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LOGO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社会保险模式的分类基金筹集方式确定给付(DB)确定缴费(DC)确定给付方式政府集中型私营竞争型基金管理机构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基金制第一节: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一、现收现付制(一)含义现收现付制度又称统筹分摊式、非基金制。这种模式是按照一个较短时期内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筹集社会保险基金从而满足本预算期内的社会保险金给付需求。现收现付制一般与确定给付方式结合,形成DB型现收现付制度。一、现收现付制指导原则:短期横向平衡以支定收具体做法:先做出当年或近几年内某项社会保险制度所需支付的费用预算,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到参加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与个人,当年提取当年支付。实质:代际赡养——保险费用的代际转移(二)现收现付制与代际收入再分配基金筹集社会统筹帐户支付劳动者退休人员无储备基金一、现收现付制美国“联邦社保信托基金”(OASDI)美国社保制度是典型的现收现付制,通过工薪税的征收形成美国联邦政府养老、遗属及残障保险信托基金(“OASDI”)。“联邦社保信托基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养老及遗属保险基金(OASI)”,一是“残障保险基金(DI)”“联邦社保信托基金”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绝大部分来自雇员和雇主缴纳的法定工薪税,高达85%(现行法律规定的工薪税率为12.40%,其中雇员和雇主各缴6.20%,“自雇者”个人要全额缴付12.40%)。在余下的部分中,13%来自“联邦社保信托基金”的投资收益,2%来自对社保津贴给付的征税。截至2005年,由工薪税支撑的美国社保体系所覆盖的人口总计达1.57亿人,有4800万人领取社保基金,全年支出金额为4930亿美元。当年联邦社保基金的收入为6580亿美元,总资产达到16870亿美元。而截至2004年底,社保基金全年投资收益率为6.0%。美国“联邦社保信托基金”(OASDI)(三)现收现付模式的优点(1)制度易建,给付及时。(2)费率调整灵活,通货膨胀风险小。(3)再分配功能较强。(4)保值增值压力小。一、现收现付制(四)现收现付制的局限性(1)现收现付制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2)现收现付制的收入替代率具有刚性(3)可能诱发代际矛盾。一、现收现付制二、基金制(一)含义基金制又称基金积累制、完全积累制。指在任何时点上累积的社会保险费总和连同其投资收益,能够以现值清偿未来的社会保险金给付需要。实践中基金制常与确定缴费方式结合,形成DC型完全积累制度。二、基金制指导原则:长期纵向平衡以收定支具体做法:在对社会经济指标(退休率、死亡率、工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息率等)进行长期测算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相当长时期的收支平衡的总平均收费率,将其分摊到保障对象的整个投保期,将尚未支出的基金积累起来进行投资运营。实质:同代自养——个体一生中的跨时性收入再分配二、基金制(二)基金制与生命周期收入再分配基金筹集个人帐户支付劳动者劳动者本人投资营运(L+△L)(1)运行机制简便,易被理解、被接受。(2)预筹养老金,抵御老龄化。(3)缴费与待遇关联,形成激励机制。(4)有利于增加储蓄和资金积累,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三)基金制的优点(1)基金贬值风险较大。(2)基金营运风险存在。(3)互济性较弱。(四)基金制的缺点补充知识:基金制的运用在实践中,基金制常与DC确定缴费方式结合,形成DC型完全积累制。DC型完全积累制有两种形式,一是智利模式,二是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在智利模式下,个人缴费完全在个人账户里,国家提供几个投资基金,由个人来决定投资组合,基金管理人负责具体运作,亏了赔了都由个人来承担,国家不承担任何责任,未来的养老金给付水平几乎完全取决于缴费余额和投资收益(减去管理费用)。国家没有掌握一个集中的社保基金。所谓的社保基金,是分散在每个人的账户里,投资决策是个人行为,是分散型的决策。补充知识:基金制的运用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在养老金给付上基本上是DC型的,其收益率由国家根据投资收益情况统一确定,但在基金投资方面则完全由国家来运作。所以,这种制度下,养老金的最终给付与以往的缴费积累既有一定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又不是完全精算型的,因为投资收益率是经过国家“调整”与“管理”的。三、部分基金制(一)含义部分基金制又称部分积累制,是基金制与现收现付的结合。该模式根据联方面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社会保险费率,既当期筹集的社会保险基金一部分用于支付当期的社会保险金,另一部分留给以后若干期的社会保险金支出,在满足一定时期支出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积累金。三、部分基金制具体做法:测算出当年或近几年保险支出需求的基础上,按一个高于满足支出需求的费率收缴基金,在满足一定需要的前提下,适当留出一定的储备未满足的支出需求。特点:分阶段以收定支、略有结余原则确定费率实行弹性费率+△L养老金给付图3.1部分基金制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三、部分基金制(三)部分积累制①既保持了统筹互济功能,又具备个人账户的激励和监督机制。②既能满足一定时期内的支出需求,又有一定的基金积累。③能够有效应对老龄化和通货膨胀的风险。