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电报的发展史电报的原理利用电磁波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电报通信是在1837年由美国S.F.B.莫尔斯首先试验成功的,它的基本原理是:把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标点符号和空格按照出现的频度排序,然后用点和划的组合来代表这些字母、标点和空格,使频度最高的符号具有最信号传到对方,接收机把短的电脉冲信号翻译成“点”,把短的点划组合;“点”对应于短的电脉冲信号,“划”对应于长的电脉冲信号;这些长的电脉冲信号转换成“划”;译码员根据这些点划组合就可以译成英文字母,从而完成了通信任务。电报通信容量小,效率低。因此,随着技术进步,公众性电报通信业务逐渐减少,用户电报、智能用户电报等新业务有逐渐取代公众电报业务的趋势;而电报通信的存贮转发和充分利用信道等特点正在数据通信等新业务中得到发展。破解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通过破译截获的一份由日本外务省致驻美大使野村的特级密电:1立即烧毁一切机密文件;2尽可能通知有关存款人将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3帝国政府决定采取断然行动。根据当时情况池步洲判断,这是“东风,雨”(即日美开战)的先兆。结合此前译出日本搜集到有关美国檀香山海军基地的情报,池步洲作了两点估计:一、开战时间在星期天;二、地点在檀香山珍珠港海军基地。当这个消息呈递给蒋介石以后,蒋十分震惊,立刻向美国方面通报。但由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情绪的高涨,罗斯福并未重视中国传来的情报。4天后,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发生。击毙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在偷袭珍珠港成功后,向东南亚进军,攻占英、法在东南亚的属地,控制马六甲海峡。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及其随从分乘两架专机,由6架战斗机护航,出巡太平洋战争前线,鼓舞日军士气。当时,池步洲得到两份关于山本五十六出巡日程的电报。一份用日本海军密电拍发,通知到达地点的下属;一份用LA码(池步洲破译的密电码,通常以LA开头,习惯上称之为LA码)拍发,通知日本本土。池步洲破译的,是后一份密电。池步洲迅速将破译到的情报,向蒋介石汇报,蒋立即向美军通报。美军迅速派出16架战斗机前去袭击,全歼敌机。作战的第二天,美国搜索队在原始森林里找到坠机残骸,山本五十六手握“月山”军刀,横倒在残骸旁边。池步洲池步洲生于1908年,福建省闽清人。中国著名的密码破译专家,因破获日军密码促使“海军之花”山本五十六被截杀。1877年-中国第一条自建的电报线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利用去台湾视事的机会提出设立台湾电报局,拟定了修建电报线路的方案,并派电报学堂学生苏汝灼、陈平国等专司其事。先由旗后(即今高雄)造至府城(即今台南)。负责工程的是武官沈国光。于1877年8月开工,同年10月11日完工,全线长95华里。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自己掌管的第一条电报线,开创了中国电信的新篇章。1879年-中国大陆自主修建的第一条电报线路1879年(清朝光绪5年),国内外战事频起,沙皇俄国乘机强占我国伊犁,并派军舰窜入我国领海。清朝政府为了沟通军情,派李鸿章多次与在我国开设电报局的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交涉,由中国出钱,委托其修建大沽(炮台)、北塘(炮台)至天津,以及从天津兵工厂至李鸿章衙门的电报线路。这是中国大陆上自主建设的第一条军用电报线路。1985年以前,北京电报局的公众电报业务量最多时每月可达300万份,占电报局业务总量的一半。近几年来,虽然电报部门开发的鲜花礼仪电报等新服务深受用户欢迎,但受诸多更具时效通信手段的冲击,城市居民总体电报业务量直线下降。目前,公众电报业务量每月只有40万份左右,仅占电报局业务总量的3%。如今电传机、发报机都已变成了展柜中的历史。那些埋头琢磨怎样简短说明自己意思的人和打字员早已消失,一排柜台前,坐满了办理手机、固化业务的客户。只剩下7号柜台还摆着“受理电报业务”的牌子,这个7号柜台如今是北京唯一一个能发电报的柜台了。据维基百科记载,“香港的盈科电讯已于2004年1月1日宣布终止香港境内外所有电报服务;在同一年,荷兰的电报服务亦宣告停止;美国最大的电报公司西联宣布2006年1月27日起终止所有电报服务;2008年5月1日泰国发行4000封纪念电报,以纪念使用了133年的泰国电报技术即日起走入历史。”从手工电报到通信网络中国广播技术发展史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近代中国早期的报刊由外国人办一样,最早的广播电台也是外国人创办的。中国自办的第一批广播电台是官办电台。1924年8月交通部(中华民国)颁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成为中国第一部无线电法规,其中规定老百姓可以使用广播收音机,并且准备成立中国自己的无线电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在北洋政府时期有10多座电台,但规模都很小,还没有中央规模的电台。全国约有收音机1万多台,生活在军阀连年混战中的贫苦百姓根本无钱购买。因此,广播只能成为军阀、官吏、富商和外国殖民者茶余饭后的消遣工具。1928年8月1日,中国国民党北伐成功,国民党在南京创办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呼号XKM,简称中央广播电台,每天广播三小时。这是国民党继中央社、中央日报之后办起来的第三个中央宣传机构。4年后,发射电力从500W扩大到75KW,呼号改为XGOA,选择在孙中山的诞辰日11月12日正式开播,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广播电台。之后,国民党陆续在杭州、北平、广州、上海等各地办起20多座电台;以抄收转播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扩大其政治影响。国民党政府的广播电台是鼓吹国民党一党专政、维护国民党统治的工具。1932年成立中央广播事业指导委员会,1936年更名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在抗日战争期间,广播电台成为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工具。1939年在重庆成立了中国政府第一个短波国际电台,宣传抗日,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1940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这个时期,大后方的昆明,贵阳的广播电台也进行了对外宣传广播。