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校企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任务书
【项目二】校企融合的校园文化特色项目建设计划【项目负责人】徐传春【建设周期】2年悠悠历史长河,我国农耕文明孕育了芸芸炎黄子孙,缔造了泱泱中华大国。弘扬祖国农业文明,构建富有农业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和教学环境,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校企共建的原则,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按照要求,引入农业行业文化,建设具有“农”字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需求论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灵魂呈现,是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农业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校办学与就业上岗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将优秀的农业行业文化融入校园,构建具有鲜明的农业特色校园文化,着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一)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中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为生产建设服务,向农业生产、农村管理一线输送技能型应用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密切与农业、农村社会、农业企业等用人单位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培养学生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增强高尚的道德品质行为,树立规模农业集约经营意识、生态意识、农产品安全意识、农业品牌意识,促进毕业生零距离就业。职业学校毕业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是社会的普遍要求。一些毕业生刚上岗,就不适应社会,是由于缺乏适应社会素质和沟通人际关系的能力,无法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所以,中职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学校管理育人的手段方法与农业企业管理的手段方法差别大,学生不能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农业行业文化,这些差异往往导致毕业生不能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转变为职业人的角色,从而达不到零距离就业的需要。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先进农业行业的文化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使之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农业文化的距离,使学生了解、熟悉并认同行业文化。(二)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需要社会要求学生除应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心理健康素质外,强调学生具备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学校必须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在校企文化的有效沟通与不断融合中达成培养目标。农业的发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和应用等,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农业转变的今天,弘扬农业文化,深入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文化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农村社会文化的丰富内涵,从文化层面提升对农业的认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理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现代农业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基本职业素养。良好职业素养大大促进就业创业,这种职业素养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文化氛围来陶冶,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逐渐感受,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接受这种职业素养要求。(三)是学校自身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学校六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一定校园文化基础,但是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和学生自我发展要求相比,校园文化建设的广度、深度、高度和系统性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学校必须与时俱进,融入农业行业文化,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体系,以此来主导广大师生,激励人心,凝心聚力,凸现学校办学特色,打响学校品牌。学校对校企融合的校园文化,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学校必须在文化层面上将农业企业文化的先进理念、管理规范、行业精神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去,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学校在校园文化方面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首先,引入行业文化,凸现学校形象,可以强化师生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向心力。其次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促进招生、就业工作。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二、建设目标把“立德、精艺、求实、创新”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传承和弘扬阜阳王家坝精神,形成以渗透行业文化为主要特色的系统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一)融入农业行业精神,建设严谨开放的校园精神文化吸纳农业行业的勤劳、朴实、创新、双赢发展、诚信经营、感恩等理念,培育、提炼形成独具农业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并把创业、敬业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中去,让学校文化与当代优秀农业行业精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二)对接农业行业管理,打造人本有序的校园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它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机制,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包括学校的发展策略、发展目标、管理方法、管理风格、传统习惯和规章制度等。在制度文化建设中,积极吸取农业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优秀职业道德、农业标准、行业规则等制度和规范,实习、实训时把农业生产、管理的规章融入到行为中,特别注重培养与农业行业、农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三)体现“三农”特色,构建和谐美观的校园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指以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校园环境、文化景观。它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播媒介和实现途径。校容校貌,学校的规划、布局、布置、绿化、美化等要体现现代农村社会特点和农业特征,突出专业培养目标,强化学校文化中的职业特色,创设新型育人环境。(四)注重职场文化,创新实践教学,突出校园文化的职业内涵农村和农业生产一线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最好场所。在课堂知识学习和校内实习实训的基础上,在基层农村和农业单位经历实际的生产、经营、服务、生活等实践,能提高学生诸多素质,如敬业精神、责任心、质量意识、服务态度、合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精神、挫折承受能力等职业素质,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及身心健康素质在一线工作中的反复磨练和熏陶,逐步养成良好职业素质。