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医系:罗献英第五章方药基础知识中药的基本知识产地、采集、干燥、贮存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用法*(一)、中药的性能(中药理论的核心)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自学)**性能指药物各自所具有的特性和作用,是药物偏性的体现。以偏纠偏药物的偏性人体阴阳的偏性偏盛偏衰寒性热性实寒实热虚寒虚热(一)四气寒凉温热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作用:温中、散寒、助阳。如:生姜、紫苏、肉桂等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作用:清热、泻火、解毒。如:金银花、菊花、黄柏等平性:作用平和的药物(二)五味辛甘酸苦咸淡发散行气滋补和中缓急收敛固涩泻火燥湿通泄软坚散结泻下渗湿利尿寒凉苦清热泄火实热内盛性味功效应用寒凉甘清热滋阴阴虚内热温热甘散寒助阳阳虚内寒温热甘、辛温阳散寒阳虚内寒活血止痛寒湿痹痛如:药物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称归经。(三)归经:药物性味归经应用黄芩苦寒肺经清上焦肺火黄连苦寒胃经清中焦胃火黄柏苦寒肾经清下焦相火药物的归经与性味的关系如:——上升提举——向内收敛——向外发散——下达降逆升降浮沉(四)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势趋。药性病势(例)中气下陷咳嗽气喘风寒束肺久泻久咳二、中药的用法配伍用药禁忌(自学)中药的用量(自学)中药的煎服法(自学)*:单味药治疗配伍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相须麻黄桂枝辛、温——发汗解表,增强疗效同属辛温解表药性能功效相同或相近药物合用以增效如:相使茯苓(主药)白术(辅药)利水渗湿补气利水脾虚水肿提高疗效两药合用,主辅相配,辅药提高主药功效如:相畏半夏(有毒)生姜半夏畏生姜相杀生姜杀半夏一药的毒副作用被另一药抑制或消除。一药能减轻或消除另一药的毒副作用。如:莱菔子一药能破坏另一种药的功效,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配伍减弱人参人参恶莱菔子相恶如:两药合用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贝母反乌头,甘草反甘遂等。属用药禁忌中的“十八反”、“十九畏”相反如::能减弱或消除另一药的功效:两药合用产生毒副作用:毒副作用被另一药抑制:能清除另一药的毒副作用:性能功效相同或相近药物合用:主辅相配,辅药提高主药功效配伍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增效的结果,临床提倡使用减毒的结果,临床积极利用增毒或减效,临床避免使用:单味药治疗二、方药基本知识方剂的基本知识方剂的组成方剂的变化方剂的剂型方剂与治法*组成原则君药臣药佐药使药:针对主病主症起主要作用辅君加强治疗主病主症对兼病兼症起主要作用佐药佐助药:协君臣,治兼证佐制药:除或减毒、烈性反佐药:药性相反而治疗相成使药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调和药:调和诸药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表证发汗解表辛温,归肺经君药臣药佐药使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宣肺平喘止咳平喘苦温,归肺经佐君药治主证缓中,调和甘、平制约麻、桂发汗过猛佐君药治兼证如:组成变化:具有严格的原则性,极大的灵活性1、增减药味佐使药的加减兼证发生变化—不影响全方根本功效臣药的加减改变主要配伍关系—全方功效发生根本改变—可使方剂的配伍关系及功用、主治发生改变2、增减药量大黄厚朴枳实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大黄:厚朴2:1大黄:厚朴1:2功用:泻火通便主治:热结便秘功用:行气除满主治:气滞腹胀如:常用中药与方剂定义凡能解表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称解表药。应用解表药主要用治外感表证。分类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防风、荆芥、羌活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柴胡、桑叶、葛根一、解表药二、清热药定义具有清泄里热,治疗里热证的药物。应用应用于热病高热、痢疾、臃肿疮毒、目赤肿痛及咽喉肿痛等病证。分类•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等•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等•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等定义凡具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以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称祛风湿药。应用适用于风湿之邪所致的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处疼痛、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证。分类1.祛风湿散寒药----独活2.祛风湿清热药----秦艽3.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五加皮三、祛风湿药定义凡具化湿运脾,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称之。应用适用于湿犯中焦所致的脘腹痞满、食少倦怠、呕恶泄泻等病证。包括藿香、苍术、厚朴、砂仁等。四、芳香化湿药定义凡具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称之。应用用于水湿停聚所致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病证。包括茯苓、薏苡仁、车前子、滑石、茵陈蒿、金钱草等。五、利水渗湿药六、理气药定义具有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应用用于脾胃气滞、肝气郁滞、肺气壅滞等病证。包括陈皮、枳实、木香、香附等。