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要求:行业背景情况及设计目标、设计思想、PACS/RIS系统概述,功能特点、存储解决方案、软硬件配置方案、实施方案(包括培训)在HIS中写公司情况和售后服务。正文:一、行业背景情况1.1PACS的发展历史自从1895年发现X线以来,医学影像学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是与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密切相结合的。医学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并致力于改进医学信息的通信。其最终目的是将数据和知识结合起来,为作出医疗决策提供使用这些数据和知识的工具。医学影像学关心的是根据影像作出关于病人的解剖和病变的诊断,而医学信息学则研究如何对影像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使影像更方便医生作诊断。PACS是医学信息学的一个研究课题,其原意是医学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因特网技术、数字成像技术、激光和光纤技术以及高性能材料技术的发展和融合,1992年一个集文字、图像于一体的病人电子病历系统在美国问世,这就是最早的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用数学化处理技术淘汰传统的胶片诊断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影像界的追求目标。PACS的开发是从80年代开始的,那时是从放射科的需求出发,主要目标是将图像表达为计算机信息流,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装置上,放射科医生对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像进行诊断。随着医学数字化影像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医学院影像直接取自检查设备、存储、通讯和显示都成为可能。但同时由于各公司生产的影像设备的图像格式的不一致,使PACS进一步的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1993年美国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制定了ACR一NEMADICOM3.0标准(DigitalImagingandCommunicationsinMedicine,version3.0),这个标准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这样便有了统一的图像数据存储和传输格式了。现在,PACS将从医院甚至整个医学界的需求出发,是医院迈向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PACS主要功能是提高影像保存质量,用计算机中存储的、信息丰富的“活”图像替代胶片上的“死”图像,节省胶片(无片化),产生经济效益。具体来说,在病人进行检查登记的时候,由电脑记录下相关信息。经相关的影像检查设备如CT、MR、DSA、DR、CR、US、内窥镜、PET、NM和病理电子显微镜等得到病人的医学影像,通过网络传送到PACS中来,自动与登记的相关信息融合。要求图像必需遵循DICOM标准(可与任何DICOM兼容的医学影像设备连接),但目前国内很多医院既有带DICOM接口的医学影像设备,也有非DICOM接口的数字输出或视频输出的医学影像设备,后二者必需配以数据格式转换或相应的模数转换装置。医生可以在PACS上进行图像处理(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如冠矢状位重建、斜面重建、图像增强、图像滤波等),可以任意调节窗宽窗位;书写诊断报告时,由于有词库可轻松填写诸如检查方法、疾病表现、诊断结果等多个栏目,当然还可自定义新词组,可以插入相应的图像,最后打印签名后发给病人(这是一份图文并茂格式规范的诊断报告)。上述工作过程组成了无胶片化工作流程,使得经济效益,临床工作和科室管理效率都得以提高。通过网关还可与医院原来的HIS/RIS连通,实现影像共享;或通过MODEM拨号上网实现远程会诊。1.2PACS研究现状PACS系统主要跟影像成像设备打交道,为了实现各个设备之间有效的通讯,对标准的遵循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支持影像成像设备之间通讯的DICOM标准成为了PACS系统的一个基础标准。现在对PACS系统的要求,都是需要支持DICOM标准的,但是DICOM标准本身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庞大体系,包含了医疗图像存储和通讯的方方面面,各个PACS系统开发商对于DICOM标准的支持程度不一样,造成了各个PACS系统之间,以及PACS系统和医疗影像成像设备之间的交互不顺畅。既然DICOM标准已经成为了医疗影像数字化的事实标准,就需要在PACS中加强对于DICOM标准的支持,除了简单的支持DICOM存储,打印,检索等之外,还需要支持DICOMMPPS,DICOMWorkList,DICOMStructureReport等进一步的应用,同时DICOM标准还在不断的修改完善之中,对于一些新增的标准,也需要得到必要的支持。除了DICOM标准,还存在跟HIS之间进行交流的HL7标准。这个标准实际上是HIS信息交流的标准,对于PACS系统跟HIS系统之间的交流,通过使用HL7标准,可以从HIS系统获取信息,并将PACS的检查结果返回给HIS系统。但是HL7标准在我国的HIS中实际推广的不是很好,大部分的HIS厂家都没有使用HL7标准,而是各个厂家之间自己定义接口,比如直接开放部分数据库,使用中间层软件,做成一体化软件等方式来解决HIS跟PACS的交流问题,但是这样做会导致各个接口不统一,在做系统连接的时候,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处理和维护各个不同的接口,因此HIS信息交流的标准化问题是势在必行的,但是直接使用现在的HL7标准,并不是很符合我国现在的HIS应用,在这个标准的遵从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IHE(IntegratingtheHealthcareEnterprise,一体化医疗机构)是由北美放射学会(RSNA),医院信息系统协会(HIMSS),和其它一些专业社团、部门在1998年发起一项为期五年的举措,目的是通过医疗专家和产业界的合作来改善病人信息的获取,保证用于医疗决策的所有病人信息是有效的,正确的,标准的和安全的。它目的是应用及整合HL7、DICOM及XML等现有医疗信息及医疗影像传输标准,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IHE定义了不同的计算机或设备间交换信息的标准过程,在医疗机构中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工作流程,对于IHE定义的工作流程的支持,也是PACS发展的一个方向。因为PACS系统处理的是大量的图像,因此存储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而且是在投资上占用大量资金的问题。