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3、4课整合 中东问题[人教课标][课件6]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阿拉法特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战后50多年来,全球共爆发160多次局部战争和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其中40余起发生在中东,占总数的四分之一。材料二:中东地区几乎毗邻接壤的国家都有边界领土纠纷。除些之外,还有宗教和教派的斗争,各国对石油资源、水源、交通要道的争夺。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对中东国家的争夺,促使中东各国之间旧矛盾激化和新矛盾丛生。所以战乱频繁。其中最有突出影响的是阿以冲突。------《当代世界知识200题》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愁,九分在耶路撒冷。-----《塔木德》1.地理上的“中东”地理位置:连接两洋三洲五海“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一、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㈠中东概况:2.历史上的“中东”历史上统治过这里有犹太教的“希伯来王国”(公元前1020年)、基督教的“罗马帝国”(公元前30—公元476年)、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公元7-13世纪)和“奥斯曼帝国”(公元16世纪—1922年)犹太教徒认为大卫王曾把耶路撒冷作为统一的以色列王国首都,历史上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基督教徒认为耶稣是在耶路撒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伊斯兰教徒认为穆罕默德曾在耶路撒冷登宵(遨游七重天,见过先知和天堂)。耶路撒冷是除了沙特阿拉伯境内的麦加和麦地那以外的穆斯林第三个圣地。耶路撒冷是三教圣城。哭墙(犹)和萨赫莱清真寺(伊)基督教的圣地——苦路盘旋期间3、“中东”的战略地位中东石油资源丰富:储量占65.4%、产量占30.5%、出口量占44.7%。且处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战略位置重要。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的地区。石油资源:“石油海洋”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①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建立希伯莱王国。之后分裂为两个国家,北部称以色列王国,南部称犹太王国;②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被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犹太人举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从此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③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并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阿拉伯帝国,形成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此后他们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④1518年,巴勒斯坦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直至一战结束。1.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㈡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2.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犹太人流浪到世界各地,但他们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他们的犹太教义,保持着他们的文化,形成一支独特的、没有自己土地、没有自己祖国的民族。因为犹太人无法融入西方基督教社会,被当作异教徒备受迫害和歧视。犹太人逐渐意识到,要改变犹太人的悲惨命运,只有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在这种思想支配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大批的犹太人迁到巴勒斯坦地区,想在这里恢复曾经的犹太国。大量犹太人渗入,势必给当地的阿拉伯人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冲击。这就使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日益尖锐。3.英国“分而治之”的中东政策一战期间,为了削弱自己的对手奥斯曼帝国,英国允诺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阿位伯人单独建国,以从内部打击奥斯曼帝国。但是随后阿拉伯领袖与英国政府在”阿拉伯国家”的范围认定上出现分歧。(阿拉伯人认为“阿拉伯国家”自然应该包括巴勒斯坦地区,而英国要求把巴勒斯坦列为“国际共管区”,实质上在一战后英以“委任统治”名义对巴勒斯坦实行殖民统治。)于是英国又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把原先许诺给阿拉伯人的土地又交给了犹太人。(“贝尔福宣言”)这就加剧了巴以之间的矛盾影响:“贝尔福宣言”为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提供了依据,也埋下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纠纷和冲突的祸根。4.联大181号决议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加利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区;犹太国面积14000多平方公里;(犹太人占巴勒斯坦56%的土地,居民只占当地人口31%;相反占人口69%的阿拉伯人,土地只有44%。)使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有联合国管理。“联大”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联大181号决议)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1.内因:大国力量的干涉(战略利益的需要)第二次中东战争前:英法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突出(耶路撒冷三教圣地)⑵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2.外因:4.冲突关键:3.现实原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贝尔福宣言”、“联大181号决议”)一、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⑴历史原因:当代的中东问题,主要指阿拉伯和以色列的矛盾。耶路撒冷问题。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时间名称起因参战国结果第一次1948第二次1956第三次1967第四次1973第五次1982以色列建国埃等国VS以以获胜埃及收回运河埃及VS英法以埃及胜利以色列袭击埃叙VS以以占埃叙领土埃叙收复失地埃叙VS以埃叙夺回部分土地以打击巴解总部巴解黎叙VS以以胜利二、五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六日战争十月战争黎巴嫩战争(教材123)1、起因: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2、时间:1948年5月------1949年7月3、双方: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以色列4、经过:第一个阶段:阿拉伯联军兵力,装备占优势,迅速掌握主动,以色列暂时处于劣势第二个阶段:以色列利用停火之机,抢运武器,招募兵力,迅速强大,利用阿拉伯国家内部分歧,没有统一的军事计划,采用灵活机动战术,各个地区击破。