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哈工大研究生团队训练论文
我的硕士生涯与价值观时光荏苒,结束了大学四年的本科课程学习,我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了新的征程。从未离开过家的我,在哈尔滨有了自己的过渡期。生活的不习惯、学习的强大压力都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困扰。还好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可以更快的适应和接受新的环境。开学一周,满满的排课和作业带给我很大的压力,在周末,学校贴心的为我们准备了团队训练的课程。一、我的硕士生涯初入教室,老师带领我们做了友谊花活动,我们迅速的打破和周围陌生人的陌生感,分成了团队小组。趁热打铁,我们每个人挨个互相做短时间的自我介绍,虽然很辛苦却立刻对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很简短却很有意思。接着我们又进行了分组,选队长、确定队名、口号及队歌,锻炼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接着我们又做了我的现在与未来规划,使我明白了只有忠于自己,才有勇气面对未知的困难与明天。盲人游戏教会我信任与关怀,服装展示教会我创新与合作,通过这一次的团队训练使我从中收获很多,同时思考很多。初入一个新的环境,每个人都有很多新的想法、渴望展示自己。而团队训练正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每个同学参与其中,教会我们如何尽快与周围的陌生人熟悉、如何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团队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搭建与朋友之间的信任度和责任感,这些都会为我们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提供思考。在我看来,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目标。美国的哈佛大学有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调查,对一群年龄、智力、学历相当的年轻人进行人生目标的调查,调查中,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是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并且长期的目标。25年后对这些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当初差别不大的调查者25年后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有着清晰并且长期目标的3%的人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经营、成功人士;有着清晰但是短期目标的10%的人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成了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有着模糊目标的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没有取得什么特别的成绩;没有目标的27%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的很不如意。为什么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在25年后能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标规划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让你要想获得事业、生活的成功,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有清晰的规划,没有规划,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行动就缺少动力;没有行动,就没有收获,成功只能一次次的擦肩而过。学习生活规划对于我们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规划和发展。来到哈工大,规划这两年的研究生生涯。我最终的目标是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我的钻研和学习能力,并且最大限度的成我自己。在这个优秀的团体中,我们可以从朋友身上收获和学习很多,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朋友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愿意学习和帮助身边的朋友。哈工大严谨的治学氛围让我很受感染,老师的方向引导,学生的积极主动,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动力。二、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评价标准,成为主体判断客体有无价值及其大小的观念模式和框架。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现象,同时也都有着自己的主导价值观,而主导价值观是一元的,是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对其他价值观的发展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它既是社会中大多数成员赖以生活和实践的最高行为准则,也是凝聚、维系和支撑该社会统一、生存、发展的一种普遍精神,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在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多种价值观互相冲突的时期,尤其需要有核心的价值体系来引导人们的价值观,主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的社会变革对人们,尤其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面对大学生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上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系统,包含思想理论、理想信念、精神风尚、道德准则等基本价值因素,能够有效地制约和整合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成为凝聚当代中国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塑造。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在多元背景下可以确保大学生在进行价值评价时,有可以参考的依据和标准,从而使他们走出迷茫与困惑。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是整个民族的社会实践经验的结晶。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见利思义、见利争让、闻义争为”的先义后利、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强调个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韧气节、“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表现和提倡的坚忍不拔、锐意进取的坚强志向,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行为追求,以礼待人、谦和友善的仁爱精神,重人格、尚气节的思想境界,知行统一、三思内省的修养目标,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生活观念等,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因此,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这样在面临多元价值选择时才不至于迷失方向。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力军,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社会实践新形式、新途径和新内容。比如可以引导大学生利用假期通过群众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社区服务当中去;可以让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组织科技攻关、文化宣传、支教扫盲、医疗服务等小分队,深入到基层、农村、企业,从而得到锻炼和学习。总之,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多样而有效的,让大学生能够通过社会实践得到真正的锻炼,从而使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期待我在哈工大能够渡过有意义、充实的两年!
本文标题:哈工大研究生团队训练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44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