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 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返回本章目录1.2给水方式1.3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1.1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1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返回本章目录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分类给水系统分类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组合给水系统返回本章目录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供民用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工业企业建筑内的饮用、烹调、盥洗、洗涤、淋浴等生活用水。供生产过程中产品工艺用水、清洗用水、冷饮用水、生产空调用水、稀释用水、除尘用水、锅炉用水等用途的用水。供民用建筑、公共建筑、以及工业企业建筑中的各种消防设备的用水。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分类返回本章目录123456水表节点给水管道引入管给水附件配水设施增压和贮水设施给水系统组成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1——阀门井;2——引入管;3——闸阀;4——水表;5——水泵;6——逆止阀;7——干管;8——支管;9——浴盆;10——立管;11——水龙头;12——淋浴器;13——洗脸盆;14——大便器;15——洗涤盆;16——水箱;17——进水管;18——出水管;19——消火栓;A——入贮水池;B——来自贮水池AB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引入管为建筑物的总进水管,与室外供水管网连接。一般建筑引入管可以只设一条,从建筑物中部进入。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状管网不同管段引入。室外给水管网水表井立管引入管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进户管)返回本章目录引入管上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水表2.水表节点返回本章目录旁通管水表阀门阀门泄水口水表节点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给水管道系统包括:干管、立管、支管、分支管立管干管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3.给水管道返回本章目录钢管(镀锌钢管、非镀锌钢管)铸铁管铜管非金属管材UPVC塑料管(硬聚氯乙烯管)PPR管(聚丙烯管)PB管(聚丁烯管)PE管(交联聚乙烯管)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管)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金属管材给水管材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双壁波纹管钢塑复合管PVCPPR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E-PVC管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使用两年后的塑料管和镀锌铁管的照片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为避免焊接时镀锌层破坏,镀锌钢管必须用螺纹连接或沟槽式卡箍连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焊接给水钢管连接方法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4.给水附件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给水附件指给水管道上的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改善水质。关断水流,或检修用的各类阀门和设备。包括阀门和管路附件。返回本章目录蝶阀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截止阀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闸阀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闸阀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球阀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法兰球阀法兰连接钢制球阀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止回阀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静音式止回阀消声止回阀对夹式止回阀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比例减压阀蒸汽减压阀弹簧活塞式减压阀可调式减压阀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调节阀液压水位控制阀泄压阀其他阀门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即用水设施或配水点。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其管网的终端用水点上的设施即为配水设施。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5.配水设施返回本章目录水龙头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当室外供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能满足建筑用水要求,或建筑物内部对供水的稳定性、安全性有要求时,必须设置各种附属设备,起调节水量、升压、贮水等作用。如:水泵、气压给水装置、水池、水箱等。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6.增压和贮水设备返回本章目录水泵锅炉给水泵潜水轴流泵SK型水循环真空泵NB型凝结水泵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给水设备消防气压给水设备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SMC组合水箱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水表分类和比较1.按计量元件运动原理速度式水表速度式水表旋翼式螺翼式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2.按读数机构的位置现场指示型远传型远传、现场组合型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3.按水温分冷水表热水表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4.按计数器工作现状分液封式水表湿式水表干式水表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5.按被测压力分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普通型水表高压水表返回本章目录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各种类型的旋翼式水表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返回本章目录最大流量(Qmax)公称流量(Qn)分界流量(Qt)最小流量(Qmin)始动流量(Qs)流量范围公称压力压力损失示值误差示值误差限计量等级1.1给水系统分类的分类和组成1.1.1给水系统的组成水表的性能参数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2给水方式返回本章目录1.2给水方式1F100KPa2F120KPa,增加1层,增加40KPa3F160KPa4F200KPa给水系统压力估算返回本章目录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一天内任何时间都能满足室内管网的水量、水压要求时采用。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1.依靠外网压力给水(1)直接给水方式返回本章目录适用: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变化大,短时间不能保证建筑物上层用水要求时采用。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2)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返回本章目录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水表止回阀泄水管水箱优点:横干管设在底部,充分利用外网水压,可简化防冻、防漏措施。缺点:水箱水用尽,用水器具水压会受到外网压力影响。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返回本章目录适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经常不足时采用。建筑内用水量大且较均匀时,可用恒速水泵供水;建筑内用水不均匀时,宜采用一台或多台水泵变速运行供水,以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2.依靠水泵升压给水方式(1)单设水泵的给水方式返回本章目录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返回本章目录设水泵的给水方式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返回本章目录适用: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经常性低于或周期性低于建筑内部给水管网所需水压,而且建筑物内部用水又很不均匀的情况。水泵的吸水管直接与外网连接,外网水压高时,由外网直接供水;外网水压不足时,水泵增压供水,并利用高位水箱调节流量。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2)设置水泵和水箱的联合给水方式返回本章目录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返回本章目录设置水泵和水箱的联合给水方式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返回本章目录在给水系统中设置气压给水设备,利用该设备的气压水罐内气体的可压缩性,升压供水。气压水罐的作用相当于高位水箱,其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在高处或低处。适用:室外给水管网压力低于或经常不能满足建筑内给水管网所需水压,室内用水不均匀,且不宜设置高位水箱采用。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3)气压给水方式返回本章目录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返回本章目录高层建筑应采用竖向分区供水方式。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得大于0.6MPa。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4)分区供水的给水方式返回本章目录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返回本章目录根据所需的不同水质,分别设置独立的给水系统。饮用水给水系统供饮用、烹饪、盥洗等生活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杂用水给水系统,水质较差,仅符合“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只能用于建筑内冲洗便器、绿化、洗车、扫除等用水。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5)分质给水方式返回本章目录室外给水管网饮用水给水系统杂用水给水系统水处理设备室外排水管网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返回本章目录卫生器具处的静压力不得大于0.60MPa,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1.生活给水系统中:返回本章目录2.消火栓给水系统:最低处消火栓,最大静水压力不应大于0.80MPa,且超过0.50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1.20MPa,最低喷头处的最大静水压力不应大于1.0MPa,其竖向分区按最低喷头处最大静水压力不大于0.80MPa进行控制,若超过0.80MPa,应采取减压限流装置。1.2给水方式1.2.1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第1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1.3给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返回本章目录1.3给水管道布置的布置与敷设1.3.1管道布置1.给水管道布置基本要求(1)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条件,求力经济合理。(2)保证管道不被损坏。(3)不影响生产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4)便于安装维修。返回本章目录1.3给水管道布置的布置与敷设1.3.1管道布置返回本章目录1.3给水管道布置的布置与敷设1.3.1管道布置返回本章目录1.3给水管道布置的布置与敷设1.3.1管道布置返回本章目录1.3给水管道布置的布置与敷设1.3.1管道布置返回本章目录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可分为:枝状和环状两种形式。枝状:单向供水,供水安全可靠性差,但节省管材,造价低;环状:管道相互连通,双向供水,安全可靠,管线长、造价高。一般建筑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1.3给水管道布置的布置与敷设1.3.1管道布置2.布置形式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可分为:上行下给、下行上给和中分式。返回本章目录1.3给水管道布置的布置与敷设1.3.1管道布置返回本章目录建筑内部给水管道的敷设根据美观、卫生方面的要求不同,可分为:明装、暗装。1.3给水管道布置的布置与敷设1.3.2管道敷设1.给水管网的敷设方式返回本章目录给水横管道在敷设时应设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横管设坡度的目的:便于维修时管道泄水;管道安装完毕,清洗消毒时,便于排空残留的污水;便于管道排气,有利于水流
本文标题: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3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