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6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贸易集团
第6章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贸易集团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和影响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指某一地理区域内或区域之间,某些国家和政治实体为实现彼此在货物、服务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经济发展中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促进相互间的经济发展,而达成的取消有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而协调产业、财政和货币政策,并建立起超国家的组织机构的过程。经济一体化既被定义为一个过程,又被定义为事物的一种状态。因此,经济一体化有两个重要特征:(1)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在成员国之间建立单一的经济空间,实现经济的完全联合;(2)经济一体化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其最终目标,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在不同阶段将采取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发挥不同的作用。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和特点按照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划分(一)优惠贸易安排在优惠贸易安排成员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这是一体化程度最低、组织最松散的一种形式。(二)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的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壁垒被逐步取消,在理论上最为理想的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不准许设置对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歧视性关税、配额、补贴或管理障碍。但是,每一个国家可以确定其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特征:一体化组织内部的自由贸易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自由贸易区最典型的例子是1960年由英国、澳大利亚、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芬兰在1961年也加入了该协定)等国倡导建立的欧洲自由贸易协定(EFTA),另一个典型例子是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在1993年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2010年1月1日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也属于此列。(三)关税同盟关税同盟(Customsunion)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方通过签署协议,彼此之间减免关税,并对非成员方实行统一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的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较高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它规定成员国之间实行共同的对外关税,强调以整体的力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际上是将关税的制定权让渡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它不像自由贸易区那样,只是相互之间取消关税,而不作权利让渡。因此,关税同盟对成员经济体的约束力比自由贸易区大,已具有一定的超国家性质。(四)共同市场共同市场(Commonmarket)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方之间,不仅完全取消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实现了自由贸易;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20世纪70年代初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已基本达到这一发展阶段。目前,除欧盟之外,世界其他地区还没有建立起成功的共同市场。(五)经济同盟经济同盟(Economicunion)是指在成员方之间不但废除了贸易壁垒,建立了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进口关税制度,实现了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方还制定和执行了许多共同的经济政策,并采取某些统一的社会政策和政治纲领,从而将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经济联盟的主要特征是成员方之间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一些超国家的机构(如议会和中央银行)开始出现并行使职能。(六)完全经济一体化完全的经济一体化(Perfectlyeconomicintegration)是指成员方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形成统一的经济体的一体化组织形式。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的特征是形成一个类似于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就其过程而言是逐步实现经济及其他方面制度的一体化。从结果上看,完全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邦联制,其特点是各成员方的权利大于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如今后的欧盟。二是联邦制,其特点是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大于各成员方的权利。联邦制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类似于一个联邦制的国家。三、特征(一)它们都是国家出面组织的联合体。(二)它们以扩大一体化内部共同市场为基本内容。(三)它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一般是这样,但不全是)。(四)它们的地理位置接近。(五)它们的贸易制度相同或相似。(六)它们承担一定的政治义务。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最早可以追述到资本主义发展初期:1834年普鲁士与日耳曼诸邦国建立过关税同盟。在20世纪上半叶,在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建立有一体化组织。二战后发展十分迅速,出现了不同类型、层次的一体化组织。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和影响一、原因(一)外部原因1、科技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各国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加强2、经济的重建、恢复与发展是经济贸易集团在全球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3、各国经济与政治、生产力非均衡发展是经济集团的基础。4、维持民族经济利益与发展及其政治利益是经济贸易集团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5、解决国际收支困难等特殊问题是经贸集团的催化剂。6、以GATT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存在的局限性及提供的条件使各国利用经贸集团发展经济7、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发展使各国把经济一体化当作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影响(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内部的影响1.促进了区域内部贸易的发展2.促进了区域内部规模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区域内部国际分工和国际技术合作3.促进了区域内成员方的产业结构调整4.加强了企业的融合与竞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外部贸易的影响1.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和贸易竞争2.减少了区域外部国家的贸易机会3.间接促进技术进步。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一、关税同盟理论(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理论1.贸易创造效应同盟建立后,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使生产更加专业化,关税同盟某个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将被伙伴国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所取代,两国之间本来没有的贸易被创造出来了。贸易创造的利得由生产效应与消费效应两部分组成。2.贸易转移效应同盟成立之前,一成员国从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第三国进口产品。同盟成立后,由于关税的差别,该成员国改为从伙伴国进口。而伙伴国的生产成本与效率都低于第三国,所以贸易转移会使资源向无效率的方向配置。3.贸易扩大效应由于成立同盟,使国内的产品价格降低(包括免税的因素),该国就可能扩大需求,而增加从伙伴国进口产品。4.其他效应1)可以减少行政支出2)可以抑制走私3)可以加强集体谈判力量(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理论1.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关税同盟使成员国之间的竞争强化,专业化程度加深,资源使用效率提高。但也可能因为要素的流动使生产集中,产生垄断而降低效率。2.获取规模经济自由市场扩大,可以获取专业化与规模经济的利益。但规模扩大也可能产生规模效益递减。3.刺激投资同盟建立后,随着市场的扩大,风险与不稳定性降低,会吸引成员国新的厂商增加投资,还会吸引关税同盟以外国家的厂商,为避免关税而到同盟内投资设厂。但也有人认为同盟建立后,成员国之间彼此侵占对方的市场,一国由于进口增加,进口替代业受到不利的影响,遭受贸易创造效果打击的产业将会减少投资。第三国到区域内投资,也会减少区域内的投资。4.促进技术进步同盟建立后,市场扩大,竞争加激,投资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等因素,均促使生产厂商愿意投资于研究和发展计划,导致技术不断革新。5.提高要素的流动性6.加速经济成长其实这也是资源的重新配置二、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大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综合发展理论本章作业一、名词解释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创造,贸易转移。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2.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
本文标题:第6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贸易集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00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