5、结果: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阿拉伯联军埃及等国以色列军事力量开始时占优势开始处劣势,但紧急动员,迅速壮大力量指挥和战术没有统一指挥,缺乏配合,各自为战能集中、统一使用力量,战术灵活机动,各个击破敌人外交阿拉伯各国存在分歧,外交行动不一致有联合国决议支持,得到国际社会一定程度同情巴勒斯坦战争双方的对比6、影响:①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阿拉伯国家未能建立。②大量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③没有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的矛盾,又引起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back第二次中东(苏伊士运河)战争1、原因:①1956.7埃及新政府(纳赛尔)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行动与英法产生冲突。②以色列一直视埃及为直接威胁。英法联合以色列发动战争。1956年10月底,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领土,随后英法派出大批舰艇和飞机参战.埃及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国际社会对英法以予以遣责1956年12月英法军队撤出埃及,以色列也于1957年3月撤军4、经过2、时间:1956年10月-----次年3月3、双方:英法、以色列----------埃及5、各方态度:联合国: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禁止把军火运入交战区;美国:乘机排挤英法在中东的势力,要求英国停火;苏联:也对英法表示不满。探究一:埃及能以弱胜强的原因有哪些?①埃及人民斗争的正义性;②阿拉伯国家站在埃及一边,切断了英法的石油供应;③英法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国内反战运动高涨;④美苏两国对英法施加压力,迫使其停火;⑤世界各国予以谴责施加压力,联合国大会以压倒优势通过了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的决议。6、影响:对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对中东:推动了中东地区民族解放运动,民族独立与自决运动呈现高潮;对英法:削弱了英法在中东的地位,其国际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对美苏:美苏走上了中东角逐的舞台,中东问题又增加新的复杂因素。1、反对。因为美要乘机排挤英法在中东的势力,夺取自己更大的利益。2、英失败,地位削弱。美成功,走上中东角逐场的前台。3、埃及要求主权、反对殖民占领和干涉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英法的侵略战争不得人心,国际社会和英法两国舆论都不站在英法一边。美国插手中东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保护埃及的利益。1、对于英法入侵埃及,美国持什么态度?为什么?2、英、美帝国主义的这一“梦想”,结局如何?3、为什么说英法对埃及的侵略和美国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学思之窗』:英法帝国主义梦想用腐朽的“炮舰政策”,恢复他们对埃及的统治。美帝国主义正在纵容和利用英法的侵略,企图从中渔利。但是在今天的时代里,他们的这些阴谋是注定了要失败的。——周恩来总理致纳赛尔电(1956年11月10日)back1.背景②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法塔赫”)成立,开展武装斗争,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开展有组织、有统一领导的反以斗争(新阶段)①埃及和叙利亚一度合并,威胁以色列⑴中东地区形势出现新的变化⑵大国的介入(维护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利益)第三次中东(六日)战争A、世界能源结构变化,中东石油成为争夺热点B、美国扶植和武装以色列C、苏联向埃及、叙利亚、伊拉克提供经济和援助4、结果: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国家的失败2、时间:1967年6月5日——6月11日3、交战国:埃及、叙利亚VS以色列5、影响:①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②以色列扩张了领土,增强了实力③以色列拒不执行联合国242号决议,不归还新占领土;阿拉伯国家也没有承认以色列。使中东局势更加复杂back西奈半岛加沙戈兰高地请回答:1、材料中的“每一国”有何特殊含义?材料中的“每一国”是针对以色列而言的,意思是让阿拉伯各国承认以色列作为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的存在。2、这个决议以色列有没有完全遵照执行?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拒不归还新占领的领土。[资料回放]:确认为履行宪章原则,必须于中东建立公正和持久和平,其中应包括实施下列原则:(一)以色列军队撤离其于最近冲突中所占领土;(二)终止一切领土要求,或交战状态,尊重并承认该地区每一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与其在安全及公认的疆界那和平生存、不受威胁及武力行为的权力……——联合国安理会第242号决议(1967年11月22日)back1、起因①埃及、叙利亚为了收复失地和洗刷耻辱(必然性)②埃、叙在苏联的帮助下迅速提高军备水平(可能性)4、经过战争初期:埃叙进攻阶段战争后期:以色列反攻阶段双方接受联合国的停火决议,结束战争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2、时间:3、交战国:1973.10埃及、叙利亚VS以色列5、结果:埃及、叙利亚取得局部胜利10月6日是穆斯林的斋月节,又是犹太教的赎罪日。斋月节里,阿拉伯人白天不吃饭,缩短工作时间,减少活动。所以,以色列认为阿拉伯国家决不会在这一天发起进攻。而赎罪日是犹太人的绝对休息日,从日出到日落,不吃、不喝、不吸烟、不听广播。大多数官兵都留在军营中,前沿士兵很少。埃及和叙利亚就选择了这一天突袭。探究二:这次战争阿拉伯国家取得局部胜利的原因有哪些?①突然袭击(犹太教的赎罪日发动战争)②苏联支持下军力增强6、影响:③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提高了中东地区国家政治地位;并引起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的动荡;美国开始调整全球战略)①埃及收复了苏伊士运河东岸部分地带,叙利亚收回了戈兰高地部分地区②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以埃、以叙军队之间的缓冲区;④成为阿以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双方开始谋求和平共存的道路back四次中东战争后的局面说明:地图中绿色为巴勒斯坦国土,白色为以色列国土。连年战争的后果:中东战争据不完全统计,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多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
本文标题:第3、4课整合 中东问题[人教课标][课件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20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