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民俗文化翻译特点及实证研究
民俗文化翻译的特点及实证研究【摘要】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民俗文化的翻译中,保持源语文化特征并能够为译语文化读者所理解是译者的首要任务。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无法对等的情形下,选择传递源语的核心思想而抛弃其文化特征是译者一种无奈的选择。【关键词】民俗文化翻译民俗与文化紧密关联,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类学者tylor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物,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1]从tylor的观点可以看出文化的范畴要比民俗大得多,其包含民俗的全部内容,民俗与文化的关系是部分和总体的关系。由此推断,民俗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暨民族性和地方性。民俗除具有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两个独特的个性。一方面,民俗具有通俗性,能够被一定区域生活的民众所雅俗共享。关于民俗一词的来源,乌丙安认为“英语中‘民俗’一词的‘民’即民众;民俗的‘俗’即通俗。它由萨克逊(saxon)语中的folk和lore合成的,意思是‘民众的知识’或‘民众的智慧’。[2]另一方面,民俗是一种口头传承的文化。“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文字文化,一种是说话文化。民俗是说话文化”。[3]民俗的传承和沿袭以口头为主。美国民俗学家理查德?偊b多尔逊教授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4]这种观点涵盖了民俗的两个特性。基于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其翻译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在能够为译语读者理解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源语的文化特征。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民俗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正是这些民族个性才构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因而也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保留的部分。第二,努力创设语境,尽量使译语读者轻松悦纳它种文化,避免文化替换。由于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不同并且译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缺乏了解,所以无法理解源语文化的精髓。此种情形要求译者在尽量保留文化精髓的同时应该为译语读者创设较为容易的认知语境,从而促使译语读者理解并悦纳它种文化。但这种语境的创设,绝非用译语文化去代替源语文化,而仅仅是使用译语文化思维和文化特点助力译语读者的理解。第三,翻译的交际功能优先于文化信息传递功能。在译者无法找到能够创设源语文化语境的方式之时,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交际功能,放弃文化信息的直接传递。例如,满族丧葬风俗中有下列文字:“一般人家老人死后,要顺炕放三块木头,俗称“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边。死者的嘴里要放一个铜大钱,或者硬币,叫‘含殓’。”——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在这段文字中,涉及到满族丧葬风俗中的三个独特现象,第一个是“炕”,第二个是“停尸排子”,第三个是“含敛”。对于满族人来说,“炕”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事物。在中国北方尤其是满族聚居区的地方,由于气候偏冷而潮湿,睡觉时躺在炕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为“炕”是一种由泥土或者砖块建造的能够在其中生火并充当烟道功能的一种类似于床的工具。和床相比,“炕”有以下优点:其一,“炕”是热的,因为有烟通过会传导热量;其二,“炕”是干爽的,因为“炕”上有热量,所以“炕”可以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保持干爽。对于“炕”这个词的翻译,笔者认为应该尽量用汉语拼音“kang”去直译,只有这样才能够传神表达出独特的满足文化。但是,在英语读者文化里没有“炕”的概念,所以笔者在翻译之时,采取加注的方法,使英语读者能够产生理解“炕”这个民俗文化的语境。“停尸排子”的翻译则显得更加困难。“排子”是类似于船的一种简易水上工具,因为其平整,所以可在上面放一些东西。这里的“停尸排子”就是一种平整的类似于竹排的那种工具,可以暂时停放尸体。在西方根本没有“停尸排子”一说,所以在翻译的选取上,笔者进行了意译处理,只传达了意思,没有完全表达其文化内涵。“含敛”是完全中国满族式的风俗。它的基本含义是:人死以后,含着金钱入葬,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富裕,不缺钱花。在西方,由于上帝主宰的基督教认为人死之后能够上天堂,因为你是耶稣的子民,所以不需要思考生活的事,更不用说钱财了。所以笔者对“含敛”这一文化现象采取了直译加注的方式。根据以上对英语文化读者的分析,笔者认为这段文字应这样翻译:foracommonhousehold,threepiecesofwoodwillbeputonthe“kang”1toformastretchercalled“tingshipaizi”thathasthesamedirectionwithitsothatthecorpsecanliedownonit.acoinmadeofcoppershouldbeputintothemouthofthedead,whichiscalled“hanlian”2.acknowledgements;2、abedthatcanbewarmanddrywhengettingafireunderit.1、ahopethatthedeadcanberich.结语民俗与文化紧密相连。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保持民族风俗特色的前提下应该尽力为译语读者建立认知语境,助力译语读者的理解。在无法找到关联认知语境之时,传递源语文化的核心思想应该成为译者的首选,因为任何完美的翻译都无法和源语在各个方面达到等值。参考文献[1]杜学增,1997,《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乌丙安,1999,《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3]董晓萍,2002,《说话文化——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华书局。[4]高丙中,1994,《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标题:民俗文化翻译特点及实证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6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