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①粉质粘土(Q4al):黄褐;硬塑;以粘粒及粉粒为主,含少量高岭土,稍有光泽,层理特征不明显,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中等。该层分布整个场区,层厚5.0~6.5m,层底标高:80.35~86.44m。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为16~24击,岩土工程分级为Ⅱ级。②粘土(Q4al):黄褐;硬塑~可塑;以粘粒为主,含少量粉粒及高岭土,稍有光泽,层理特征不明显,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中等~高;其中北岸粘土层中含约10~40%的角砾,呈棱角状,粒径约3~12mm,角砾母岩成分为硅质灰岩;其中局部含约10%碎石,呈棱角状,粒径约3~5cm,母岩成分为硅质灰岩。该层分布整个场区。层厚13.20~18.10m,层底标高64.55~73.24m。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为4~26击,岩土工程分级为Ⅱ级。③1硅质灰岩(C3):灰黑色,很湿~饱和,强风化,细晶-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以碳酸盐矿物及硅质盐矿物为主,见大量燧石团块,燧石团块为黑色、呈扁球状、球状。含较多方解石脉及石英脉,宽约10-20mm,局部见溶隙、溶孔,主要发育2组裂隙,与钻机轴向夹角分别为0°~10°、30°~40°,裂面较平直~微弯,陈旧,见溶蚀痕迹,局部以方解石、石英晶体及黑色炭质充填,岩芯破碎~较破碎,呈碎块状~短柱状,节长一般为5-20cm,最长约30cm,RQD值一般为35-80%,顶部与覆盖层接触面附近岩芯破碎,溶蚀现象严重,RQD值小于35%。该层在整个场区均有分布,层厚2.50~9.90m,层底标高57.17~66.74m。属硬岩~极硬岩,岩土工程分级为Ⅷ级。③2硅质灰岩(C3):中等风化,灰黑色,饱和,细晶~微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以碳酸盐矿物及硅质矿物为主,含较多方解石脉及石英脉,大部宽约0.5~10mm,与钻机轴向夹角0-10°及30-40°为主,岩芯较破碎~较完整,呈短柱状~短长柱状,节长一般为10~20cm,最长达40cm,岩芯锤击声较脆,RQD值一般以50~95%为主,局部受溶蚀影响,岩芯破碎,呈碎块状,RQD值小于50%。该层在场区内均有分布,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47.90m。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54.53~83.42MPa,属硬岩~极硬岩,岩土工程分级为Ⅷ级。①红粘土(Q4el)黄色,残积成因,质较纯,可塑状,含约10%未风化完全石灰岩碎石颗粒,稍有光泽,摇震无泌水反应,浸水后膨胀,失水易龟裂,干强度高,韧性中等。该层全场地分布,揭露厚度1.20~11.40米,平均4.68米。②石灰岩(P1m)深灰色,属二叠系茅口组石灰岩,矿物成份主要为石灰石,中厚层状构造,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面间充填少量红粘土,岩芯呈短柱状及少量碎块状,节长一般为8-30cm为主,采取率约为80~85%,RQD约为75,岩石为较硬岩,岩体较完整,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该层全场地分布,揭露厚度3.10~11.00米,平均6.94米;埋深1.20~11.40米,平均4.68米。(二)场地岩土层据钻探揭露,场地内主要由上覆耕植土(Qpd)、人工填土(Qml)、粉质粘土(Qal+pl)、次生红粘土(Qal+pl)及下伏泥盆系融县组灰岩(D3r)组成。各岩土层主要特征如下:①耕植土(Qpd)褐色,成份为粘土、含砾粉质粘土,含有机质及植物根系,局部孔段表面见有厚0.2米砼,硬~可塑状态,稍湿。该层分布于场地表层,仅57号孔缺失,层厚0.3~0.6米。②素填土(Qml)铁红色,稍湿~湿,多呈可塑状态,局部呈软塑状态,结构松散。主要成份为粘土,含少量灰岩碎块、碎砖等,粒径一般为50~250mm,少量≥300㎜,硬质物含量5%左右,回填时间小于10年,欠固结。该层主要位于耕植土层之下,呈零星状分布,仅见于1、2、2-1、3-1、8、8-1、8-2、8-3、8-4、16、16-2、40、40-1、40-2、40-7、40-8、48、57、64、64-3、65-1、65-2、66号孔一带,层厚0.70~3.60米,层面埋深0.00~0.60米,冲击钻进快,属高压缩性土。③粉质粘土(Qal+pl)呈褐黄、灰黄色,硬~可塑状态,土质较均匀,含砾石约10~30%,局部含量达60%,砾石成分主要为砂岩、硅质岩,粒径一般为10~20mm,次棱角状为主,少许亚圆状,强~全风化。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西南端教工楼一带,其它区域零星分布,根据土的状态可分为二个亚层:③-1硬塑状粉质粘土稍湿,主要呈硬塑状态,局部呈坚硬状态。