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1第一章 生药学知识
生药学Pharmacognosy第1章生药与生药学“神衣尝百草始有医药”和“药食同源”的传说,是关于医药起源的概括。《淮南子·修务训》关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远古时期,祖先们采集、口尝身受,积累植物药的知识,形成原始的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中药的起源第一节生药知识炎帝神农自春秋战国到今,历朝历史学家、历史文献作了肯定的记载,炎帝神农诞生於“湖北随州厉山”。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注:“厉山氏,炎帝也,起於厉山,或曰有烈山氏”。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湖北随州厉山1、药物(Medicines):具有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物质。2、生药(Crudedrug):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的新鲜品或经过简单的加工,直接用于医疗保健或作为医药用原料的天然药材。从广义上讲,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1.1定义植物类生药:全草——薄荷、益母草部分——人参(根)、甘草(根和根茎)渗出物——苏合香(树脂)、阿片动物类生药:全体——斑蝥、蛤蚧部分——鹿茸、羚羊角分泌物——蟾酥、牛黄矿物类生药:石膏、龙骨3.中药(TraditionalChinesedrug):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中药=中药材(个子货)+饮片+中成药个子货:论个的生药,指原药用部位。饮片:切制或切制后炮制的药材。中成药(Chinesepatentmedicines):即处方制剂。根据疗效确切,广泛应用的中医处方、验方、秘方大量生产的药品。六神丸:牛黄、蟾酥、冰片、麝香、珍珠、雄黄4.草药(Medicinalherb):指民间医生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物。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中药+草药。道地药材(Famous-regiondrug):传统的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地、特定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质量优良的生药。如:四大怀药:怀菊花、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产于河南怀庆地区1.生药的名称中文名、拉丁生药名,英文名等。2.生药的来源:包括生物来源,包括原植(动)物科名、原植(动)物学名、药用部位。3.植物(或动物)的形态特征4.本草考证了解生药的历史记载,考订古今药用品种。5.产地主产区6.性状外部形态、颜色、大小、质地、断面特征、气味等。7.显微特征记载生药在显微镜下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8.化学成分类别、含量、结构式。9.理化鉴别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定性、定量分析。10.药理作用生药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实验结果。11.功效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1.2记载事项A.按药用部位分类法: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药:根、根茎、皮、叶、花、果实、种子及全草类。优点:商品学角度比较便利(药房管理)。便于比较各类生药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有利于学习生药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例如:《生药学》统编教材第三版、《中药鉴定学》1.3生药的分类B.按化学成分分类: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类别来分类,如含糖类生药、苷类生药、生物碱类生药、挥发油类生药等。优点:有利于研究生药有效成分与功效间的关系及含同类成分生药的科属来源之间的关系。缺点:对有效成分不明或含有成分不详的生药难以分类。例如:《生药学》统编教材第二版生药的化学成份分类表化学成分类型药物举例含蒽苷类生药大黄、虎杖、紫草、丹参、何首乌、番泻叶、决明子、芦荟含黄酮类生药葛根、黄芩、槲寄生、桑白皮、银杏叶、槐米、红花、石苇、淫羊藿、蒲黄含强心苷类生药洋地黄叶、黄花夹竹桃、香加批含香豆素类生药白芷、防风、南沙参、北沙参、菊花、秦皮、青蒿、茵陈、蛇床子含环烯醚萜类生药龙胆、地黄、玄参、秦皮、栀子含木质素类生药厚朴、杜仲、五味子、连翘含挥发油类生药当归、川芎、苍术、石菖蒲、莪术、郁金、姜黄、木香、白术、香附、沉香、肉桂、丁香、辛夷、陈皮、小茴香、砂仁、枳壳、豆蔻、薄荷、细辛、紫苏、广藿香、藿香、荆芥、海金沙含生物碱类生药麻黄、益母草、山豆根、苦参、龙胆、秦艽、槟榔、白鲜皮、黄连、防己、延胡索、黄柏、勾藤、吴茱萸、马钱子、洋金花、颠茄草、川贝、浙贝、川乌、附子、百部含鞣质、多元酚绵马贯众、柯子、山茱萸、五倍子、儿茶含有机酸类生药升麻、关木通、金银花、山楂、马兜铃、木瓜、地龙、蜂蜜C.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如按现代药理作用分为: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生药、作用于循环系统的生药等。或按中医功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等。优点:在生药的临床应用角度比较便利。利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作用和功效,便于与临床结合。缺点:某些生药具有多种功效和药理作用难以归属。例如:《中药学》、《中药药理学》。生药的中药功效分类表功效药物举例解表药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细辛、羌活、蒿本薄荷、菊花、柴胡、葛根、升麻、蝉蜕、牛蒡子、桑叶、蔓荆子泻下药攻下药润下药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甘遂、芫花、大蓟、牵牛子祛风湿药独活、威灵仙、乌鞘蛇、秦艽、五加皮、桑枝、木瓜化湿利尿药芳香化湿药利尿渗湿药藿香、佩兰、砂仁、苍术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车钱子、木通、防己、海金沙、半边莲温理祛寒药川乌、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高良姜、艾叶、小茴香、丁香清热药清热泻火药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石膏、知母、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夏枯草、决明子、山豆根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草、漏芦、青黛茵陈、胡黄连、鸦胆子、白头翁生地黄、玄参、牡丹皮、水牛角、赤芍、青蒿、地骨皮、紫草、秦皮理气药厚朴、陈皮、青皮、枳壳、枳实、川楝子、木香、乌药、香附、郁金、延胡索、薤白理血药活血化淤止血药川芎、丹参、红花、桃仁、乳香、没药、三棱、益母草、川牛膝、穿山甲、五灵子、鸡血藤、王不留行凉血止血药:白茅根、侧柏叶、槐花、小蓟、大蓟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血余炭、藕节收敛止血药:仙鹤草、白芨、棕榈炭功效药物举例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白附子瓜篓、贝母、竹茹、桔梗、天竺黄、前胡、胖大海、浮海石杏仁、苏子、白部、紫苑、款冬花、桑白皮、葶苈子、地龙补益药补血药补气药补阴药补阳药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紫河车人参、甘草、党参、黄芪、山药、白术北沙参、麦冬、枸杞子、龟甲、鳖甲、山茱萸、女贞子、桑寄生、石斛、百合、西洋参、黄精肉苁蓉、淫阳藿、鹿茸、杜仲、续断、补骨脂、菟丝子、巴戟天、锁阳、沙苑子、蛤蚧、狗脊、冬虫夏草镇痉安神药镇痉药安神药白僵蚕、全蝎、蜈蚣、钩藤、天麻、羚羊角、代赭石、石决明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琥珀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牛黄消导药神曲、山楂、莱菔子、麦芽、鸡内金驱虫药使君子、槟榔、乌梅、苦楝皮、雷丸收敛药五味子、肉豆蔻、金樱子、莲子、柯子、乌贼骨、龙骨、牡蛎外用药雄黄、轻粉、密佗僧、白矾、斑蝥、蟾酥涌吐药甜瓜蒂、常山、胆矾D.