三、部分基金制的优点(三)部分积累制数学模型复杂,涉及变量多,计算繁琐不能完全避免两种财务制度的缺陷。视频:中国人的养老大业三、部分基金制的缺点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属于哪种筹资模式?部分基金制: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社会统筹部分实行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部分是积累制。从理论上讲,目前中国社保制度的设计框架就是半积累制性质的。对于实行部分基金制的国家来说,具体制度细节也是千差万别,但一般是国家掌握现收现付制的那部分基金。部分基金制的实践——名义账户制与养老账户空账部分基金制包括两种形式,除了我国的统账结合制度外,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名义账户制,又称“名义缴费确定型”。名义账户制就是把社保账户变成一个银行账户,有清楚的个人缴费记录,将现在个人缴纳的工资的8%和企业配比的20%全都记入个人账户。从融资的方式来看,名义账户制是建立在现收现付制的基础之上,即社会缴费直接用于支付当前的退休者,但它又不同于传统的待遇确定型的现收现付制,因为在名义账户制度下,每个工人建立的个人账户是名义上和模拟的积累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即资本化的积累制,可以说是事实上的非积累制或称非基金式;这种名义账户制的账户系统仅仅是一种记账的管理方式,而不需实际存入资金。部分基金制的实践——名义账户制从养老金给付的条件和规则来看,虽然个人账户中的资产是名义性质的,但退休金的给付标准原则上却是严格按缴费确定型积累制规则运行的,就是说,在退休领取养老金的时候个人账户中的名义资产即刻便被年金化了。一般来说,养老金给付的标准主要取决于记入个人账户缴费的积累、名义资产的投资增殖、名义资产转成退休年金的计算公式、退休给付指数化的公式等,上述四个因素的合计便是养老金给付的总额。部分基金制的实践——名义账户制从本质上讲它是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待遇确定型与缴费确定型的混合模式,即DC+DB=NDC。它采用DC型的融资方式,用当代就业者的缴费来支付当前退休的一代,这样就避免了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过渡的转型成本,但在给付方面则是缴费确定型的,严格按缴费的数量给予退休津贴,将缴费与未来津贴紧密联系起来。名义账户制度,从1995年起被瑞典等国采用后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并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引入名义账户后,养老保险参保者可以拥有一个带息的缴费账户,但账户的余额始终是名义上的。当参保者退休时,将名义账户的余额年金化,退休者得到相应养老金。在支付水平上对完全积累制的“模仿”,解决了养老基金的财务可持续性危机,在融资上采用现收现付制,又避免了向完全积累制转型所需要的巨大成本。部分基金制的实践——名义账户制年曾占据主流的做实个人账户,即“真金白银式的累积型个人账户,由于辽宁等试点的难以为继,决策层的目光已转向记账式的名义账户制,财政部长楼继伟即以学者身份大力支持名义账户制并呼吁加快社保改革。如果名义账户制为未来发展方向,则个人账户中没有真实资金,只是对缴费与收益进行记账作为未来发放的依据,这就要求投资策略侧重于如何以长期投资保证未来支付与对抗影响明显的长期通胀。部分基金制的实践——名义账户制小结:三种筹资模式的对比特点优点缺点现收现付制短期横向平衡以支定收代际转移互济性强无基金贬值风险再分配功能强费率波动大易引起代际矛盾收入替代刚性发展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全积累制长期纵向平衡以收定支代内转移激励性强,透明度高权利义务关系紧密能应对老龄化冲击固定费率难以应付变化管理难度大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部分积累制分阶段平衡弹性费率既能满足一定时期内的支出需求,又有一定的基金积累。不能完全避免两种财务制度的缺陷。回顾与思考: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可分为哪几种?2、哪种筹资方式涉及到代际收入再分配?3、代际收入再分配与生命周期收入再分配有何差异?社会保险模式的分类基金筹集方式确定给付(DB)确定缴费(DC)确定给付方式政府集中型私营竞争型基金管理机构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基金制四、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的比较(一)养老保险的成本指提供一定的养老金给付所需要的缴费和管理费用。管理费用缴费水平缴费水平:亦称缴费率,指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占核定工资总额的比例。现收现付养老保险成本的影响因素▲制度赡养率基金制养老保险成本的影响因素:▲缴费年数▲退休后的生存年数▲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增值率)思考:哪种制度的养老保险成本更高呢?(二)应付人口老龄化的能力相对于现收现付而言,基金制更有利于应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支付压力。四、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的比较(三)对国民储蓄的影响在现收现付制下,通过代际转移方式把在职劳动者用于储蓄的资金转为消费,从而导致储蓄下降。在完全积累式下,劳动者在职期间缴纳的保险费储备积累,供劳动者在享受保险待遇期间使用,由基金管理部门负责保值增值。社会保险基金不当期使用,必然会成为储蓄的一个重要来源。(四)帕累托效应一个社会保险计划,如果在增加了受益者福利的同时,不会使其
本文标题:社会保险管理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13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