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课程代码:00654(总题数:25,分数:25.00)1.记者要出色地完成“反映内部情况”的任务,就要有:正确的采访目的,坚持真理的精神,以及()(分数:1.00)A.抓住典型事例B.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C.坚持党性原则,对党对人民负责D.深入采访,把有关情况调查清楚解析:[解析]要出色地完成“反映内部情况”的任务,记者一是要有正确的目的;二是要有坚持真理的精神;三是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四是要处理好与被反映单位的关系。2.在采访中,记者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除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要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外,还要善于()(分数:1.00)A.观察事物的历史轨迹B.对事物进行历史的比较C.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事物D.从事物发展中发现其特点和新意√解析:[解析]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记者在采访中要自觉地运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去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做到:(1)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客观事物;(2)要善于从事物发展中捕捉其特点和新意;(3)要了解事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及其趋势,发掘事物深刻的内蕴。3.重要的新闻学文献《与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的作者是()(分数:1.00)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陆定一解析:[解析]做好群众工作,是记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群众工作,可以进一步加强新闻媒介和广大群众的联系。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过,报纸不能关起门来办,而应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刘少奇同志1948年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也说:“党依靠你们的工作,指导群众,向群众学习。”4.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新闻采访比一般的调查研究难度更大,更应当()(分数:1.00)A.明确采访的思路B.了解采访对象C.拟定采访计划D.做好采访的准备√解析:5.在采访活动中,新闻记者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是()(分数:1.00)A.深入实际原则B.深入群众原则C.执行政策原则D.无产阶级党性原则√解析:6.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具有新闻敏感的记者,大脑常常处于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状态,就是处于()(分数:1.00)A.紧张状态B.开放状态C.激活状态√D.有意注意状态解析:[解析]总的来说,记者的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具有新闻敏感的记者,其大脑常常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激活状态,即对外界相关的客体信息显得特别灵敏。7.运用新闻政策标准选择新闻,通常体现为政治标准、新闻宣传思想,以及()(分数:1.00)A.新闻报道思想B.新闻报道提示C.新闻报道指南D.新闻机构的编辑方针√解析:8.新闻的宣传价值,一般包含的因素有:一致性、典型性、时宜性和()(分数:1.00)A.客观性B.时效性C.针对性√D.独创性解析:[解析]新闻的宣传价值,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一致性,这是指新闻报道与党的政策、主张和中心工作保持一致;(2)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新闻事实既具备代表性和普遍意义,又具有较强的个性和说服力;(3)针对性,这是指记者选择的新闻事实,要能够回答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触及读者的思想实际;(4)时宜性,所谓时宜性是指新闻要适合时势的需要。9.采访的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的关系是()(分数:1.00)A.相互依存B.相互制约C.互为因果D.相互关联,相互促进√解析:[解析]采访的准备工作可以分成两种,即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这两种准备是互相关联,互为补充的。平时准备是临时准备的基础,临时准备是平时准备的继续。故选D。10.记者采写目击式新闻,一般运用()(分数:1.00)A.事前观察B.同步观察√C.结构式观察D.非闯入式观察解析:[解析]观察,特别是现场观察,是新闻采访的一种基本的和常用的手段。现场观察可分为事前观察、同步观察、事后观察。同步观察就是在事物变动的同时,记者在现场实地进行观察。许多优秀的目击式新闻,都是记者同步敏锐观察的结果。11.记者采访中“因人物访问”的主要意图在于()(分数:1.00)A.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B.针对某一问题有的放矢访问C.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其成就√D.尽快地反映事物新变化解析:[解析]访问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特点,大致分为5大类:因事件访问、因人物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和因争论访问。其中,因人物访问的重点在人,往往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物的纪实性报道的访问。这类访问要善于抓住展现人物特点的细节,以更好地显示人物的具体精神面貌及成就。A项属于因经验访问,B项属于因问题访问,D项属于因事件访问。12.记者对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同时进行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叫()(分数:1.00)A.两地采访B.隐性采访C.交叉采访√D.易地采访解析:[解析]特殊方式的采访有以下5种:巡回采访、易地采访、交叉采访、蹲点采访、隐性采访。巡回采访也叫游动采访、旅行采访,其特点是流动性大,每到一地,一般停留时间很短,通常适用于某些特殊的、重大主题的报道;易地采访指记者到本职工作范围以外的地区采访;交叉采访指记者因工作需要,在一定期间同时交叉采访两条或几条新闻;蹲点采访是一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采访时间较长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13.采访中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是()(分数:1.00)A.激发式提问B.开放式提问√C.迂回式提问D.