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4月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查房
普外六病区锁洁温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概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病因: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三要素。手术过程中的长时间仰卧,长期肢体制动或偏瘫引起腘窝部的静脉血淤滞。全麻、感染或其他增加下肢静脉容量和减少静脉血流的因素都可以引起静脉淤滞。内膜损伤可继发与局部因素包括血管的直接损伤。大手术后,由于手术的打击,血液粘稠度增高。•另外,解剖因素也是下肢DVT的重要原因,左髂总静脉被夹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峡之间,容易使左髂总静脉长期处于前后壁接触状态,不但使左髂总静脉血流受阻,还可形成静脉腔内粘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形成于左侧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三种类型,即周围型、中心型和混合型。周围型:也称小腿静脉丛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因血栓局限,多数症状较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活动受限。症状与血栓形成时间一致。主要体征为足背屈时牵拉腓肠肌引起疼痛(Homan阳性)及腓肠肌压痛(Neuhof阳性)。中心型:也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左侧多见,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皮肤温度升高,深静脉走向压痛。血栓可向上延伸至下腔静脉,向下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成为混合型。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威胁病人生命。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均有血栓形成,可以由周围型扩展而来开始症状较轻未引起注意,以后肿胀平面逐渐上升,直至全下肢水肿始被发现。此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栓形成过程的时间一致,也可以由中心型向下扩展所致其临床表现不易与中心型鉴别。•下肢DVT多见于左侧且混合型较多,男性略多于女性,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怒张是下肢DVT的三大主要表现。另外,股青肿和股白肿是下肢DVT的特殊类型,临床上较少见,却是紧急情况,需紧急手术取栓,方能挽救患肢。辅助检查:•B超:是一种无创性检查,诊断下肢DVT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不能完全代替静脉造影。•顺行静脉造影:是诊断DVT最准确的方法。治疗:•下肢DVT常用的治疗方法倾向于非手术疗法,介入治疗日益受到临床医师重视,主要包括静脉球囊扩张成型术及静脉支架置入术。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抗凝、祛聚等药物治疗。病变静脉内直接用药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局部药物浓度高,能充分发挥药效。病情简介•普外六科.11床李翠民,男,42岁•一.病情介绍:•1.主诉:4月3号因左小腿肿胀不适两天入院.•2.现病史:患者两天前出现左小腿酸胀不适伴肿痛,左小腿无明显浮肿,左足无发热,发凉,麻木,左下肢无苍白.患者20天前行左侧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体格检查:T:36.8,P8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精神一般,步入病房。•4.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彩超提示:左下肢深浅静脉血栓形成.双侧下肢动脉轻度粥样硬化.左侧股浅静脉,腘静脉及左侧小腿部分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入院查血凝提示D二聚体增高.•二.初步诊断:左下肢深浅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方法•医嘱给予绝对卧床休息,患肢适当抬高,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抗炎对症处理,4月6号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后予以抗凝,溶栓等对症治疗,注意患肢肿胀及末梢血运情况,溶栓导管是否通畅,护理问题•一.焦虑与缺乏对疾病的认知•二.疼痛与深静脉回流障碍或手术创伤有关•三.自理缺陷与手术后绝对卧床休息有关•四.潜在并发症血栓形成、空气栓塞、肺栓塞、感染和导管所致血栓脱落、腔静脉阻塞或穿孔等。护理目标•1.病人自诉疼痛得到缓解或控制.•2.绝对卧床期间,生理需求得到满足•3.病人的并发症得到预防,及时发现及处理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一般病程较长,肢体活动受限,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配合溶栓是一项新的技术,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性及远期效果不了解,且手术费用昂贵,病人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术前对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认真介绍手术过程、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介绍手术成功病例,使患者增强信心,消除顾虑,配合治疗。二.疼痛与深静脉回流障碍或手术创伤有关(1)观察和记录;(2)抬高患肢;(3)有效止痛;(4)非药物性措施,分散注意力,听音乐三.自理缺陷与手术后绝对卧床休息有关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满足卧床病人的生理需求。四.潜在并发症血栓形成、空气栓塞、肺栓塞、感染和导管所致血栓脱落、腔静脉阻塞或穿孔等。1)预防出血:用药前了解病人有无出血性疾病,用药后观察有无临床出血倾向或出血发生,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衄、伤口渗血或血肿、泌尿道或消化道出血,要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麻木等颅内出血迹象,对老年人及儿童,既使凝血指标正常,也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及四肢活动等情况,一旦出现头痛、呕吐、血压突然升高或意识障碍,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2)预防肺动脉栓塞: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但有时肺栓塞症状并不典型。对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紫绀,高度提示肺栓塞,应立即使患者平卧,避免做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积极配合抢救。4.其他:1)饮食: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2)术后抬高患肢30度,尽早活动,以免再次血栓形成。护理评价•(一)病人下肢胀痛程度有减轻。•(二)病人无并发症发生。•(三)病人能正确描述预防本病发生的有关知识。(四)病人对疾病了解,能主动配合治疗出院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注意患肢保温,冬季需特别保护患肢并保持室内一定温度。2:严格戒烟,防止胆固醇沉积形成血栓。指导患者进食清淡饮食,减少食盐摄入,多食纤维素、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食物。3: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用力排便防止腹内压增高,以免影响下肢静脉回流。4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如防止外伤,刷牙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抠鼻而导致出血。•5.告知患者术后抗凝治疗对治疗DVT有重要意义。指导病人遵嘱服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6个月以上,不能随意漏服或停服,每周复查血凝常规,根据结果调整药物的剂量,以保证用药安全和疗效。术后半年复查腹部平片和彩色多普勒,检查下肢静脉通畅情况及滤器周围有无血栓形成。•6.教会病人观察静止、活动后有无患肢肿胀,避免静止站立或久坐。经常抬高患肢,经常做足背伸直运动,长时间行走时使用弹力袜,以补偿由于深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缺损。7.定期随诊•IVCF一经置入,就不能调整位置,也不能取出,终身携带。嘱病人要定期随诊,随诊应首选非侵人性检查,发现异常必要时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腹部CT检查,如发现静脉狭窄、穿孔和血栓形成,应行血管造影。TheEnd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4月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查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1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