人民广播事业得以创立、发展并逐步壮大。十年内乱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文化大革命控制广播大权,把广播电台作为他们推行全面专政的工具,造成广播宣传的大混乱、广播事业的大挫折、广播队伍的大灾难,例如取消广播人员署名制,“两报一刊”是广播的一致口径。广播开播语“各位无产阶级革命派的战友们!同志们!……。”;三忠于,四无限,四伟大,万岁万岁,万万岁!……。文化大革命中后期还有许多军队的“红卫兵”成立了许多“私台”1949年12月5日,改名为广播事业局,习惯上成为中央广播事业局,成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长期的管理机构。同时,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正式喉舌。建国后的广播事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十七年”间(1949-1966)的广播电视事业、文革中的广播电视事业(1966-1979)、改革的年代(1979-1992)、转型时期(1992-2004)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网络通信过程图第一阶段:网络探索时期(1987年~1994年)中国的互联网不是八台大轿抬出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1988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X.25协议使该单位的成为西欧中心DECnet的延伸,实现了计算机国际远程连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1989年11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正式启动,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实施。1992年12月底,清华大学校园网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中国第一个采用TCP/IP体系结构的校园网。1993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的64K专线正式开通。这条专线仍是中国部分连入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第二阶段:蓄势待发阶段(1993年-1996年)四大Internet主干网的相继建设,开启了铺设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历程。科技网先行:1990年11月NCFC立项,1993年11月NCFC主干网网络开通并投入运行。1994年4月NCFC网络与美国Internet互联成功,这是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1996年9月6日,中国金桥信息网连入美国的256K专线正式开通。中国金桥信息网宣布开始提供Internet服务,主要提供专线集团用户的接入和个人用户的单点上网服务。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建设:1994年9月,邮电部电信总局与美国商务部签订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的建设开始启动。1995年1月,邮电部电信总局分别在北京、上海开通64K专线,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中国互联网进入商用化阶段。第三阶段:内容应运而起(1996年-1998年)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应用和政府管理齐头并进。打造产业链: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正式推出“全球通WAP(无线应用协议)”服务。2000年11月10日,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计划”,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价值链。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GPRS业务。第四阶段: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行道(1999年—2002年底)中国互联网进入普及和应用的快速增长期。2000年4月13日,新浪网宣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第一只真正来自中国大陆的网络股登上纳斯达克。三大门户网站的相继上市,掀起了对中国互联网的第一轮投资热潮。2000年7月7日,由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指导,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共同发起的“企业上网工程”正式启动。第五阶段:繁荣与未来(2003年~至今)应用多元化阶段到来,互联网逐步走向繁荣。电子信箱情况:平均每人使用1.5个邮箱,共有邮箱1.3亿多个,2004年收费邮箱市场预计达到10亿元的规模。第四媒体迅速发展:经国务院新闻办批准刊登新闻的网站现有150家左右,网络媒体正在变成主流媒体。网络游蓬勃发展:2003年网络游戏用户数达1380万,网络游戏市场销售达13.2亿元,电信业务由此产生直接收入达87.1亿元。即时通讯异军冲起:2003年底,仅腾讯QQ的注册用户达2.6亿人次,7000多万活跃用户。短信火爆登场:2003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短信业务有2200亿条,增长速度超过100%,一条0.1元钱的短信创造了年收入数百亿的市场,形成了拇指经济。网上交易:2003年全国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交易量9947亿元,IT投资27.1亿元。网上银行:50多家银行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网上银行个人客户4000多万户,企业客户6万多户。网上教育:2004年投资125.4亿元,现有校园网26000多个。网上招聘:48.2%的网民认为在网上能够找到工作,2003年网络招聘市场规模达3.1亿元。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通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68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