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接触网工程安全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1.1.施工测量:1.1.1.达不到测量标准达不到测量标准(未设防护,短接轨道电路、随意摆放抛掷测量标记,测量不准确造成过大误差)1.1.1.1原因分析:在施工测量中可能造成读数错误;由于使用钢卷尺可能造成短接轨道线路;1.1.1.2防治措施:在施工测量中必须设防护人员,测量时时需细心仔细,配备够足够的人手;1.2.挖坑、基础:1.2.1.造成一些危害因素1、防护不当2、排水不畅、支撑不当3、路旁施工侵限操作,4、未设警示标语5、堆放不规、没有基坑防护措施6、设施不清或未采取地下设施保护措施7、基坑无遮挡、行人坠入受伤害8、基坑尺寸没有达到设计要求1.2.1.1.原因分析:未正确的坑壁支撑,木板强度不够,现场未按要求采取地下保护措施,施工人员不按基坑要求的尺寸施工1.2.1.2.防护措施:(1)设专人防护(2)疏通水沟采取正确的坑壁支撑方法,木方和木板要有足够的强度(3)明确限界位置,设置专职的现场施工防护员(4)在施工区段两端设置警示标志(5)弃土应投出坑外0.6m以外的地方,堆放不准超高轨面,设置基坑周围防护(6)施工前与有关部门负责人配合,明确设施的用途及位置、使用方法对地下设施在开挖和回填过程中都要采取防护措施(7)基坑四周应设置警示带,夜间应设警示灯防护(8)按照基坑尺寸挖坑确保基坑要求1.3.铁路沿线(接触网、电力线)附近作业:1.3.1.在铁路沿线附近作业造成的危害的因素:电化区段未遵守停电施工的有关规定;在带电区域附近作业未遵守安全要求;有电设备处作业或搬运物件安全距离不够1.3.1.1.原因分析:未遵守停电施工的有关规定;在带电区域附近作业未遵守安全要求;有电设备处作业或搬运物件安全距离不够1.3,1.2.防护措施:(1)电化区段必须遵守停电施工的有关规定;(2)在带电区附近作业要遵守安全要求,与带电体保证安全距离,并设监护;(3)了解有电设备的电压等级,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设置防护员并做好监护1.4.杆塔安装作业:1.4.1.杆塔安装作业造成危害的因素:1、起吊挂钩不牢固2、绝缘距离不够3、未遵守接触网支柱组立安全规定4、车上堆放物品不牢固5、支柱向线路侧倾斜,侵入限界6、未按规定进行轨道起重作业7起重臂下站人8、立塔后未戴安全帽1.4.1.1原因分析:起吊挂钩不牢固,绝缘距离不够,未遵守接触网支柱组立安全规定4、车上堆放物品不牢固,支柱向线路侧倾斜,侵入限界,未按规定进行轨道起重作业7起重臂下站人,立塔后未戴安全帽1.4.1.2.防护措施:(1)起吊前,挂钩人员和司机应确认挂钩是否挂好(2)了解电压等级,保证安全距离,设置监护人对施工过程监督;对电力线安全距离不够的应提前排除或停电作业(3)教育施工人员严格按规定操作(4)采取加固措施(5)线路侧支柱向线路外侧倾斜;双线路中间的支柱必须顺线路倒放,并及时整正(6)严格按规定进行规道起重作业(7)起重臂下严禁站人(8)立塔后必须先在四角螺栓上带好螺帽,然后才能摘钩1.5.支柱整正:1.5.1.支柱整正造成的危害因素:1、猛推硬拉损伤杆或人2、下横卧板伤杆或人3、四角螺帽松掉调整4、高温时节线路位移5、绝缘短接6、支柱整正没达到规范要求1.5.1.1.原因分析:猛推硬拉损伤杆或人,下横卧板伤杆或人,四角螺帽松掉调整,高温时节线路位移,绝缘短接,支柱整正没达到规范要求,未按标准施工1.5.1.2.防护措施:(1)支柱整正时严格猛推硬拉(2)横卧板应紧贴杆面下放,必要时应用绳索拉住下放,放置横卧板时坑中不得有人(3)调整时四角螺帽只可松动,不可卸下(4)避开高温时间,与公务联系确定钢轨锁定温度(5)导电料具不可横放在两根钢轨上;绝缘接缝处的支柱,应用两幅框架上下错开整正,或在一侧与轨连接处加绝缘垫,避免短接(6)支柱整正要按规范要求达到标准1.6锚板拉线及下锚补偿安装施工1.6.1.锚板拉线及下锚补偿安装施工造成危害的因素:1、携重物蹬杆2、连接不牢固3、锚杆反弹伤人4、杆上同侧作业5、未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上下抛掷料具1.6.1.1.原因分析:携重物蹬杆,连接不牢固,锚杆反弹伤人,杆上同侧作业,未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上下抛掷料具,未按标准施工1.6.1.2.防护措施:(1)登高作业严禁携带重物、料具攀登上杆,应用绳索拉住,防止反弹(2)锚板及拉线上的螺帽必须用扳手紧到设计力矩(3)锚杆端头必须一个人用绳索拉住,防止反弹(4)安装作业时,严禁上下抛掷料物(5)应用绳传递,严禁上下抛掷料物1.7.腕臂安装:1.7.1.腕臂安装施工造成危害的因素:1、携重物登杆2、连接不牢固3运行中作业车平台升起或有人4、工具使用不当5、材料上下传递违章操作6、工具、材料缺陷7、安全带没有挂牢固8、各连接螺栓力矩不到位1.7.1.1.