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10101008100610041002(hPa)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同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平行于等压线。(hPa)1000100510101015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同时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斜穿于等压线。冷热高压低压低压高压北半球高空北半球近地面一、单圈环流假设:1、地表均一;2、地球不自转(不存在地转偏向力);3、太阳直射点不移动(直射赤道)。影响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二、三圈环流假设:1、地表均一;2、太阳直射点不移动(直射赤道)。影响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赤道北纬30度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北上气流右偏成西南风到北纬30度上空偏转成西风,气流无法北上在此堆积(动力)北纬30度形成高压被迫下沉低纬环流030N60N90N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低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2)假设:①地球表面性质均匀②太阳直射赤道两个因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东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你能画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模式图吗?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南半球三圈环流(1).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向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统称为大气环流。零三六九七压六带高低相间南北对称1、读图思考: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什么气压带风带?60°60°30°30°变式训练①为极地东风带,②为赤道低压带,③为盛行西风带,④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①②③④气压带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两类:(1)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原因)(2)由于气流被迫上升和下沉引起的(动力原因)你认为:七个气压带的成因各属于哪一类?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东南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2)气压带和风带----“六风七带”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聚积下沉冷暖气流辐合上升热力成因动力成因热力成因热力动力成因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后,会凝结而成云致雨你认为:1、哪些气压带降水多?哪些降水少?2、哪些风带降水多?哪些降水少?空气上升,气温越来越低,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降水空气下沉,气温越来越高,水汽容易蒸发不形成降水,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晴朗气压带气流的垂直运动与降水的关系低气压:气流上升,多雨高气压:气流下沉,少雨90°N60°N30°N0°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低气压,气流垂直上升,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云致雨;高气压,气流垂直下沉,水汽遇热难以凝结,从而晴朗干燥。气压带、风带的干湿状况:雨雨湿润干干干干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风带中:从低纬→高纬,水汽遇冷凝结,形成湿润的风从高纬→低纬,水汽遇热难以凝结,形成干燥的风。低压必上升必多雨,高压必下沉必晴朗干燥六个风带中只有盛行西风多雨,其他风带(信风和东风)都是晴朗干燥。名称分布成因气流运动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压带0°附近热力作用受热膨胀上升高温多雨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30°附近动力作用受空气重力作用下沉炎热干燥副极地低压带南北纬60°附近动力作用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抬升寒冷湿润极地高压带南北纬90°附近热力作用冷却下沉寒冷干燥风带名称风向对气候的影响北半球南半球低纬信风带东北风东南风炎热干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西北风温和湿润极地东风带东北风东南风寒冷干燥小结气压带和风带主要影响各地的降水。因此,判断各地气候的干湿状况,主要依据其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地表物质均一单圈环流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不自转地球自转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高低相间南北对称地球公转思维导图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气候特征(空气遇冷凝结致雨)动力、热力成因0°23º26´N66º34´N66º34´S23º26´S太阳直射点位置低压带高压带北半球夏季春、秋分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北半球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地表物质均一单圈环流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不公转地球自转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高低相间南北对称地球公转思维导图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气候特征(空气遇冷凝结致雨)动力、热力成因气压带、风带: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假设:1、地表均一;2、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3、太阳直射点移动。X1、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副极地低压高压低压1、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2、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低压高压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副极地低压2、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一月1、成因──北半球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60N30°N亚欧大陆洋大西洋太平副极地低气压带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表不均,海陆相间2、形成过程一月:陆地T低→冷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七月:陆地T高→热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七月60N30°N亚欧大陆洋大西洋太平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印度)低压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3、分布规律亚洲大陆太平洋北美大陆大西洋一月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高压冰岛低压七月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低压亚速尔高压⑴东亚季风(冬季风—西北季风)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使东亚冬季寒冷干燥。太平洋东亚冷干4、季风环流——东亚最典型阿留申低压亚洲高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东亚暖湿东亚季风(夏季风—东南季风)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温暖湿润,使东亚夏季高温多雨。