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废名和京派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对乡土的梦幻般的描摹是京派小说的一大特点。京派作家是在视艺术即梦、情感即真,也就是在朱光潜所谓“理想界”与“现实界”二元对立的观念中建构着他们的乡土梦幻的。基于此,他们对宗法制乡风民俗多取宁静认同的态度,努力从中开掘纯朴的人情美、道德美,奇特的风俗美,静穆的自然美。京派作家的文体都带有一种抒情性。他们小说的文体形态是与他们的叙事态度、价值选择、文化情致相联结而存在的。在叙述中融入诗性的追求,在写实中弥漫着浪漫的气息是京派小说文体的突出特征。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1925年10月,废名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1929年,废名在重新改组的北平大学北大学院英国文学系毕业,受聘于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任讲师。次年和冯至等创办《骆驼草》文学周刊并主持编务,共出刊26期。主要作品《竹林的故事》,北京北新书局1925年版《桃园》,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枣》,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版《桥》,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版《莫须有先生传》,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版《谈新诗》,北京新民印书馆1944年版在《废名小说选·序》中,废名对于自己的风格有如此评论:“就表现的手法说,我分明地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绝句二十个字,或二十八个字,成功一首诗,我的一篇小说,篇幅当然长得多,实在用写绝句的方法写的,不肯浪费语言。这有没有可取的地方呢?我认为有。”他是20年代乡土小说家中特别的一位,作品有一种田园牧歌式的风情。作品用冲淡质朴的笔调表现尚未被现代污染的宗法制农村世界,表现带有古民风采的人物的纯朴美德。描述乡间古朴生活,流露出一种寂静的美。3、废名在自己的小诗《梦》里对这种艺术追求作了表白:“我在女子的梦里写一个善字,我在男子的梦里写一个美字,厌世诗人我画一幅好看的山水,小孩子我替他画一个世界。”又在他的小说《塔》中说:“我感不到人生如梦的真实,却感到梦的真实与美”。文中的竹林仿佛已幻化为一个梦的世界,而从河边竹林里走来的充满青春气息的三姑娘,就是善与美的化身。二十年代乡土文学作者多着眼于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真实地再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农村的急剧败落,深刻地揭示出农民的愚昧、落后。废名却着意发掘农村的人情人性之美,引导人们向古朴、宁静的宗法制农村皈依,故而鲁迅批评他“有意低徊”“顾影自怜”。地位与影响废名对中国乡土抒情小说无疑有着开拓之功。废名以水的情致、诗的意趣勾勒出的江南水乡文化景观。三十年代的沈从文构造纯美的“湘西世界”,之后的肖红也以童心,诗趣去写呼兰河边的文化、景致,再后的孙犁描写白洋淀边的生活画面。他们一脉相承的乡土抒情小说所共有的情致意趣,可以归源于废名。
本文标题:废名小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6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