见于16、16-2、17、24、27、35-3、40-3、42、43、50、51、58号钻孔段,层厚0.7~3.60m,顶面埋深0.4~1.7m。该层作标准贯入试验8段次,修正锤击数为7~13击/30cm。平均击数为10.6击/30cm(详见附表4)。取原状土样4件,土工实验结果压缩系数(a1-2)为0.21~0.26MPa-1,压缩模量(Es)为6.39~8.10MPa,属中压缩性土。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1。③-2可塑状粉质粘土稍湿~湿,呈可塑状态,分布于30、31、34、46、47、48、56、61、62、号钻孔地段,层厚0.9~1.9m,顶面埋深0.5~1.8m。该层作标准贯入试验5段次,修正锤击数5~7击/30cm,平均击数6击/30cm(详见附表4)。取原状土样3件,土工实验结果压缩系数(a1-2)为0.27~0.32MPa-1,压缩模量(Es)为5.7~6.12MPa,属中等压缩性土。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1④次生红粘土(Qal+pl)呈褐黄色、浅黄色,致密状结构,土体呈软~硬塑状态,含砾石约5%左右,局部含量达10%,砾石成分主要为砂岩,粒径一般为5~10mm,多呈次棱角状,少量呈亚圆状,强~全风化。根据土的状态可分为三个亚层:④-1硬塑状次生红粘土稍湿,土体多呈硬塑状态,局部呈坚硬。除1、8-2、8-3、27、40、40-1、40-2、40-4、40-5、40-6、40-856、62、64-2号孔缺失外,其余各孔均有分布,顶面埋深0.2~3.6m,层厚0.5~5.6m。该层作标准贯入试验36段次,修正锤击数7~12击/30cm,平均击数9.7击/30cm(详见附表4、5)。取原状土样34件,土工实验结果压缩系数(a1-2)为0.12~0.32MPa-1,压缩模量(Es)5.81~17.70MPa,属中等压缩性土。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1。④-2可塑状次生红粘土稍湿,呈可塑状态。见于2、2-1、8、、8-2、8-3、8-4、11、12、40、40-1、40-2、40-3、40-4、40-5、40-6、40-8、56、61、62、64、64-1、65、65-1、72号钻孔段,呈透镜体状分布,顶面埋深1.5~4.7m,层厚0.6~3.9m。该层作标准贯入10段次,修正锤击数5.7~7击/30cm,平均击数为6.3击/30cm(详见附表5)。该层取原状土样7件,土工实验结果压缩系数(a1-2)为0.22~0.39MPa-1,压缩模量(Es)为5.18~9.71MPa,属中压缩性土。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2。④-3软塑状次生红粘土主要分布于8、8-1、8-2、40-5、40-6、63、64、64-1、65、65-166号钻孔地段的溶槽(沟)内,饱和,呈软塑状态,8、8-1、8-2、64号孔底部近基岩面呈流塑状态。顶面埋深4.0~6.5m,层厚0.7~2.7m。该层作标准贯入6段次,修正锤击数0.9~3击/30cm,平均击数为2.5击/30cm(详见附表5)。该层取原状土样2件,土工实验结果压缩系数(a1-2)为0.48~0.58MPa-1,压缩模量(Es)为3.5~4.43MPa,属高压缩性土。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2。⑤灰岩(D3r)浅灰~灰色,细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坚硬,性脆;受构造影响,裂隙发育,多呈闭合状,局部见溶蚀面,裂面见铁、钙质膜。本次勘探中8-1、8-2、8-3、40-1、40-2、40-3、64-1、64-2、64-3、65-1号孔控制到基岩面,其余勘探钻孔钻入灰岩,揭露厚度2.0~4.5m,灰岩顶面埋深3.0~8.2m。根据岩石完整程度将岩石分为二个亚层:⑤-1破碎灰岩仅见于7、16、16-2、17、18、22、23、24、32、33、38、39、40、40、41、51、54、55、68、、72、73、40-8号孔,岩石呈强至中风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多呈扁柱及碎块状,部分岩芯手可捏碎,岩芯采取率低于60%,RQD值≤35%,力学性较差,。该层揭露厚度2.5~4.5m,顶面埋深3.2~6.2m。⑤-2完整灰岩:见于1~6、8~15、19~21、25~27、29、30、31、32、34~37、42~50、56~67、69~71、74、75号钻孔及2-1、3-1、8-4、26-2、35-1、35-2、64-1、65-2号补充钻孔,岩石呈微风化状,有少量风化裂隙,局部构造裂隙发育,裂隙内被方解石充填,岩体完整,岩芯多呈长柱状~柱状。岩芯采取率高达80%以上,RQD平均64%,力学性好。该层揭露厚度2.0~3.5m,顶面埋深3.0~8.0m。
本文标题:粉质粘土、灰岩描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55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