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运动生理学--论述题章节
体育专业考研运动生理学总结运动生理学可出论述题的章节(王瑞元2002年)重要章节9、12次重要3、11、13(3详见问答题章节)第九章运动技能1运动技能形成阶段的特点,如何进行教学泛化阶段1泛化阶段,学生对动作只有感性认识,对其内在规律不完全理解;大脑皮质由于内抑制,特别是分化抑制未建立,所以兴奋和抑制过程扩散,学生做动作表现为:动作僵硬、不协调,多余与错误动作出现,动作费力2教师应抓动作的主要环节,解决主要问题;不宜过多强调细节,教师应用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分化阶段1通过不断学习,对动作技能内在规律有初步理解,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逐渐集中,分化抑制得到发展,不协调和多余动作逐渐消除,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较顺利地,连贯的完成动作动力定型初步建立,但遇到新异刺激,仍会出现多余和错误动作2教师在泛化阶段应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强调动作细节,进一步发展分化抑制,使动作更加准确巩固阶段1该阶段已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准确,学生做动作时,准确、优美,某些动作环节出现自动化,环境变化时,动作技术不易破坏,完成动作时感到省力2为避免消退抑制出现,教师提出进一步要求,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有利于动力定型的巩固和动作质量的提高2如何促进分化抑制的发展1学习运动技能初期,用明确的语言和正误对比法来发展分化抑制2运动实践中,采用增加动作难度提高分化能力,达到精细的分化5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A充分利用各感觉机能间的相互作用。B充分利用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c促进分化抑制的发展。D消除防御反射。E充分利用运动技能间的相互作用。6运动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a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和本体感觉与条件刺激物多次结合,在大脑皮质,各感官接受刺激引起相应的中枢兴奋,它与运动中枢建立起暂时的神经联系,形成-----b其中本体感觉的传入冲动有重要作用,既对前一个刺激的起强化作用又对后一个反射活动起始动作用7运动技能与运动条件反射的不同运动技能是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1运动技能是一串复杂动作的综合,参与活动的中枢很多2所有的运动技能是成套动作,环环相扣,前一个动作是后一个的刺激信号,后一个又是前一个刺激信号的反应3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对动作的每一环节进行监控和完善,而反映信息来自本体感受器,没有它,条件刺激不能强化,反射不能形成,不能掌握技能8运动成绩与运动技能形成关系运动成绩提高与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密切关系1学习新技术初期:已掌握的与新技术有关的相似动作和动作经验有迁移作用,有利于新技术的掌握2后期:技术水平提高,要求条件反射的精确性提高,与初期的条件反射差别很大,相当于要重新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初期是粗糙的分化,后期要求精细的分化。技术水平越高,分化精度也高,建立也越困难。体育专业考研运动生理学总结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1运动开始到结束后,人体会出现那些规律性变化赛前状态、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2准备活动的目的或生理意义目的是使运动员在赛前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练习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使大脑反应速度加快,参加活动的运动中枢间互相协调性加强,为正式练习或比赛时生理功能达到适宜程度做好准备。此外,还能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活动,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从而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弹性,预防运动损伤。使运动员正式参加比赛或训练时取得好的运动成绩。3剧烈运动时极点出现的原因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机能动员水平与肌肉活动强度不相称,造成供氧不足,大量乳酸及代谢产物堆积在血液中,这些化学刺激引起呼吸、循环活动失调(呼吸太快、心跳太急,血压上升太高等),这些强烈刺激传入大脑皮质,引起原来的运动动力定型暂时紊乱,运动中枢中抑制过程占优势,因此出现极点时,动作迟缓、无力且不协调,植物性反应加强4“第二次呼吸”出现的机理1极点出现,如果坚持运动,植物神经的惰性被克服改善肌肉中氧的供应2极点出现时运动速度减慢,减少乳酸的产生3汗腺活动加强。