按自然系统分类法:根据生药原植(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排列。优点: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性状、组织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方面的共同点,揭示其规律性;有利于从同科属中寻找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扩大生药资源。如:《生药学》教材、《药用植物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E.按笔划:辞典类:中药大辞典、药典F.其它:如古书上,按药物自然属性的朴素的分类方法,如《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等,虽把亲缘关系相近的分在一起,但比起现代的自然系统有许多不足之处和不科学的地方。1.4生药的利用•直接供医疗使用•天然化合物医药品的原料•食用、香味料、调味料•香料•染料、涂料•农药1.5中药的性能含义:概括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一、四气(一)含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二)标定四气的依据:1.与所治疾病的寒热属性相对2.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反应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三)临床意义:指导治疗。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中医的一条治疗和用药原则。二、五味(一)含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二)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1.辛味:行气、行血、发散以及芳香化湿、开窍、避秽。2.苦味:能泄(包括清泄、通泄、降泄)、能燥、能坚阴3.甘味:能补益、能缓急、能和中4.酸味:收敛、固涩5.咸味:软坚散结、泻下6.淡味:渗湿、利水(三)五味的标定依据:1.真实滋味2.药物的作用三、归经含义: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依据: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立(1)据服药后药效应所在,或侧重于经络辨证或侧重于脏腑辨证(2)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临床意义: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四、升降浮沉含义:用以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确定的依据可将药物功效直接作为确定药物升降浮沉趋向的依据药物作用的倾向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是炮制和配伍意义:1.利用药物调节紊乱的气机2.因势利导,有利于祛邪外出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利、崩漏、脱肛)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沉浮的作用趋向。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泻利。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消导积滞、潜阳息风、降逆、收敛、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五、毒性含义:广义的毒性: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性: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伤害性,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度的性能影响毒性的因素:药物用量大小(主要因素)药材品种、产地、采集、贮存、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用药是否对证、患者体质正确对待中药毒性:“有毒观念,无毒用药”一、炮制二、配伍“配伍七情”1.6影响中药性能的因素1.7中药的应用一、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2、妊娠禁忌3、饮食禁忌4、病证禁忌二、剂量:含义:单味药干燥后的饮片用于汤剂中成人一日的内服量。确定剂量的因素:①药材因素:药材质地、药材性味、有毒、无毒。②应用方面:剂型、用药目的、方药配伍。③患者因素:年龄大小、性别、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病势轻重等。第二节生药学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一门以天然来源的、具有医疗或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生药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质量和变化规律,探讨其资源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科学。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遗传学、中医学等学科知识,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活性成分、品质评价、医疗用途及开发利用的科学。1、我国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起源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古代时期(公元前221-1840年)近代时期(1840-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49年以后)。一、生药学的发展我国古代医学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阐发医理,为我国现存的两部权威理论医著;《伤寒杂病论》论述内伤外感各证的辨证施治及处方用药,肇启我国临床医学之端;《神农本草经》则载录药物性味功用,被后世奉为中药本草的祖书。2、中国古代本草学的发展黄帝轩辕氏(熊氏)籍贯:河南新郑县西北朝代:上古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最早发明中医中药是——轩辕黄帝。在5000年前就写下了人类第一部中医中药著作——《祝由科》。“家有祝由科,害病不吃药”。后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
本文标题:1第一章 生药学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1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