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稿鹿泉一中刘永莎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第三部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下面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部分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第三节《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本节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知识和第三章《新陈代谢》的知识联系密切,又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学习,学科内综合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需要提高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和识图解图能力。该部分知识为高考热点内容之一,历年高考都会考查。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往往涉及到图形、图表的分析。命题方式灵活多样,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其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各营养级能量传递的计算及综合运用本章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热点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焦点。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知识水平,拟定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对能量流动图例的分析,能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平衡观点,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2、通过对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理解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及能量金字塔。3、能运用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帮助人们科学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和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2、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关图解的理解和计算3、重难点的突破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手段,借助其形象、直观、动态等多种功能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来突出重点。再通过经典例题跟进、教师详解、学生分析来强化知识,突破难点四、教学方法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在课前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目标,并要求学生提前复习,教师加以检查落实。授课中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各种教学方法。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对本节中能量流动图解优化处理,然后对近几年相关高考题的分析研究,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并加以掌握。五、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主要分为“基础知识复习”、“巩固练习”、“走近高考”三个版块。1、基础知识复习由于学生基础较弱,对课本中内容不够熟悉。课本中的内容是一切解题能力的基础,所以我们的复习首先是回归课本。分为三个环节:通读课本、设置问题背诵单(背诵单见word)背诵课本、背诵检查,通过这三个环节的复习,夯实课本基础。本节内容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是重点和难点,课本主要通过能量流动过程图来进行阐述,全国卷对能量流动内容的考查,也常以图为载体,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回归教材,对能量流动途径进行优化处理,解决该部分的知识难点。本环节的突破主要包括四个环节:(1)设置问题串,加深理解图1中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均有一个来源,三个去向,故此图又称一来三去图,图1是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直接反应,也可以反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结合本节标题,可以针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念进行归类性设问,①表示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箭头分别是哪些?②该生态系统能量输入的总量形式过程分别是什么?③该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的途径形式分别是什么?④是该生态系统能量以哪些形式进行转化?⑤该生态系统能量散失的过程形式分别是什么?(2)文图转换、过程细化、可视化图1是整个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情况,那么具体到生产者,其能量的来源和去向又如何呢?在图1的基础上请学生做两件事,首先用二分法把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94页第二段文字转化成图2,此图中生产者同化量有一个来源,两个去向,故此图又称,一来二去图,然后请学生把图1中的箭头标号1到6,在图2中作对应标记,使学生明白残肢随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的那部分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那部分能量都属于能量储存,它们是能量储存之后的进一步细分。(3)适当补图,前后连贯消费者的能量流动情况与生产者有所区别,所以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94页安排了图5-6,此图较为复杂,学生容易混乱。鉴于此种情况,在教材图5-6的基础上可以做些补充(如图3),添加次级消费者的粪便同化,为了让学生理清能量的各种去向,可以请学生把图1中的箭头标号1到6在图3做对应标记,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明确相关概念的关系: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4)图表对比,定量体现异同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第95页中的图5-8是定量分析图,除最高营养级外,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有一个来源和四个去向,故该图可称为一来四去图(如图4),多出来的一个去向是“未利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量未被利用,若无时间限制,其最终仍会被利用,此部分能量也是能量储存的进一步细分,所以最终去向是流向下一营养级或分解者。学习中,往往以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人工生态系统,如鱼塘、农场等,为了尽快恢复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往往需要人工添加部分的能量物质,所以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多了一条途径,故该图称为二来四去图(如图5),学生在分析这些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时,对某营养级的同化量以及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感到困惑,关键在于是否应该把人工添加的能量输入计算在内,上一营养级生物能够流向下一营养级生物的能量,除来自其上营养级生物,还包括人工添加物质中的同化能量。因此,对于这样的人工生态系统而言,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生物同化上一营养级生物的能量(不包括人工输入下营养级的能量)÷上一营养级生物同化能量(来自于上营养级和人工输入的能量)。能量流动具有复杂性,由于描述角度的不同,绘制的能量流动图会多种多样,通过以上几幅图的优化处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从而在紧扣教材的同时,抓住能量流动的本质,并灵活解决不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问题,破解能量流动难点。2、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我们用的是步步高,教师先做题选题,选取一些和本节知识密切相关且难度适中的习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这些习题的跟进练习,使学生们较好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也澄清了一些模糊概念,加深了理解和记忆。3、走近高考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练习近几年相关高考题,对知识加以巩固。在解题中,引导学生找出每道题的关键词和关键点,加强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练习,争取使学生做到“不惧题”,“会做题”。所总结的高考题列举如下:2016.全国III,52016.全国I,52014.新课标II,31六、板书设计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板书列举了本节的知识结构框架,可以使学生简单明了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加深记忆。板书设计如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概念:能量的输入、传递、散失的过程二、过程:输入: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传递:沿食物链(网)逐级传递散失:呼吸作用消耗流入分解者注: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摄入量—粪便量三、特点:1、单向流动2、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四、研究目的: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关系,使之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七、课后反思这节课复习的知识比较易混淆,图形较多。在几位老师的建议下留给学生看书,做题的时间还是比较充分的。此外在复习的方式上也加以了改进,主要以学生为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较好。但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还略显冗长,不够精炼;在讲解习题时,有时讲解的方法还不够实用,解题技巧的讲解仍需加强,此外在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时,还应加强应变能力。这些都是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文标题:能量流动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59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