如何将现在日益提高的存储技术应用到PACS中,从而获得更大更廉价的存储空间,这一直是PACS开发商和医院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使用SAN加NAS的技术,可以获得非常大的存储空间,而且这个空间是可以扩展的,但是价格比较昂贵。现在又出现了性价比较高的IDE磁盘阵列,通过使用这种廉价的磁盘阵列,也可以获得海量的存储空间,因此将IDE磁盘阵列作为一个二级的存储局域网,也可以获得近似无限的存储空间。随着硬件的不断更新,PACS对于海量存储的需求越来越容易得到较小代价的解决方案。因为每个医院的工作流程和规模都不太一样,在实际应用PACS系统的时候,每一个医院的应用情况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将现有医院的工作流程进行建模,抽象出流程中各个关键点,做成不同的软件模块,然后将不同的模块进行组合,形成适合医院实际应用情况的PACS系统。这一点对于PACS系统的产品化是一个关键点,只有这样,PACS系统才能具有伸缩性可扩展性,适用于大,中,小规模的医院。对于PACS系统的研究,除了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的研究,还有医疗辅助诊断方面的研究。在医疗辅助诊断方面,需要跟第一线的医疗工作者们合作,根据医疗工作的需求,增加和补充PACS系统中影像后处理的功能,例如三维重建,虚拟内窥镜,卷积滤镜等。还有影像自动分析计算的功能,例如喷射分数测量,疑似病灶定位等。根据不同的影像类别,在医疗辅助诊断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二、公司简介(略)三、ZLPACS设计思想3.1HIS+PACS一体化由于历史的原因,HIS系统和PACS系统由两类不同的公司分别进行设计和开发,最后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连接。而ZLPACS从设计开始,就是直接基于ZLHIS的,因此ZLHIS和ZLPACS是紧密结合的。所谓的一体化系统,就是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整体设计PACS系统和HIS系统,使之在数据结构、界面、流程上达到高度统一。非一体化的系统有可能会存在以下的问题:增大医院投入成本。使医院数据人为分割,不能达到高度数据共享。接口出现问题或改进需要两个公司共同进行,效率比较低。增大系统的管理难度。3.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使用PACS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从患者和医院管理两个方面来考虑。1、从患者的角度考虑放射线成像使用PACS系统,使医生可以直接获得对DICOM原始图像的观察,对同一部位的不同组织可以通过图像后处理来进行观察,避免了患者多次拍片,受X线照射的身体伤害。对于超声、内镜等影像,因为有录像和图片,也让医生根据这些资料进行会诊,减少了患者被多次长时间进行检查的痛苦。而且PACS系统的使用,大大缩短了医疗影像在院内的传输时间,可以让医生迅速的看到检查结果并根据对检查图像的反复分析,作出诊断,诊断速度和准确率提高了,门诊患者的等候时间减少了,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也相对减少,患者的病情可以及早被发现及控制,为患者争取了时间,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为患者节约了医疗费用,提高了医疗质量。2、从医院管理的角度考虑PACS系统采用计算机的显示器来阅片,可以减少医院冲印胶片的数量,虽然现在的PACS使用水平还不能达到完全不使用灯箱和胶片进行阅片,但是医院可以只给病人冲印一份胶片,院内全部采用PACS存储系统来保存图像,实现院内的无胶片化管理。院内的无胶片化同时减少了激光相机和洗片机的磨损,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洗片药水的消耗,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了胶片存储占用的空间,为医院节省了日益宝贵的建筑使用面积。PACS系统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紧密结合,使PACS所提供的图象能够传送到临床医生工作的地方,在一些高层次的医院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医学图象能够给放射科医生和临床的专科医生调阅,临床医生可以看到检查报告,并根据需要可以调阅医疗影像。这将能够解决医院临床医疗中的问题,为医疗质量的提高打下一个坚实基础。同时全院信息化管理,还能够有效地杜绝漏费、事后医嘱等不规范的操作,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全院PACS系统的使用,还疏通了院内的工作流程。对于国内医院来说,最重要的是打破科室隔离,实现信息共享。科室的相互隔离、技术和信息的互相保密,独自发展是中国医院最大的一个弊病。借助PACS可以有效的改善这种局面。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影像科与其他科室的关系,它的大范围运用必将对放射学实践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促进更加专业化的发展,迫使行业内出现更为激烈的竞争。PACS系统中保存了患者的检查图像和报告,还可以作为患者进行诊断的旁证,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有PACS系统作为基础,可以开展复合影像诊断、开展多学科会诊,克服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使医护人员能为各类患者提供及时的诊断、治疗和护理。便于图像传递和交流,实现数据共享,发挥教学医院的教学和支持作用,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诊断质量、效率和教学、科研水平。建立远程诊断中心,可充分发挥医院专科教学中心的作用。利用院内影像专家进行远程诊断和教学辅导,也可通过电话网络和Internet把影像远距离地传送到国内、外大医院进行会诊。四、ZLPACS概述4.1ZLPACS系统流程示例下面以一个住院病人进行CT检查为例,描述病人检查过程中PACS的流程。病人进入医院后,办理入院登记。住院医生进行检查后,决定给该病人进行CT检查,住院医生在住院医生工作站开CT检查的医嘱,并执行该医嘱,病人根据需要检查的项目进行交费,然后到CT室,准备做CT检查。CT室的登记人员从影像医技工作站中看到该病人的CT检查申请,为其安排检查时间。病人在指定时间来做CT检查。技师在CT机通过DICOMWorkList查询到病人检查的申请信息,在CT机开始一次检查。病人进入CT机房,进行CT检查,检查完毕,CT机将当前检查的结果图像自动通过DICOM协议传输到DICOM服务网关。DICOM服务网关接收到CT图像,查询数据库,将图像和登记信息相融合,将图像发送到服务器,同时还将图像分发到需要后续处理的观片工作站。放射科医生在观片工作站中打开病人的CT检查,对图像进行观察和处理,同时通过察看该病人的其他相关检查纪录,做出影像诊断,通过录音的方式,
本文标题:PACS系统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3977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