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油气测井课程设计报告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资勘四班油气测井课程设计报告油气测井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报告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011年1月12日学号:2702080433姓名:张义平指导老师:张晓莉老师2目录一、序言.....................................................................................................3二、实习目的及要求................................................................................3三、实习内容.............................................................................................41、测井资料的岩性分析与含油性分析............................................4一)测井资料的岩性分析............................................................4砂岩...........................................................................................5泥岩...........................................................................................7含泥砂岩..................................................................................8含砂泥岩..................................................................................8特殊层段分析..........................................................................9二)测井资料含油性分析..........................................................102、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的计算......................................................11一)孔隙度的计算......................................................................11二)含水饱和度的计算..............................................................123、人工解释与岩屑剖面及forword数据对比...............................12一)岩性划分对比......................................................................13二)含油气性分析对比..............................................................13四、课程设计总结..................................................................................143一、序言本次实习为长安大学资源学院资源勘查工程(油气)专业学生油气地球测井课程设计实习。该专业学生在大三第一学期都将进行油气地球测井的学习,并将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实习安排在该学期末。通过课程设计实习,将课本的知识运用到实例中,有利于学生对油气地球测井知识的进一步掌握。本次课程设计实习从2011年1月10日开始,于2011年1月14日结束。课程设计时间为期5天。地点安排在修远2区2104微机室。二、实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主要想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的:1、通过实习,让学生对课本知识做一个总体的回顾;2、在实习的过程中,根据作业的要求,让学生对各种不同测井方法的曲线特征、曲线影响因素,曲线应用等做一个整体的把握;3、对常用的几种曲线,在掌握目的2中所要求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曲线加以对比,通过不同曲线之间相互印证,划分储集层,判断油水层,分析含油饱和度,熟练掌握测井资料解释的方法;4、通过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5、通过实习,让同学们掌握基本的测井解释技能,方便学生们日后4的自我发展。本次课程设计实习,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学生必须按照正常上课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所要求的实习任务;2、课程设计时间算作正常课时时间,同学们需遵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3、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听讲,不能因为临近放假回家,无心学习;4、课程设计完成,须按照老师要求完成相应的作业并上交。三、实习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内容有三个大方面:测井资料的岩性分析、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的计算、人工解释与岩屑剖面及forword数据的对比。完成上述课程设计实习内容的主要步骤如下:a、利用适当的测井曲线划分出渗透层;b、通过相应的曲线变化特征及值的大小判断含水、含油情况;c、求出岩石孔隙度;d、根据孔隙度和相关参数求含水饱和度;e、将人工解释岩性与钻井岩屑记录做一对比;f、将自己所判断的含油气情况与forword中解释的结果做一个对比,找出差异。