情报收集和数据分析,都比不过第一手的报道和内部消息,“有时候需要你在场才能真正理解这一切——而如果你不能在场,就需要有人替你在场”。商业事务也是如此,也许你对各种期刊、行业动态、对手的公开材料倒背如流,但你的认知可能还是不准确、不全面的,你需要的只是那个小小的“点击”——“它只能从内部渠道获得”。这本书就是教大家如何获得这种“点击”,它将充分展示情报界一流侦查手段和组织策略对商界的重要启示。约翰是一名正值职业生涯中期的中情局官员,多年以来他一直试图渗透进一个敌对国家的核武器项目,不过均以失败收场。终于,他得到了一个扭转局面的良机:该项目首席设计师因酒后驾车被逮捕。尽管约翰这时正在另一个国家度假,但他仍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个信息,并抓住了这个设计师的“把柄”,成功地说服其投靠美国。随后就有“消息”传出:官方迟早要取消这个项目,大批的官员和科学家开始怀疑,并放弃了该项目,导致这个国家的研发能力大大削弱,新兴的核武器项目最终搁浅。再看看,上述类似情况如果发生在商界,会怎样?高科技X公司有着先进的研发部门和更可靠的产品,但在市场竞争中总是敌不过对手Y公司。X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Y公司最高项目经理刚刚与公司董事长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吵,X公司迅速为其提供了一份令他无法拒绝的工作。这位项目经理的离职还带走了一批忠诚的下属。Y公司的项目管理队伍实力大减,而X公司则赢得了富有才华的雇员和竞争优势。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主要依靠自己建立的情报网络,及时把握住了机会,把竞争中的关键角色吸引到自己这边。两个故事都反映了,情报的搜集以及接下来对情报的巧妙使用,促成了决定性的招贤纳士。2.情报工作素养好莱坞电影对中情局职业的描述有98%是不准确的,所以不同于人们的想象,第一天上班的中情局雇员,对工作的反应通常都是“无比失望”。几乎所有刚刚入职的雇员都会紧张激动到前一晚睡不好,坐在新雇员接待室的时候,大家也都深藏不露,慢悠悠地品尝咖啡,没有眼神交流,没有人做自我介绍,因为不知道分享彼此的名字是否是允许的,所有人都在观察着这个机构里的其他人,可是他们只能看到完全不同于自己想象的工作同伴:一些看起来平常普通的人。然而,一旦你有机会和这些外貌普通的中情局官员聊一会,你就会发现他们独特的品性——“优秀的特工都是伟大的听众”,他可以轻松自如地发起谈话,还能把一个看似普通的闲谈导向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谈话中的某个时刻,你会惊奇地发现,是你在滔滔不绝地谈话,而特工则是毫不费力地从你那里获取信息”,而且还会记得你每次讲到的各种细节。如果你就此认为特工是工于心计、不可信赖之人,那就是你没有了解这个行业真实的面貌。是的,情报人员接受专业的欺骗技巧学习,善于伪装,工于劝服,但是事实上,“中情局官员会是你遇到过的人当中最讲原则的一部分人……诚信的理念已在中情局深入人心,并像血液一样静静地流进了这个主要在影子里工作的组织的每一根血管”。他们同时拥有看似矛盾的两种特质,间谍靠操控或者撒谎的技能和目标见面,可一旦摘掉面具,就要严苛地遵守诚信道德,以此来建立牢固的信任。商界也需要严守道德,要把自己的声誉和诚信置于最高的地位,你对别人或者组织存入的信任资本越高,你越能获得更多的回报。职场里有很多管理人员都喜欢像“鲨鱼”一样充满闯劲的员工,但是别忘了,鲨鱼是一个吞食同类的族群,如果他能够不择手段地达成一笔交易,他就能从背后反咬他的同事和上级。中情局官员从不对自己的同事撒谎,即便是一个无碍的很小的谎言,也会被审视是否应该继续留在这个组织,这个机构依靠每一个成员的精诚合作,团队内部绝不允许有丝毫的欺骗,尽管他们对外经常互相掩饰身份(精细的谎言有助于完成使命)。这点还表现在,不允许情报官员们有太多的个人隐私,官员们必须交代自己的亲密关系,并接受身心检查和忠诚度测试,他们聊天时还会开玩笑说,“你这么私密的信息,应该去和测谎官员说”。因为,职员的个人生活所反映出来的品质,同样会投射到他的职业表现上。在间谍的世界里,诚信更表现为财务上的清廉。秘密世界都是用现金交易的,情报官员们手上会有大笔现金的使用权,然而他们都严格地遵守规则。一个员工曾得到一个公费修眉毛的许可,就因为中情局的卧底团队认为她的眉毛过于显眼。即便是最小的经济违规,情报人员也会立即遭到解雇。放到企业的诚信建设上看,企业也应该从一丝不苟的财务管理开始。二、“反间谍”策略夜深了,一家宾馆的酒吧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来参加展销会的人员大多已经散去。一个衣衫不整的男人坐在那里独自喝着闷酒,一位带着相同展会标牌的女人走了过来,在男人旁边的凳子上坐下了,她把拎着印有展会标识的布包放在一边,主动向这个男人搭话:“嘿,你是在庆功呢,还是在借酒浇愁?今年想把产品卖光,还真不容易啊。”几杯酒下肚,失意的男人就告诉这个看起来同病相怜的同行,他是如何厌倦这份工作。当这个女人说要给他提供一个合适的岗位时,男人立刻兴奋起来,大讲特讲他曾经作为技术人员,在国家某政府实验室的工作经历。这是本书的作者去搜集目标国家高度机密的研究项目时所做的工作,就这样,靠几杯酒钱、一点就业机会的线索,她就轻易得到了对美国政府极有价值的信息。那么,如何能增强自己和企业的“反间谍意识”?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作者告诉你几条法则:1.情报的价值是不断变化的“反情报工作的关键就是要避免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情报分子盯上而沦为一名受害者。”