七、活血化瘀药定义具有通畅血行、消散瘀血作用,治疗血行不畅,淤血阻滞的药物。应用各种瘀血阻滞病证包括川芎、延胡索、乳香、丹参、红花、牛膝、莪术、益母草等。八、止血药定义具有制止体内外出血,用以内外出血病证的药物。应用各种出血证,如咯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包括大蓟、地榆、三七、茜草、白芨、仙鹤草、艾叶。九、化痰止咳平喘药定义具有消除痰涎功效的药物,称化痰药;具有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应用化痰药:用于痰多咳嗽,咯痰不爽及病机上与痰有关的癫痫、瘿瘤、瘰疬、中风痰迷等病证;止咳平喘药:用于外感、内伤所致肺失宣降的咳喘证包括半夏、桔梗、川贝母、瓜蒌、苦杏仁、苏子、百部等十、泻下药定义具有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以排除胃肠积滞、燥屎、及有害物质,或清热泻火作用的药物。应用用于实热积滞、热毒疮疡等病证。包括大黄、芒硝、番泻叶、火麻仁。十一、温里药定义具有温里去寒,治疗里寒症的药物。应用用于寒邪内侵,阳气受困或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病证。包括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定义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作用,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诸证的药物。应用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或肝风内动所致痉挛抽搐、癫痫、惊风抽搐等。包括石决明、天麻、钩藤、羚羊角、牡蛎、牛黄等十一、平肝熄风药定义有安定神志作用,治疗心神不安病证的药物。应用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多梦及惊风、癫狂等。包括龙骨、酸枣仁、远志十二、安神药十三、补虚药定义具有补益正气,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的药物。分类1.补气药:补益脾气、肺气,消除或改善气虚证2.补阳药:补益人体阳气,治疗阳虚证3.补血药:补益血,治疗心肝血虚病证4.补阴药:养阴清热,润燥生津,治疗热病伤阴或若干慢性病症。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山药等补阳药:鹿茸、杜仲、淫羊藿、补骨脂、冬虫夏草、肉苁蓉等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阿胶、圆肉等补阴药:沙参、麦冬、百合、枸杞、龟甲等常用方剂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表虚证(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护理:1、适寒温服之(偏温热)2、服已须臾,啜热稀粥3、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4、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5、禁食生冷、粘腻、酒肉等一、桂枝汤二、银翘散组成: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护理:1、不宜久煎(方中多为芳香轻宣之品)2、用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温热服。3、病重者,日三服,夜一服;轻者日二服,夜一服。4、保暖避风,以助汗出。5、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6、禁食生冷、粘腻、酒肉等三、逍遥散组成: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柴胡甘草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护理:1、加生姜一块,薄荷少计煎煮2、去渣热服,不拘时候,以助药力。3、调畅情志,心情愉悦4、禁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选食健脾养血之品。四、玉屏风散组成:防风黄芪白术功效: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自汗(自汗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脉虚)护理:1、加大枣一枚煎煮(健脾益气)2、食后热服。3、多选健脾益气食物。4、汗衣不可久着,及时更换,以免受寒凉。五、藿香正气散组成: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甘草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护理:1、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同煎。2、热服以肋汗出。3、加衣盖被,保暖避风。4、禁食生冷、油腻食物。祛湿剂定义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方剂称之。分类分类适应证代表方芳香化湿剂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藿香正气散苦温燥湿剂湿困脾胃证平胃散淡渗利湿剂水湿停留水肿等证五苓散清热化湿剂湿热俱盛或湿从热化证茵陈蒿汤温阳化湿剂湿从寒化,阳不化水证真武汤藿香正气散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组成与方解: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君药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解表散寒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厚朴、大腹皮----行气化湿除满桔梗----宣肺利膈甘草----调和诸药——使药。臣佐药思考题1、中药的性能包括哪些方面?为什么性味相同的中药其治疗作用不完全同?2、五味各有哪些治疗作用?3、中药“七情”配伍的关系如何?4、方剂的组成原则及其意义如何?
本文标题:中药方剂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122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