从汗腺中排出一定乳酸,机体内环境逐渐恢复稳定,呼吸频率变得均匀,呼吸深度加深,植物性和运动性关系得到协调,被破坏的动力定型重新恢复,极点被克服,运动能力提高,出现“第二次呼吸”5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或机制(有下列六种学说)1衰竭学说:认为能源物质耗尽与疲劳过程有直接关系,耗尽程度取决于肌肉活动的类型和代谢特点,能源物质耗尽,机体工作能力下降而产生疲劳2堵塞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由于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的堆积。其依据为:1疲劳时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由乳酸堆积而引起肌组织和血液中PH的下降,阻碍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影响冲动传向肌肉,抑制果糖磷酸酶活性,从而抑制糖酵解,ATP合成减慢。2PH下降使肌浆钙离子浓度下降,影响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相互作用,使肌肉收缩减慢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认为疲劳是因PH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所致,人体失水占体重5%时,肌肉工作能力下降20-30%4保护性抑制学说:认为当长时间重复同一种运动或进行时间短运动强度大的练习时,大量的兴奋传到大脑皮质有关神经中枢,使这些皮质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当能量物质消耗到一定程度时,皮质细胞就有兴奋转为抑制,防止大脑神经细胞损伤,认为疲劳时产生的抑制对大脑神经细胞有保护性作用,所以提出该5突变理论:从能量消耗、肌力下降和兴奋性改变三维空间关系,提出疲劳的突变理论,认为疲劳是因运动过程中三维空间关系改变所致。认为在肌肉疲劳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途径的逐渐衰减突变过程,主要包括:单纯的能量消耗程度、能量消耗和兴奋性衰减过程、肌肉能源物质逐渐消耗过程,单纯的兴奋性丧失6自由基学说:自由基在人体内与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发生反应,引起细胞结构功能和结构的损伤与破坏。体育专业考研运动生理学总结此外,内分泌功能异常、免疫功能下降也与运动疲劳有关6疲劳易产生的部位与判断的生理指标1最易产生的部位:大脑、突触、神经肌肉接点2判断疲劳的生理指标:肌力测试、神经系统功能测定、反应时、血压体位反射、感觉器官功能测定、皮肤空间阈、闪光融合品绿、生物电测定心电图、肌电图等7恢复过程有几个阶段(运动中、运动后、超量恢复)1运动中恢复:能源物质消耗占优势,恢复虽然也在进行,但消耗大于恢复,所以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工作能力下降2运动后恢复: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机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3超量恢复: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得到恢复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8恢复的措施1运动性手段:积极性休息、整理活动2睡眠3物理学手段:按摩、理疗、吸氧、针灸和气功等4营养学手段:能源物质的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及合理的中药补剂2赛前状态的人体机能变化比赛或运动前,人体机能会有一系列变化,表现为:脉搏频率加快、收缩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肺通气量和吸氧量增加,汗腺活动加强,血糖升高3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比赛规模与临近时间、运动员的思想、情绪训练水平)1运动员面临的比赛规模越大,离比赛越近,赛前机能变化越明显2运动员的情绪、思想、训练水平和比赛等因素。兴奋程度不同,反应有别4赛前状态对人体工作能力影响(良好状态、兴奋性过高或过低的影响)1良好的赛前状态,可使在训练和赛前,预先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克服神经系统和器官的机能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有利提高运动成绩2如运动员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常表现过度紧张如急躁、食、睡、肌、咽如过低,则表现运动员对比赛淡漠、全身无力。上述两种变化都会降低运动成绩7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区别1赛前状态是各种条件刺激下自然产生的一种反应,不易受人意志控制2准备活动是人为的利用肌肉活动来引起各器官系统发生条件反射性和非条件反射性活动的变化6做准备活动应注意问题1准备活动的强度根据运动员赛前神经系统兴奋性高低安排,高和低2做准备活动时,先做一些全身性活动,身体微微发热后再做专门性练习,即与比赛或训练相似的模仿练习。准备活动持续时间的长度、强度、大小及与正式参赛之间的间隔长短,应根据年龄、季节、训练水平而定,年龄小训练水平差或温暖的季节中,准备活动不宜持久,与正式参赛之间间隔2-3分较为适宜。第十一章身体素质1提高最大肌肉力量,训练中应遵循的原则1大负荷原则;2渐增负荷3专门性4负荷顺序5有效负荷6合理训练间隔大负荷原则:肌肉所克服的阻力要足够大;渐增负荷原则: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肌肉所克服的阻力也应随之增加。