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3年浙江中考第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考题跟踪训练(五)
按ESC退出首页语文2013年浙江中考第一轮复习按ESC退出首页考题跟踪训练(五)按ESC退出首页鱼我所欲也(2012·曲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按ESC退出首页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舍生而.取义者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皆以美于.徐公C.行道之.人弗受是以谓之.“文”也D.万钟于我何加.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解析:B项均为介词,比。A项前者为连词,表并列;后者为连词,表转折。C项前者为结构助词“的”;后者为人称代词“他”。D项前者为“好处”;后者为“虚夸,谎报”。答案:B按ESC退出首页2.分别选出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A.不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有这种想法,(只不过)贤德的人有能力不丧失罢了。B.非常独立且贤德的人有这种心态,人人都有这种心态,(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C.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解析:非:否定副词,不。独:只是。答案:C(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A.这种(做法)不也已经可以了吗?这就叫做失去了(自己的)本意。B.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C.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完成了吗?这就叫做改变了(自己的)心意。解析:已:停止。答案:B按ESC退出首页3.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示例: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用“鱼”喻“生”,用“熊掌”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提出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4.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舍生取义”和“珍爱生命”的关系?请举例说明。示例:(1)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应该舍生取义。如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决不吐露党的秘密,用青春传承了舍生取义,用无畏谱写了英雄赞歌。(2)生命只有一次。面对诱惑和考验,我们既需要珍爱生命,同时也应该用智慧去维护“道义”。如鲁迅先生,用100多个笔名,与敌人斗智斗勇,既保全了自己,又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捍卫了正义和真理;湖北青年周冲,为了营救被卡悬空的女童,急中生智,巧妙借助防护栏,冒着生命危险,用顽强的毅力托举女童,展示了平民英雄的义举。按ESC退出首页曹刿论战(2012·福州)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5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按ESC退出首页1.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答案:(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2)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3)公将鼓.之击鼓进军(4)再.而衰第二次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我看到他们的车痕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按ESC退出首页4.选文详略得当,详写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双方交战的过程。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5.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1)“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3)“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4)“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5)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6)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按ESC退出首页邹忌讽齐王纳谏(2012·丽水)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题。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按ESC退出首页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2)朝服.衣冠穿戴(3)暮寝.而思之躺着休息,睡觉(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3.邹忌“孰视之”又“窥镜而自视”,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的人。(大意写出即可)按ESC退出首页愚公移山(2012·达州)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1~8题。【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按ESC退出首页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年且.九十将近(2)方.磨铁杵正在(3)始一反.焉通“返”,往返(4)媪自言.姓武说按ESC退出首页2.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无陇断焉.B.惧其.不已其.如土石何C.以.君之力河曲智叟亡以.应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解析:A项前者为“哪里”;后者为“语气助词”。B项前者为“代词,代愚公”;后者为“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C项前者为“凭借”;后者为“来”。D项均为“这件事”。答案:D按ESC退出首页3.翻译下面的句子。(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4.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5.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6.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人物】________【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匡衡,凿壁借光;孙康,映雪照读;车胤,囊萤读书。(要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按ESC退出首页7.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均用原文回答)8.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按ESC退出首页Thanks!
本文标题:2013年浙江中考第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考题跟踪训练(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775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