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蹲踞式起跑公开课教案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曹甸镇中心小学胡春雷一、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其进行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培养,学会欣赏他人、体验成功的心情。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不乏其个性的张扬,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由于蹲踞式起跑对于活泼好动,富有求知欲望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蹲踞式起跑这一教材会显得枯燥无味,对此,通过情景导入的方式进行游戏,达到课上的运动量还体现出小组的探究与合作的课堂氛围。教材简析《蹲踞式起跑》是小学中高年级主要教材之一,本课是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一课,教学任务是初步学会蹲踞式起跑动作。由于田径短跑比赛都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姿势,对于五年级同学来讲技术难度也比较大。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多掌握一种技能,获得更快的初速,提高人的反应能力。可以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获得更多的运动乐趣。三、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富于想象,求知欲望和表现欲高,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运动时不怕累、能吃苦。本课教学对象为我校五年级3班学生,共48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8人。班里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电视看过蹲踞式起跑的学生占40%,没有见过的占60%;一点不会做的占10%,会做但不正确的占85%,能够做出正确动作的只占5%。班里肥胖的学生有四人。根据上课观察和体制测量数据显示,该班学生平时较喜欢运动,身体素质较好,协调性强,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这些都为本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本教材的设定是在三年级学习站立式起跑、四年级运用站立式起跑进行跑的各项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在三、四年级学习和运用站立式起跑时,学生体会了重心前移能够使起跑与跑出衔接顺畅,从而本节课在学生有了重心前移体会之后在学习蹲踞式起跑,制定本节课教学重点听到“预备”时重心前移,学生能够更快的领会学习的重要性,也使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更积极。四、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建立快速跑的概念,并能正确陈述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技术的动作概念。2、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每个环节及要领,能按要求进行练习。3、学生能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蹲踞式起跑动作,能做到听口令快速起动。难点:如何做到蹬地有力。六、教法、学法(一)教师教法:本课主要采用了带领法,讲解法、示范法、语言启发法、语言激励法、及时纠正法、个别指导法、巡回指导法,小组练习法,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以及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二)学生学法:集体模仿法、骨干带头法、自主创新法、团结协作法、小组展示法和互评互助法等学习方法。七、教学过程1.准备部分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在田径场地上进行开口、闭口螺旋慢跑练习,学生保持前后一臂距离,不发一致;其次教师带领学生做徒手操:最后进行高抬腿专项练习。要求动作标准有力。2.基本部分①复习站立式起跑,进行追逐跑小练习。提问怎样才能跑的快。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得出结论,导出今天学习的内容:蹲踞式起跑。②教师分成“各就位—预备—跑”进行先分解再完整的教学方法循序进行教学,突出重难点。目的:有分解到完整以及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③组织学生练习,四人一组,积极练习,熟练的做出完整较正确的动作。目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四人一组合作探究性学习。④学生展示目的:找出参照物,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取长补短。⑤再组织练习。目的:在之前的练习、展示之后,让学生及时的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学生四人一组,团结协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完善动作,做出充分蹬地的动作。⑥引导学生总结蹲踞式起跑的动作,以及重难点。目的:巩固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技术方法,编程小口诀,让学生更好的铭记于心。⑦比一比;以每横队为一组。目的:让学生相比比较,相互学习,共同提高。3.结束部分①全体坐下来做简单的牵拉练习。目的:学会并掌握放松方法,尽快放松身心。