不要按照传统的意义判定自己的工作和“机密”没什么关系,就认为自己掌握的信息对别人没什么价值。想想看吧,人力资源部门的职员不仅掌握企业员工的个人信息,还会提前知道企业的人事变动;政府监管部门的人员掌握着对被监管对象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律师、会计师掌握着客户的敏感信息;软件工程师有权使用源代码;看门人可以在无人的时候进入办公室使用电脑……商业谍战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竞争对手盯着的都是你不愿意提供的竞争优势,信息的价值有时甚至难以用金钱估量。要想增强自身的敏锐程度,你需要体会在不知不觉中收集情报是种什么样的感觉。找一位陌生人,试着套出他未来职业目标的具体相关事项,再找一位同事或者熟识的商务人员,收集其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或者正在进行的某个项目的具体信息,你会发现后者更加容易,这是因为你更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对方更加放松,“有心之人”正是利用这点来窃取信息的。2.防范来自组织内部的安全风险即使在中情局这样的专业机构里,组织内部的信息分享也是个头疼的问题,一定的信息透明度是组织有效运转的必要保证,但这又很难保证秘密信息不被泄露,因此,信息透明和信息保密这两者之间始终也没有完全实现平衡。在企业里,我们常常会以为,有了电脑定期体检和信息安全技术设置,就有了保护墙,可事实上,任何一个获取钥匙或密码的人仍可获取信息。美国中情局历史上有一个耻辱柱: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的古巴高层情报官员背叛美国,中情局在古巴的情报活动惨遭曝光,古巴政府不仅知道了美国的政治情报及中情局的技术方法,还弄清了大批的中情局卧底人员,卡斯特罗得意地公开谈论古巴间谍活动如何成功,古巴电视台还播出了中情局官员自以为机密的秘密活动画面!这次事件的核心,就在于当初大部分主动走入美国大使馆、宣称效忠的古巴官员,都是双重间谍。美国方面越依赖这些“投诚”的官员,事后遭受的损失就越大。如果是企业面临上面的威胁呢?举个例子:南森经营着一家中等规模的建筑公司,他自认为很注重企业信息安全,有IT安全顾问、监控邮件等等,虽然市场不景气,但他的生意一直不错,忽然有一年,他开始在竞标中频频失利,不得已裁掉了几个项目经理和那些进公司较晚的员工。之后不久,他的生意就好了起来,准备把之前勤勉的办公室经理找回来,在找不到联络册的情况下,他上网搜索这位员工的联系方式,结果惊恐地发现,这位前员工竟然是他最大竞争对手的儿媳妇,那张微笑的结婚照片深深地刺痛了南森,他损失的不仅仅是多笔生意和一份行业人脉联络册,还有他对自己阅人能力的信心。要防范来自组织内部的安全风险,从根本上保护公司不受商业间谍活动的破坏,你需要假想公司内部已经潜伏了间谍分子——一定要明白这种假设只是帮你构建安全防范、鞭策自己,而不要影响真实的“信任”。第一,要确保自己的人脉“真正的”广泛。不要把自己的信息源固定为和自己同一级别的人。招聘一个情报人员的时候,一位来自富裕家庭的高级外交官,远不如一个在收发室工作十年没晋升、还要养一家老小的邮务员更合适,他们都能接触敏感的文字资料。同样的,商业间谍活动也常从基层开始打探。因此,你需要与公司各个阶层的职员保持接触,树立一个广开言路的形象,大家有什么“异动”情况都会乐于与你分享。第二,培养对“数据”的敏感。你需要知道你公司的前员工去了哪里、新员工来自哪里、谁在挖走自己的客户、对手多长时间能追上自己的优势,这些问题的答案会告诉你,是否有人正在挖墙脚或者从事间谍活动,虽然这些数据很有价值,但是从收集过程的耗时和偏差来考虑,你更需要培养自己对威胁趋势的敏感。第三,倾听你的诋毁者。在情报界,越是重要的情报,潜在的危险性就越大,收集者的荣誉也就越大,一份事关恐怖分子网络计划或者军情的情报价值,远胜过一个友邦国家的政治内幕消息,“事实上,一些被委派到西欧的美国官员,由于工作过于安逸,并不需要履行艰苦的使命任务,而经常被人讽刺为‘去参加巡回酒会’”。在商界恰恰相反,人们不会因为收集到负面信息而获得报酬,但若无视批评者的负面言论,将会遮掩住潜在的威胁。首先,要知道哪些职员离职的时候心怀不满,离职面谈应该是助人的、保密的,要么解决雇员对雇主的抱怨,要么确认该员工不适合自己的企业,最好能让你的雇员心情舒畅地离开公司的大门。中情局有一个密集的离职流程,多轮面谈就是要充分了解每位员工离职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确保自己了解每位员工离职所带来的相关风险。此外,要评估顾客的“心情”,要建立一种为顾客服务的氛围。要了解公司在公共领域的活动痕迹,看看评论者对你的公司和产品都说了点什么。最后,要知道你的优势也是劣势,企业现有的竞争优势也是对手明显的攻击目标,比如,你的优势是因为服务一流而获得了极大的声誉,那么对手就可能精心策划一些负面宣传来打破你的优势。3.建立你的“红细胞部队”美国中情局院内有一个特殊的房子,专门安置那些有着奇思怪想、偏执以及心怀阴谋的人们,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部队,命名为“红细胞部队”,其任务是精心策划各种攻击方案,进行军事演习,用以检测美国的安全防御能力。别认为这种假想的攻击是杞人忧天
本文标题:像间谍一样思考(干货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28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