诱导式提问解析:[解析]常用的提问方法有以下几种:开放式提问、闭合式提问、诱导式提问、激发式提问、迂回式提问。题干所述的提问方法即开放式提问。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而闲合式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的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诱导式提问在于启发对方,把记者想知道的情况具体谈出来;激发式提问与激将法相似,可通过反问、设问或故意错问,以激发对方情绪;迂回式提问用于访问中遇到障碍,对方回答不清或不愿回答时,通过采取迂回式提问,可以从侧面逐渐引入正题。14.记者采访革命战争年代的见证人,必要时把被采访者收藏的物品拿去请党史研究专家鉴别、认定。这是()(分数:1.00)A.间接核实B.多方核实C.亲身核实D.技术检验核实√解析:15.采访与写作结合起来思考的好处是()(分数:1.00)A.提高工作效率√B.在采访中开始写作C.减轻记者的工作负担D.取得采访对象的积极配合解析:[解析]在新闻采访阶段对新闻写作进行必要的、全面的思考,包括体裁、主题、角度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的思考,有助于提高新闻采访效率,也为新闻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16.在各类采访方法中,最有利于了解各方矛盾、焦点,有利于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的是()(分数:1.00)A.逐一访问B.个别访问C.开座谈会√D.新闻发布会解析:[解析]访问可分为个别访问和集体访问,集体访问又包括座谈会和记者招待会两种形式。其中,座谈会在各类采访方法中,最有利于了解各方矛盾、焦点,有利于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17.记者挑选新闻写作所用事实材料的过程叫做()(分数:1.00)A.材料收集B.新闻选材√C.新闻调查D.素材采集解析:[解析]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它包括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一是指选材的范围;二是指选材的过程。18.新闻文采总的特点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具体表现为:叙事突出动感,描绘富有美感,以及()(分数:1.00)A.修辞强调实感√B.议论强调实感C.词语强调美感D.叙事强调美感解析:19.从产生、演变到发展一直同古典文学关系密切的新闻体裁是()(分数:1.00)A.消息B.专访C.评论D.通讯√解析:20.由党和政府授权,用以发表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公报、决议、声明,公布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决定等的新闻文体,称为()(分数:1.00)A.新闻文告B.新闻纪要C.新闻公报√D.政府公告解析:[解析]公报式消息,又称新闻公报。它一般是党和政府授权发表的新闻,用以发表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公报、决议,宣布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文件、声明、决定等,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21.描写式导语的写法大致有三种:描述一个或一组“特写镜头”,具体形象描写同一般概括相结合,以及()(分数:1.00)A.描述生动的新闻事实B.穿插主要的新闻事实C.描述最主要的新闻事实√D.评述最主要的新闻事实解析:22.人物通讯要写得深刻,就应当抓住有关矛盾线索逐层展开,使人物置身于()(分数:1.00)A.社会矛盾之中B.矛盾冲突之中√C.人、自然与社会冲突之中D.人与人的矛盾冲突之中解析:[解析]在矛盾冲突中往往最能鲜明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及精神境界,人物通讯要写得深刻,就应当抓住有关矛盾线索逐层展开,使人物置身于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在这种特定氛围中的行动来展示其形象及丰富的内心世界。23.有专一主题和专门访谈对象的访问记,被称为()(分数:1.00)A.专访√B.访问C.谈话录D.采访录解析:24.报告文学在写作上讲究新闻性和文学性双重特色,而最根本的生命线是()(分数:1.00)A.新闻性B.真实性√C.文学性D.艺术性解析:[解析]报告文学作为新闻与文学相结合的边缘文体,在写作上讲究新闻性和文学性的双重特色。既然是一种“报告”,报告文学首先必须具备新闻性,其中,真实性又最为根本。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线,真实性动摇了,报告文学也就不存在了。25.我国的消息这一新闻体裁,主要脱胎于古代文体的()(分数:1.00)A.小说B.散文C.记叙文√D.笔记文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总题数:5,分数:10.00)26.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业务能力,通常表现于()(分数:2.00)A.社会活动能力√B.随机应变能力C.职业的敏感性√D.逻辑思维能力√E.文字功底和口才√解析:27.记者使用隐性采访的情况是()(分数:2.00)A.某些表扬性稿件中√B.批评揭露性的报道中√C.探听明星的隐私时D.把隐性采访作为采访的辅助手段√E.在各种场合都可以使用解析:[解析]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在下列情况下应使用隐性采访:(1)把隐性采访作为记者日常观察、了解情况的辅助手段;(2)某种批评、揭露性的报道可使用隐性采访;(3)某些表扬性的稿件也适合用隐性采访。28.采访中的新闻观察与其它行业观察的区别在于()(分数:2.00)A.观察的经常性√B.观察的直接性√C.观察的综合性√D.观察的客观性√E.观察的敏感性√解析:29.消息按篇幅的长短分,有()(分数:2.00)A.简讯√B.标题新闻√C.评述式新闻D.特写新闻E.一句话新闻√解析:[解析]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消息可作如下归类:(1)按事实性质分类,有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2)按报道内容分类,有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人物新闻和政治新闻等;(3)按写作特点分类,有特写式消息、目击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背景报道;(4)按篇幅长短分类,有简讯、一句话新闻和标题新闻;(5)其他样式的分类,有公报式消息、答记者问。此外,西方新闻界对消息有这样一些分类:硬新闻,一般指的是对重要的公众事件的报道;软新闻即重要性不如硬新闻,而趣味性浓厚的报道;纯新闻是直截了当的事实报道,不加解释分析,不以文采和材料的有趣取胜的新闻。30.新闻写作中讲究必要的“照应”,具体方法有()(分数:2.00)A.首尾照应√B.前后内容照应√C.正文与标题照应√D.主体与导语照应E.导语与标题照应解析: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总题数:4,分数:12.00)31.第一手材料(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第一手材料是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
本文标题: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07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