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九年级化学下册-7.3《溶液的酸碱性》教案-(新版)鲁教版
第七单元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学习目标: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学会利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3.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知识点(重点、难点):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2.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3.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学前准备:实验用品:试管、玻璃棒、表面皿、紫色石蕊试剂、无色酚酞、PH试纸、各种待测液:稀盐酸、白醋、苹果汁、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白糖水、板书设计: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一、认识酸碱指示剂1、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2、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二、溶液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关系:01234567891011121314pH7,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呈中性pH7,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学习过程:师生互动活动意图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PH试纸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人们在购买葡萄、柑橘等水果时,常习惯性地问“酸不酸”。的确,许多未成熟的水果是很酸的,这是因为它们含有许多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为什么这些物质都有酸味呢?【多媒体展示】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与H+、OH-有什么关系呢生:(讨论交流)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与H+、OH-有什么关系:酸味→酸→H+→酸性涩味、滑腻感→碱→OH-→碱性【板书】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过渡】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尝来知道酸味,但我们是不允许品尝化学试剂的味道的,那么我们怎么确定物质的酸性或碱性呢?请先看一个关于波义耳的小故事【多媒体展示】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失误”,有的“失误”会成为终生遗憾,但有人因“失误”而发明了新的物质。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了一会儿,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波义耳抓住这一意外的发现没有放弃,作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终于获得了成功,从石蕊地衣中提取出最早的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师:什么叫酸碱指示剂呢【阅读课本】12页生(总结)有许多物质像石蕊一样,遇到酸或碱时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化学上把这类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一、如何用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呢?实验探究一:石蕊试液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实验指导第一步:在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第二步:再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第三步: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记录。生:根据实验指导做实验,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起学生注意,回忆知识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实验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的颜色实验探究二:酚酞试液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实验指导:第一步:在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第二步:再分别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第三步: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记录。生:同学们根据实验指导做实验,观察颜色的变化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的颜色师:同学们根据你的实验结果,上述溶液可以分为几种类型?2.能否用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检验出酸性或碱性的溶液?生:(讨论交流)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性溶液师: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总结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颜色的变化吗?【多媒体展示】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颜色的变化生:石蕊酸红碱中蓝,酚酞碱红酸不变【强化训练】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提问】:用紫色石蕊试液可以区分酸和碱,但实验较麻烦,有没有比酸碱指示剂更易于携带,操作较方便的指示剂呢?生:(讨论交流)考虑有些难度,教师可以点拨。【点拨】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蓝色用滤纸条在其中浸泡,然后晾干,则形成红色石蕊试纸和蓝色的石蕊试纸【分组实验】红色石蕊试纸遇到石灰水溶液和醋酸溶液的颜色变化。蓝色石蕊试纸遇到石灰水溶液和醋酸溶液的颜色变化。【实验指导】分别用胶头滴管吸取石灰水溶液和醋酸溶液滴在石蕊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生:(小结)红色石蕊试纸遇到碱溶液变成蓝色,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思维训练】:现有1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取出少量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吗?中学会交流总结在交流中学会获取新知。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加深学生的理解生:(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发言,答案可能多种)【点拨】已知:NaHSO4的溶液呈酸性、Na2CO3的溶液呈碱性,它们在水中解离情况如下:NaHSO4=Na++H++SO42-Na2CO3=2Na++CO32-根据酸、碱、盐的定义判断NaHSO4和Na2CO3属于什么类物质?生:(小结)属于盐类盐溶液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强化训练】多媒体展示酸溶液(H+)()酸性酸性溶液(H+)()酸溶液碱溶液(OH-)()碱性碱性溶液(OH-)()碱溶液请在括号内填一定或不一定【过渡】在食醋和柠檬汁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都变红,说明食醋和柠檬汁都呈酸性,那么你知道谁的酸性强吗,你有方法区分吗?二、怎样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阅读课本】:14页。【思考】1、溶液的酸碱性与H+、OH-的多少有什么关系2、用什么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呢?生:1、酸性溶液中的H+越多,则酸性越强;碱性溶液中的OH-越多,则碱性越强。2、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多媒体展示】当pH=7时,溶液呈性;当pH7时,溶液呈性,且pH越小;当pH7时,溶液呈性,且pH越大,。实验探究三:用pH试纸测定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雨水等溶液的pH【方法指导】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溶液,涂在pH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并将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其pH值。通过强化训练巩固落实知识点,对知识进行及时总结生:分组实验,读出各溶液的pH值试样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雨水PH【小结】:用pH试纸不仅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还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拓展延伸】1、甲同学在测定某碱溶液的pH时,先把pH试纸用水湿润再测,他所得的结果准确吗?2、乙同学在测定某碱溶液的pH时,直接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体,他的操作正确吗?3、丙同学向某酸溶液加水,溶液的PH值是变大还是变小?能否变成中性溶液?生:(讨论交流)1.先把pH试纸用水湿润相当于把碱溶液稀释PH值减小。2.污染药品3.溶液的PH值是变大,不会变成中性溶液?【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在线测试】1.新鲜牛奶的PH约为7,接近()性。储存了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变()(填大或小)2.有一包可溶性固体粉末,如何检验它是酸性物质还是碱性物质?生:讨论交流回答。【过渡】我们学完了物质具有酸碱性,那么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呢?【阅读课本】15页多媒体展示生:总结1.人的健康与体内某些液体正常的pH密不可分。2.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需要中性的土壤环境。【实战演练】1、(2014.百色市)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在相互总结的基础之上,形成能力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自学归纳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食用的是()物质柠檬苹果牛奶玉米粥pH2.1~2.82.6~3.76.3~6.66.8~8.0A.柠檬B.苹果C.牛奶D.玉米粥2、(2014.孝感市)一些物质的近似pH为:泡菜3.4、苹果汁3.1、西瓜汁5.8、鸡蛋清7.6,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泡菜B.苹果汁C.西瓜汁D.鸡蛋[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溶液的酸碱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把收获分类总结吗?【盘点收获】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收获与体会【当堂检测】1、(2012•苏州)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大于7的是()A.CO2B.HClC.NaCID.Ca(OH)22、(2012.广州市)将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是()A.6B.8C.11D.143、(2012.临沂)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值增大且大于7,则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A.MgB.H2OC.NaOHD.CaCO34、(2012.眉山市)(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____色,pH___7(填“”、“”或“=”),逐滴向锥形瓶中滴入盐酸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的pH(填“增大”或“减小”)。(2)有一瓶溶液pH是4.5,如果要使溶液的pH升高,可以用____的方法。【参考答案】1.D2.B3.C4.红>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减小加水稀释(或加碱性物质等)【作业布置】:助学P116课后评价:5【知识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盘点使知识系统化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二者的关系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PH试纸PH测定方法PH范围0-14pH7,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表示方法pH=7,呈中性pH=7,呈中性pH7,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7,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教学反思:1.本节课内容与社会生活关系比较密切,且内容比较简单易懂,实验操作也简单易行,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节教学的引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溶液酸碱性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探究边实验”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pH的测定方法和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也突破了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的难点。2.本节课的不足:有个别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测定结果的误差。老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操作规范严谨的重要性。3.建议:为节约时间,黑板上尽量少板书,最好改用多媒体播放形式(学生还能看到为该知识而拓展添加的新信息),这样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能更多地进行设计方案并进行合作探究,在实践中(包括课堂检测部分)有更多的机会得以锻炼,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本文标题:九年级化学下册-7.3《溶液的酸碱性》教案-(新版)鲁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2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