专门性原则,力量练习应与相应的运动项目相适应;包括身体部位练习的专门性和练习动作的专门性。体育专业考研运动生理学总结负荷顺序原则,先练大肌肉、后练小肌肉、前后相邻运动避免使用同一肌群的原则。有效运动负荷原则,运动训练应保证足够大的强度和时间。合理训练间隔原则:使下次力量训练在上次训练出现的超量恢复期内进行。6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最大、肌纤维类型特点、中枢机能、能量供应)有氧耐力是人体进行长时间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1最大摄氧能力:最大摄氧量是反映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指标,也是反映人体有氧耐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素质的重要生理基础,良好的心肺功能能保证运动中供氧充足,因此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肺的通气与换气都是影响吸氧能力的重要因素2肌组织的利用氧的能力与有氧耐力密切相关。肌纤维类型与代谢特点是影响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3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肌肉活动中,要求神经过程的相对稳定和各中枢间的协调性要好,表现在大量的传入冲动作用下不易转入抑制状态,能长时间的保持兴奋与抑制有节律的转换。由于神经调节能力的改善,可提高肌肉的机械效率,节省能量消耗,从而保持长时间肌肉活动4能量供应特点:耐力性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小,运动中的能量主要有有氧代谢供给,因此机体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7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及要素1训练方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高原训练法,乳酸阀强度训练法2训练要素(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在持续性练习中,运动强度的选择非常重要强度过小,则不能充分动员呼吸循环系统的机能潜力,强度过大,持续时间必然缩短,供能系统向无氧代谢途径转变。一般以超过本人VO2max50%强度运动是有氧能力显著提高,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运动持续时间:一般认为,耐力训练产生的效果最低限度时间为5分。持续时间取决于强度,强度低,持续时间长8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无氧耐力、肌肉内无氧酵解供能能力、缓冲乳酸能力)1无氧耐力:指机体在无氧代谢时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能力,又叫无氧能力。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称无氧训练。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体内主要靠无氧酵解供能,因此无氧耐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无氧糖酵解供能能力、缓冲乳酸能力、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受力2肌肉内无氧糖酵解供能能力:肌肉内无氧酵解能力取决于肌糖元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3缓冲乳酸能力:肌肉无氧过程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由于缓冲系统的缓冲作用,使血液的PH值变化不大,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机体缓冲乳酸的能力,主要取决于NAHCO3的含量与碳酸酐酶的活性。经常的无氧耐力训练可提高碳酸酐酶活性4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由于血液中的乳酸量太大,血液PH值想酸性方向变化,加上无氧代谢产物的堆积,将会影响脑细胞的工作能力。9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法、缺氧训练)1间歇训练法:是发展无氧训练最常用的方法。发展无氧耐力的间歇训练中应注意练习强度、练习时间和间歇时间的组合与匹配,以运动中能产生高浓度乳酸为依据。因此练习强度和密度要大、间歇时间较短,练习时间一般长于30秒,1-2分为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动用糖酵解供能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无氧耐力2缺氧训练:指在减少吸气或憋气的条件下进行的练习。目的是造成体内缺氧以提高无氧耐力。方法:即可在高原环境中进行,也可在平原特定条件下模拟高原训练,同样可以获得一定训练效果(利用低压舱或
本文标题:运动生理学--论述题章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44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