原因分析:携重物登杆,连接不牢固,运行中作业车平台升起或有人,工具使用不当5、材料上下传递违章操作,工具、材料缺陷,安全带没有挂牢固,各连接螺栓力矩不到位,未按标准施工1.7.1.2.防护措施:(1)登高作业严禁携带重物、料具攀登上杆,应用绳索拉住,防止反弹(2)锚板及拉线上的螺帽必须用扳手紧到设计力矩(3)严禁在运行中作业车平台升起时有人离近(4)工具按要求使用(5)禁止材料上下传递违章操作(6)工具、材料提前统计完善(7)安全带必须挂牢固(8)各连接螺丝力矩必须达到要求方可使用1.8.柱上设备安装:1.8.1.柱上设备安装时造成危害的因素:1、短接轨道电路2、靠近电力线作业3、无人监护、未按规定设置防护1.8.1.1.原因分析:由于操作不慎短接轨道电路,无人监护、未按规定设置防护1.8.1.2.防护措施:(1)施工时,所持导线料具严禁横放在两钢轨上(2)设置专职监护人员,安全距离达不到严禁施工,对影响的电力线提前排除,申请停电作业(3)设备安装时,应按规定设置监护、防护人员,临线有车通过时应提前停止作业1.9.承导线架设:1.9.1.承导线架设时造成危害的因素:1、材料上下传递违章操作2、操作不当脱线3、线盘不稳、线索异常4、腕臂未加固5、干扰未排除,绝缘距离不够6、放线滑轮开口不正确;特殊地段未封口7、紧线器脱落8、线索无看护9、未设监护、不按规定防护10、高压线处滑轮未封口11、架线完毕未巡视1.9.1.1.原因分析:材料上下传递违章操作,操作不当脱线,线盘不稳、线索异常,腕臂未加固,干扰未排除,绝缘距离不够,放线滑轮开口不正确;特殊地段未封口,紧线器脱落,线索无看护,未按标准施工1.9.1.2.防护措施:(1)材料上下应用小绳进行传递(2)必须按要求操作防止脱线(3)线盘一般顺汽车行驶方向顺向放置,线盘的加固应使用其不能左右、前后移动为准(4)在平腕臂上左右加装支撑,上下行腕臂用双股铁丝对拉(5)排除干扰,绝缘距离应满足实际要求(6)滑轮要挂在牢固可靠之处,铁丝套子必须是双股,挂滑轮的一端应将套子口缩小(7)紧线器使用前应对其外观进行检查并做拉力试验,表面有裂纹、裂痕,打滑的不可使用;紧线器严禁超负载使用(8)设专人看护(9)设备安装时,应按规定设置监护、防护人员,临线有车通过应提前停止作业(10)高压线处滑轮封口(11)放线完毕后派专人每天巡视,防止线索脱离侵界1.10.悬挂调整:1.10.1.悬挂调整时造成危害的因素:1、材料上下传递违章操作2、防护不当3、提车没有扶好4、静电伤人5、连接不牢固6、料具侵限1.10.1.1.原因分析:由于未按标准施工造成提车没有扶好、静电伤人、连接不牢固1.10.1.2.防护措施:(1)材料上下应用小绳进行传递(2)防护员应熟知防护办法、施工内容、施工步骤、防护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提醒、监督(3)扶梯车的施工人员应具有责任心,听从指挥,严禁急停急走,施工时将梯车车轮制动(4)对有可能带静电、中性区等区域的线索都应先接地后施工(5)施工时先检查各受力部件的垫片、螺帽是否齐全、力矩是否达标(6)施工中任何料具都不得侵入基本建筑限界1.11.接触网冷滑试验:1.11.1.接触网冷滑试验时造成危害的因素:1、静电伤人2、误入带电区触电及烧损设备1.11.1.1.原因分析:未作好接地造成静电伤人,误入带电区触电及烧损设备1.11.1.2.防护措施:(1)对有可能带静电、中性区等区域的线索都应先接地后施工(2)1.12.夜间施工:1.12.1.夜间施工时造成危害的因素:没有充足照明1.12.1.1.原因分析:没有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1.12.1.2.防护措施:满足好施工照明要求1.13.防雷、接地及回流线1.13.1.防雷、接地及回流线造成危害的因素:1、未遵守防雷、接地及回流线安全规定2、未遵守接地体敷设及焊接安全规定1.13.1.1.原因分析:未遵守防雷、接地及回流线安全规定、未遵守接地体敷设及焊接安全规定,未按标准施工1.13.1.2.防护措施:(1)严格遵守防雷、接地及回流线安全规定(2)严格遵守接地体敷设及焊接安全规定1.14.既有线接触网改造:1.14.1.既有线接触网改造造成危害的因素:1、感应电2、侵入有电区3、接地不好4、施工防护不当1.14.1.1.原因分析:未按要求做好接地,误入有电区1.14.1.2.防护措施:对有可能带静电、中性区等区域的线索都应先接地后施工1.15.起吊作业:1.15.1.起吊作业造成危害的原因:1、车辆倾覆2、吊绳断裂3、重物摆动、掉落4、吊臂弯曲1.15.1.1.原因措施:吊车未垫平盲目施工,吊钩未挂好起吊,起吊物过重1.15.1.2.防护措施:按标准施工,严格按照吊车的使用方法进行施工,确保起吊作业施工安全
本文标题:接触网施工质量通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5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