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课件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由士而仕、投身宦海。但宦海有不测风云,忠而被贬,贤而遭迁不乏其人。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屈原,白居易,刘禹锡等,均曾有过这样辛酸凄惨的经历.贬谪诗中,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1、英雄末路之悲2、忠而被贬之愤3、壮志难酬之怅4、生不逢时之叹……清人纪昀认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极凄切,却不衰飒”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昌黎,人称之为韩昌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古文运动历史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当时韩愈担任刑部侍郎。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大内”,韩愈上《论佛骨表》劝谏,结果触怒了唐宪宗,几乎被定为死罪,后经他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被贬为潮州刺史。在赴潮州途中(蓝田县),韩愈给送行的侄孙韩湘写下这首七言律诗,抒发了他对这次横遭贬谪的悲愤。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节奏:二二三式凄切、悲愤古人借诗倾吐心声,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zhāobiǎnbìShuāixiǔrǔzhàngwèi初通诗意,整体感知品读诗歌,领会诗情学法参考:①可以从诗人的炼字之功去体会诗情。②可以从语气、语调等方面去感受。③可从以事传情、借景抒情等手法来领会。④可以从诗人的形象、人格方面来把握。自由阅读:1、借助注释,翻译诗歌。2、首联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3、颔联表明诗人怎样的心迹?4、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这幅画面有着怎样的特点?诗人在此想向我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写景的作用是什么?5、试分析尾联的作用。初通诗意,整体感知早晨向皇帝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阴云遮蔽秦岭,家在哪里?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敛我的尸骨。首联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获罪之速“朝奏”“夕贬”“一封”“路八千”对比贬谪之远、之严厉颔联表明诗人怎样的心迹?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忠而遭贬的愤怒坚持真理的倔强诗人形象:老而弥坚刚正不阿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这幅画面有着怎样的特点?云横雪拥:境界雄阔、气氛冷酷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心事过重、前路的艰辛归路渺渺前途茫茫家何在马不前“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的作用:通过对壮阔景色的描绘.渲染出严峻冷酷的气氛,与孤苦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前路的艰辛,露出英雄失路之悲.试分析尾联的作用。进一步深化扣题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内容结构吐露了凄凉、激愤之情.清人纪昀认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极凄切,却不衰飒”语极凄切:“朝奏夕贬”“路八千”“衰朽残年”“家何在”“马不前”“好收吾骨瘴江边”不衰飒:景“云拥雪横”境界雄浑气势磅礴情慷慨激昂刚正不阿总结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被贬原因申述忠心即景抒情交代后事追寻韩文公足迹——韩愈在潮州贬潮,对韩愈而言或许是不幸,但对潮州百姓而言则是大幸。他治潮八月,政绩昭彰:驱鳄、兴学、勤农、释奴。特别是启用贤士,兴学育才一节,对潮州文化的发展影响至深,故为潮人历代传诵、景仰。笔架山因之改称韩山,山下鳄溪改称韩江,潮州山水俱姓韩。像韩江,韩山,祭鳄台,韩祠橡木,鳄渡秋风,昌黎旧治,昌黎小学等等,无不言说着潮人从古到今对韩愈的敬仰.更有宋时就建在韩江东岸笔架山麓的韩文公祠,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韩愈祠.祠堂现有三层殿阁—正门是胡耀邦题写的匾额庭园有碑廊,保存现代名人评价韩愈的书法碑刻。后山腰为侍郎阁,阁前有韩愈石雕头像,阁内辟为韩愈生平展览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要求用正楷书写。(2)借助工具书,阅读韩愈的《谏佛骨表》。贬谪诗多有文学样式的创新.大凡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总是先从民间生活的土壤中萌发嫩芽的.而贬谪的经历,是他们的生活下跌到民间,无案牍之劳形的贬官士人,渐次摆脱名利等各种杂念的影响,能够更为充分地驰骋自己的艺术想象,诗人的视野都比较开阔,多种题材都可以入诗,加上自身的文学素养,往往能够探索出新的文学样式.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本文标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391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