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看我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基本思路一、我国当前节能状况二、我国节能体制三、国外节能体制介绍1、美国2、欧盟3、日本四、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同时,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排污大国。减少污染排放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项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在我国2007年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现在离这个期限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政府要求:为达到规定的节能目标,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节能利益相关者法律节能政府公众企业我国的节能体制节能falv法规能效标准和标识节能认证我国的节能体制我国的节能体制1、节能法规是一种强制性管理规范,是节能的法律框架和指导纲领,将能源战略、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提高到法律的层次,来推动全社会节能和提高能效,以便达到保护资源和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2、能效标准,是实施终端用能产品能效管理的基础,强制性的能效标准与标识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节能的有效办法,也是提高国家总体能效水平的重要途径。能效标识,200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中国能效标识”制度。中国能效标识制度对节能潜力大、使用面广的用能产品实行统一的能效标识。3、节能认证,我国于2004年9月制定了《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认证机构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节能认证标志是一个蓝色“节”字标。该标志也属于企业可自由选择的认证标志。我国的节能政策法律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对环境保护做出规定。1979年中国首次颁布《环境保护法》、《关于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关于加强节约能源工作的报告》与《关于逐步建立综合能耗考核制度的通知》1981年《对工矿企业和城市节约能源的若干具体要求(试行)》与《超定额耗用燃料加价收费实施办法》1982年《关于按省、市、自治区实行计划用电包干的暂行管理办法》与《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试行)》与《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我国的节能政策法律1985年《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与《国家经委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1986年《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1987年“关于实施《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通知”与《企业节能管理升级(定级)暂行规定》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与《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2年《关于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几点意见》1993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加强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活动的通知》我国的节能政策法律1993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加强环境保护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活动的通知》1994年《“199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意见》1995年《关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与《中国电力法》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9年《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与《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2000年《节约用电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001年《关于加强利用废塑料生产汽油、柴油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节约用电管理办法》我国的节能政策法律2002年《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关于200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意见的通知2004年《能源中长期规划纲要(草案)》、《中央补助地方清洁生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节能技术政策大纲》、《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2006年《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修订)、《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关于印发《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试点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我国的节能政策法律2007年、《“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7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关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5月25日关于发布《国家环境保护技术评价与示范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80年,国家组织了一百九十多位能源方面的专家进行能源法律的研究。1984年完成节能法的纲要,此后又完成节能条例的制定。八十年代末期,就节能法的制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咨询。1997年制定了《节约能源法》,1998年1月正式实施。2007年10月28日我国又对实施多年的《节约能源法》进行了修订。2008年4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节能管理第三章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工业节能第三节建筑节能第四节交通运输节能第五节公共机构节能第六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第四章节能技术进步第五章激励措施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新《节约能源法》的一些特点1、节约资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2、明确节能执法主体强化节能法律责任3、政府机构被列入节能法监管重点4、立法严禁“免费能源福利”5、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6、在节能方面加大政策激励力度7、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的监管8、省级政府可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地方建筑节能标准9、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将纳入地方政府考核评价内容10、立法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11、鼓励在农村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12、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13、商品房销售应明示节能信息个别条文第七条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新闻媒体应当宣传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第六十条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安排节能专项资金,支持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节能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案例:“百日冲刺”节能减排据媒体报道,目前,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河北省全省将在今年年底迎来“双三十”(30个重点县、市、区和30个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的三年“大限”。今年河北省将综合考核三年来“双三十”单位节能减排完成情况,严格兑现奖惩.9月初,河北省安平县为实现其节能减排目标,曾短暂推行“无差别限电”,无论企业还是居民,甚至医院和红绿灯也遭停电都被分成三个区域分时分片限电,每三天当中就要遭遇停电22个小时。根据河北省衡水市政府官方网站的消息,9月份衡水连续召开了两次节能减排调度会。在9月30日的调度会上,衡水市市长高宏志强调,“完成今年的节能减排任务目标,没有任何退路,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全国、全省的形势都是如此”,到10月底,通报批评工作不力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11月底仍然没有明显扭转的,将按规定问责。起因:“十一五”末期临近,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四年之前,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中国向世界承诺,2010年末要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这个目标被以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形式层层分解到各省、区、市、县及中央大企业。但前4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只降低了15.61%,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不降反升0.09%。这意味着,要实现目标,下半年必须完成降耗4.48%的目标。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政府节能考核表总结对象:钢铁、水泥、炼铝等“两高”行业。地区:浙江、江苏、河北、山西等省,此起彼伏。举措:不仅对工业限电,居民、医院甚至红绿灯也遭停电影响:钢铁、水泥等耗电大户被限产后,价格开始大涨。结局:发改委批全民限电错误,安平恢复居民生活用电。拉闸限电不是真节能,只是假政绩真正的症结在哪里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落实减排目标,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和方法以及科技的引导和监督,从而逐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突击式”“一刀切”的限电举动,反映出的只是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思维的匮乏以及节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这换来的只是一时排放数量上的减少,并不会带来工业企业的素质提升,更不能使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提高。他山之石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节能立法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美国节能机制节能法规1.最低能源效率标准2.建筑节能3.“能源之星”计划4.节能市场机制5.其他节能措施6.美国节能立法《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EnergyPolicyActof2005),2005;《1992年能源政策法》(EnergyPolicyActof1992),1992;《1988年国家电器产品节能法》(NationalApplianceEnergyConservationAct),1988;《1978年国家节能政策法案》(NationalEnergyConservationPolicyAct),1978;《1975年能源政策与节约法》(EnergyPolicyandConservationAct),1975。《联邦法规汇编》第10卷(10CFR)-能源(Energy);《联邦法规汇编》第16卷(16CFR)-商业惯例(CommercialPractices);10CFR与16CFR中与节能相关的主要部分标准标识——强制性的最低能源效率标准能效标识“能源之星”计划——自愿性1992年的美国《能源政策法》(EPAct)要求能源部针对各类办公设备制定自愿性的节能方案,环保署(EPA)创立了自愿性保证标识制度
本文标题:节约能源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88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