(五)拓宽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文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创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品牌的重要途径。本着特色鲜明、多样性、创造性和品牌化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具有地域及学校发展特色的文化活动,同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更多地体现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职场文化,更好地实现农业企业文化的渗透。建设具有职教特色的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创业文化和网络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职业氛围,把学校建成绿色生态校园、人文艺术校园、农业特色校园、平安和谐校园,彰显校园文化特色,成为阜城人民的文化名片。三、建设思路以专业文化为抓手,现代农业文化为引领,环境文化为载体,精神文化为内涵,制度文化为经纬,活动文化为驱动,以优良学风、教风、校风为原则,坚持“整体规划、局部统筹”,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点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树立全员共建意识,分阶段分步骤建设,把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和行业文化理念融入到对学生的平时教育管理中,强化先成人后成才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营造职业文化氛围,全力打造文化校园、魅力校园,逐步形成有“农业”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一)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搭建融入优秀农业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的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邀请农业行业人士、行业劳模、农业专家和学校优秀毕业生到学校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开办讲座,利用各种校园媒体广泛宣传农业文化、行业精神、行业标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二是通过订单培养的模式,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实习,置身于农村农业生产第一线,切身感受行业文化。三是与“三农”实际需求相结合,共同开发优质特色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四是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为平台,实现农业企业文化的渗透教育。通过以上途径,使先进的农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二)有针对性的引入优秀农业行业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在校园文化整体规划中,广泛吸收行业、农村文化,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视野。找准校园文化和农业行业文化的结合点、切入点,大力宣传农业科技成就,特别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弘扬农业文化,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使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是农业文化的最新体现;宣扬品牌农业、标准化农业,以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大力倡导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协同合作能力;加强遵纪守法教育、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三)校园文化建设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教育部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要通过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入学和毕业教育、班主任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等形式,实现职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形式,如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同时,注重宣传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及行业劳模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使学生更多的了解农村社会、了解农业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强化就业、创业意识。四、建设内容(一)精神文化建设汲取农业企业文化精髓,升华学校办学理念,打造具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现“服务农村经济,培育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办学思路,校园文化的提炼和形成,吸纳农业行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1、继承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职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育人能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严格班级和教学秩序管理。注重宣传和吸纳优秀农业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把行业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定期举办农业企业家报告会。学校将每年聘请几位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人士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使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等,融合和体现农业精神文化的元素和精髓。2、选择优秀农业企业开展企业文化专项调研,汇编优秀农业文化集锦。3、从农业行业文化的质量、品牌、服务、信誉、观念、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等价值观念中吸取养分,开展广泛讨论,重新提炼学校“三风一训”,设计学校标识,编制学生手册。4、征集专业誓词与专业标识,制作专业名片,体现专业特色的品牌宣传效应。5、开展优秀班集体评比活动,形成良好班风,凝聚班级精神。6、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评比文明办公室,践行优良教风。7、总结办学传统与成果,整理校史资料,编辑优秀毕业生选集,建设校史陈列室,彰显朴素、务实、勤奋、奉献的农校精神。(二)环境文化建设植入农业企业文化元素,营造学校育人氛围,彰显具有职教特色的环境文化。校园环境文化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精神文化的传播媒介和实现途径,创设新型育人环境,强化文化氛围中的企业元素、职业特色和地域特征,将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置入物质文化环境中,积淀出浓郁的文化特色和育人氛围。校园的整体环境要做到功能齐全、安全有序、节能环保、室外绿化、室内美化、环境净化。重点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体现现代农业特点和时代特征,结合学校特点,突出专业培养目标,集中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充分发挥板报、橱窗、图书馆、陈列室及模拟职业场景的宣传作用和校训、校徽、校歌、校报及校史等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精心布置各种场所,张贴富有职业特色的标语、名言以及农业专家、劳动模范、创业典型、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的画像,建造具有专业特色的雕塑、碑铭,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学场所,融教室、实训、实验、考核、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使专业教学具有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强化训练和考核等多种功能,营造出真实的职业氛围和环境,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就业创业信心。1、科学规划校园景观建设。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品位,重点完成学校绿色体育广场和校园文化广场改造建设工程,同时对园林、树木建立标识,体现秀美精致的地域特点,促进生态校园的形成。
本文标题:校企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任务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4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