东亚季风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季风赤道赤道思考:亚洲东部和亚洲南部冬夏季的盛行风向有何不同?形成原因是什么?南亚南亚亚洲高压暖干暖湿南亚冬季风是源于亚洲高压,夏季的西南风是来源于印度洋上北移的东南信风。南亚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东亚东亚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过赤道左偏而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形成森林景观,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农业也生机勃勃。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多少和雨期长短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由东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的趋势,因而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南地区,由于高温多雨,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2-3熟。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及西北地区东部,降水较少,以旱地农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是谷子、高梁、大豆、土豆等。小结4、季风环流——东亚最典型东亚季风夏季风——东南风——暖湿——高温多雨冬季风——西北风——冷干——寒冷干燥——风向风向性质性质影响气候影响气候成因南亚季风夏季风——西南风——暖湿——高温多雨冬季风——东北风——暖干——暖热干燥风向风向性质性质影响气候影响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力环流单圈环流影响风压带7月:陆地:印度低压海洋:夏威夷高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半球(块状)三圈环流(七压六带)海陆分布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风压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南半球(带状)1月:陆地:亚洲高压海洋:阿留申低压季风环流南亚季风赤道赤道南亚南亚亚洲高压暖干暖湿东亚东亚南亚东亚季节1月7月1月7月风向性质冬:温暖干燥;夏:炎热多雨冬:寒冷干燥;夏:温暖湿润成因东北风西南风西北风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三、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1、基本规律——影响降水从全球来讲,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地区,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低压——气流↑西风——低纬→高纬夏季风——海→陆多雨高压——气流↓信风、东风——高纬→低纬冬季风——陆→海少雨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信风西风2、表现⑴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小结2、表现⑴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热雨—赤道低压—全年高温多雨—年雨型(南北纬10°之间)热沙—副高或信风—全年高温少雨—少雨型(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西岸)温海—西风盛行—温和多雨—年雨型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信风西风⑵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夏雨夏干冬雨冬干小结2、表现⑵气候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热草—夏—赤道低压—雨季冬—信风—干季夏雨型地中海——夏—副高—高温少雨冬—西风—温和多雨冬雨型南北纬10°-20°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信风西风⑶季风环流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夏雨冬干冬干夏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形成森林景观,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农业也生机勃勃。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小结2、表现⑴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热雨—赤道低压—全年高温多雨—年雨型热沙—副高或信风—全年高温少雨—少雨型温海—西风盛行—温和多雨—年雨型⑵气候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热草—夏—赤道低压—雨季冬—信风—干季夏雨型地中海——夏—副高—高温少雨冬—西风—温和多雨冬雨型⑶季风环流控制热季亚热季温季——夏季风—海陆差异—雨冬季风—海陆差异—干夏雨型10°-25°N东岸25°-35°东岸35°-55°N东岸赤道地区气流上升,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压控制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北信风交替控制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控制西风控制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受极地气团控制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四、气候1、形成因素———太阳辐射→气温纬度分布季节变化最基本———大气环流→降水年雨型——热雨和温海夏雨型——热草、热季、亚热季和温季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沙、温带大陆和极地气候最重要———地面状况气温降水→海陆分布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大陆性:年、日温差大、降水少海洋性:年、日温差小、降水多地形地势高低及向阳、背阳→气温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最复杂2、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南北纬10°之间南北纬10°~20°之间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和西岸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北纬10°~25°的大陆东岸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3、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地带性分布)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加勒比海沿岸几内亚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纬度+信风+暖流+地形抬升成因巴西东南沿海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巴西高原墨西哥高原澳大利亚的北部及大分水岭西侧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纳米布沙漠阿拉伯高原南美西海岸南纬5°~30°地区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中西部地中海沿岸加利福尼亚沿海旧金山、洛杉矶智利中部圣地亚哥开普敦珀斯墨尔本地中海气候的分布欧洲西部温哥华智利南部新西兰南北二岛塔斯马尼亚岛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中国南方、日本中南部、朝鲜半岛南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阿根廷东北中国秦淮以北、日本北部朝鲜半岛北部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亚欧大陆内部北美大陆大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格陵兰岛亚欧、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极地气候分布南极大陆4、气候类型判断步骤:⑴判断南北半球(最高气温月)南半球:1、2月温度最高北半球:7、8月温度最高⑵根据最冷月气温值判断温度带(以温定带)最低温>15℃→热带型(雨林、季风、草原、沙漠)>0℃→亚热带型(季风、地中海)和温海洋<0℃→温带型(季风、大陆)和寒带型⑶根据降水季节判断
本文标题:气压带风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3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