1、测井资料的岩性分析与含油性分析一)测井资料的岩性分析本人所作课程设计测井资料为12井。该井位于鄂尔多斯盆地,5井段地层多为三叠系延长组碎屑岩,少见碳酸盐岩和其它岩性岩石。测井所用手段主要有: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测井(GR)、声波密度测井(DT)、井陉测井(ICAL)、电阻率测井(RT、R0.5、R2.5)、微电极测井(ML1、ML2)、感应测井(ILM、ILD)、8侧向测井等。此外,本次测井课程设计实例中附有岩屑记录、岩芯描述、取芯统计、送样分析这几方面现场采集的数据。有利于同学们将自己的解释与这几个对应的数据作对比。根据本井的测井数据,判断岩性我们主要用到了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井陉测井曲线、声波测井曲线。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微电阻率(ML1、ML2)进一步划分了薄层。通过测井岩屑记录及测井曲线特征可以判断该井岩性有:砂岩、含泥砂岩、含砂泥岩、泥岩(由于本人对测井资料解释的经验不足且该井岩性复杂,不能完全区分泥质砂岩与含泥砂岩、砂质泥岩与含砂泥岩,故将泥质砂岩与含泥砂岩统一划分为含泥砂岩,将砂质泥岩与含砂泥岩统一划分为含砂泥岩)。下面,我将就各种岩性岩石的曲线特征及判断依据一一做以介绍。砂岩判断砂岩主要依据自然电位(SP)和自然伽马(GR)曲线,在测井初始阶段,由于测井条件受到外界干扰因素影响较大,使用自然电位划分储集层可靠性不高,故我采用自然伽马(GR)对其进行划分。如553~570m井段处。6自然电位测井(SP):曲线中泥岩基线为50,砂岩基线为10。在0~204m间,所有测井曲线没有数值;204~375m间自然电位(SP)曲线出现异常,为测井设备没有正常运行,根据自然伽马(GR)作解释;在375m以下井段曲线变化趋势正常。在正常井段,砂岩处值较低,为10左右,符合自然电位理论变化规律。自然伽马测井(GR):曲线在0~204m处没有值,在204~375m段自然电位(SP)不正常,采用自然伽马(GR),在375m井段以下采用两者相互配合进行储集层的划分。整体过程中,砂岩处,曲线值较低,为85左右。微电位:微梯度(ML1)和微电极(ML2)主要是通过两者曲线的重叠来划分薄层。曲线在0~204m处没有值;在204~375m段两者值均较低,在15左右来回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大,曲线不稳定,在砂岩处幅值差不明显,难以划分渗透层;在375m以下,砂岩处,出现较为明显的幅值差,可以判断为储集层(即砂岩)。井陉曲线(ICAL):同样,在0~204m处没有值;在204~375m段值在22.3左右波动,且波动较大;在375m以下,曲线值在21.85左右波动,在砂岩处减小,表明井陉减小。声波时差曲线(DT):本井测井资料中,利用声波时差曲线判断储集层时现象不明显,只是作为一个辅助测井数据来验证前面所作出解释的合理性。整个曲线中,在0~204m处没有值;在204~375m曲线变化不稳定,高于整体平均值;在375m以下井段,声波时差测井数据在250左右波动。7泥岩自然电位测井(SP):曲线中泥岩基线为50。在0~204m间,所有测井曲线没有数值;204~375m间自然电位(SP)和自然伽马(GR)曲线出现异常,为测井设备没有正常运行,根据自然伽马(GR)作解释;在375m以下井段曲线变化趋势正常。在正常井段,泥岩处岩处值较高,在50左右,符合自然电位理论变化规律。如井段513m~539m井段处。自然伽马测井(GR):曲线在0~204m处没有值,在204m~375m段自然电位不正常,采用自然伽马(GR),在375m井段以下采用两者相互配合进行储集层的划分。整体过程中,泥岩处,曲线值较高,为175左右。微电位:微梯度(ML1)和微电极(ML2)主要是通过两曲线是否重合来划分薄层。曲线在0~204m处没有值;在204~375m段两者值均较低,在15左右来回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大,曲线不稳定,两曲线重合情况变化大,可靠性不高;在375m以下,泥岩处,两曲线基本重合,用以区分储集层与泥岩。井陉曲线(ICAL):在0~204m处没有值;在204~375m段值在22.3左右波动,且波动较大;在375m以下,曲线值在21.85左右波动,在泥岩处增大,表明井陉增大,符合理论变化趋势。声波时差曲线(DT):本井测井资料中,利用声波时差曲线判断储集层时现象不明显,只是作为一个辅助测井数据来验证前面所作出解释的合理性。整个曲线中,在0~204m处没有值;在204~375m8曲线变化不稳定,高于整体平均值;在375m以下井段,声波时差测井数据在250左右波动。基本上在泥岩处能看较小的增大,与理论变化一致。含泥砂岩含泥砂岩曲线的变化位于砂岩与泥岩之间,在整个曲线解释中不容易解释。如测井375m~399m井段处。在正常井段,自然电位(SP)值在10~26之间,靠近砂岩基线,部分层段变化突增或突减是由于所加薄的其它岩性岩层。自然伽马(GR)曲线变化趋势在375m以下变化与自然电位相吻合,随着泥含量的增加值增加,变化区域在85~121间变化,变化趋势与理论相符。微电位(ML1、ML2)在正常井段变化与理论项符合,正负幅值差介于0和砂岩正负幅值差之间。井陉曲线(ICAL)和声波时差(DT)也是介于砂岩与泥岩变化之间,由于在本测井资料中这两条曲线本来变化就不是很明显,以至于在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处变化基本看出来,但是整体上符合理论变化。含砂泥岩自然电位(SP)值在34~50之间,靠近泥岩基线,部分层段变化突增或突减是由于所加薄的其它岩性岩层。如井中298m~340m井9段处。自然伽马(GR)曲线变化趋势在375m以下变化与自然电位相吻合,随着泥含量的增加值增加,变化区域在119~175间变化,变化趋势与理论相符。微电位(ML1、ML2)在正常井段变化与理论项符合,正负幅值差介于0和砂岩正负幅值差之间。井陉曲线(ICAL)和声波时差(DT)也是介于砂岩与泥岩变化之间,由于在本测井资料中这两条曲线本来变化就不是很明显,以至于在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处变化基本看出来,但是整体上符合理论变化。特殊层段分析616m~680m井段:深616m到680m之间明显出现一个正旋回沉积和一个逆旋回沉积。从680m到650m之间,从下往上泥质含量增加,为一个进
本文标题:油气测井课程设计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5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