②小结本课学习情况目的: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和要求。③安排学生收器材。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爱劳动的品质八、预计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预计练习密度40%左右,平均心率120-125次/分钟。九、场地、器材布置田径场曹甸镇中心小学《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单元位置水平三·走和跑·蹲踞式起跑第1次课教师胡春雷教学内容1、蹲踞式起跑2、素质练习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初步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建立快速跑的概念,并能正确陈述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技术的动作概念。2、技能目标:了解蹲踞式起跑的每个环节及要领,能按要求进行练习。3、情感目标:学生能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蹲踞式起跑动作,能做到听口令快速起动。难点:如何做到蹬地有力。教学准备田径场程序内容教师教、导活动学生学、练活动组织与执行措施运动负荷次数强度准备部分8分钟一、常规(1’)二、准备活动1.慢跑(3’)2.徒手操(3’)3.专项练习(1’)1、1、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2、接受体育班长报告,向学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检查着装情况,安排见习生。1、小游戏:开火车(开口螺旋,闭口螺旋跑)1﹚口令指挥练习;2﹚提要求:注意前后距离有秩序有纪律。2、按从上到下的顺序1)头部运动2)肩部运动3)扩胸运动4)腹背运动5)前后压腿6)踝腕关节运动3.高抬腿跑1)师范讲解高抬腿跑动作,带领学生进行一分钟练习。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2、认真听讲,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和要求。3、见习生随堂见习。1、集体按要求进行慢跑内容:跟随老师进行开口、闭口螺旋跑。要求:精神饱满、保持前后适当距离。2、集体按要求进行徒手操练习。1)认真听讲、看示范;2)动作到位,准备活动做充分。3.认真听讲、看示范,做好高抬腿动作。密集队形集合★★★★★★★★★★★★★★★★★★★★★★★★★★★★★★★★★★★★★★★★要求:快、静、齐!徒手操阵型图:★★★★★★★★★★★★★★★★★★★★★★★★★★★★★★★★★★★★★★★★2\3次4*8拍1’小中程序内容教师教、导活动学生学、练活动组织与执行措施运动负荷次数强度基本部分28分钟一、蹲踞式起跑1、复习与引导(4’)2、蹲踞式起跑(18’)1、组织小游戏:追逐跑,帮助学生复习站立式起跑。2、组织追逐跑,提问:短距离跑除了速度快,还要求什么快?比站立式起跑更先进的技术是什么?1、教师将蹲踞式起跑分解成“各就位—预备—跑”三部分示范讲解技术动作,再完整讲解,突出动作的重难点。2、组织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做出有力的蹬地动作。4、再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布置分组任务。巡回督查。5、引导学生总结蹲踞式起跑的动作,以及重难点。1、与教师一同复习站立式起跑,完成游戏。2、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1、认真观察教师动作,原地模仿练习,体会动作要点。2、学生四人一组,积极练习,熟练的做出完整较正确的动作。3、观察展示同学的动作,参与讨论,总结自己的优缺点,积极改正。4、学生四人一组,团结协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完善动作,做出充分蹬地的动作。5、学生能做出“一脚、一拳、一肩”已经蹬地充分的总结。1.练习队形★★★★★★★★★★★★★★★★★★★★★★★★要求:站立式起跑姿势,左右一臂距离,向前追逐15米左右距离口哨召回。总结出反应要快,引申出蹲踞式起跑。注意口令:各就位—跑。1,学习队形★★★★★★★★★★★★★★★★★★★★★★★★★★★★★★★★★★★★★★★★前排蹲下,后排站立。认真观察,牢记动作要点(一脚、一拳、一肩)原地模仿练习2.学生四人一组自由组合,练习结束,听哨音成体操队形集合。3.★★★★★★★★★★★★★★★★★★★★★★★★★★★★★★★★★★★★★★★★4.同2。5.密集队形集合★★★★★★★★★★★★★★★★★★★★★★★★★★★★★★★★★★★★★★★★2/3次5/6次5/6次中中大大程序内容教师教、导活动学生学、练活动组织与执行措施运动负荷次数强度6分钟二、比一比(6’)1、组织八人为一小组进行蹲踞式起跑比赛。2、同质分组比赛两次。3、教师小结,学生参与。1、学生听口令集中注意,做好蹲踞式起跑动作,积极投入到比赛中。2、学生根据自身的技术动作与身体素质以及结合教师的安排选择水品相仿的进行补赛。3、学生能自主总结出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和重难点,能有意识的做出蹬地动作。并在以后的实践练习中不断的改进。练习组织1.练习队形★★★★★★★★★★★★★★★★★★★★★★★★两队同时进行2\32/3次中大结束部分3分钟1.放松(2’)2.总结(1’)1.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教师语言提示动作)2.总结本课学习情况。3.师生再见。1.学生集体练习。2.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听教师小结。3.排队有秩序退场。1.练习队形★★★★★★★★★★★★★★★★★★★★★★★★要求:调整呼吸,牵拉关节,做好整理与放松。小生理负荷预测课后记平均心率120-125/分左右练习密度40%左右
本文标题:蹲踞式起跑公开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6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