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81第九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第九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主要内容:衍生金融工具概述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套期保值会计目的要求:掌握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及特点。熟悉四种主要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会计处理。掌握套期保值的分类及其会计处理等。重点:套期保值会计处理第一节衍生金融工具概述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一)金融工具的定义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构成其他单位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以合同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货币性资产。金融负债是指企业持有的,构成其他单位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以合同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货币性负债。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债券等金融工具分为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绝大多数在资产负债表中有直接的对应项目,而且要进行实际的现金结算,因此又被称为基础金融工具。基础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及核算在中级财务会计学中已经学习,本章主要介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又称衍生工具,是指衍生于基础金融工具,并能够相对独立而存在的金融工具。按照我国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1.其价值随特定利率、商品价格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在形式上表现为在将来执行的经济合同。从实际情况看,衍生金融工具基于以下两点形成:1.在基础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所派生;2.可用合同的形式表现为跨期交易。衍生金融工具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1.杠杆性和高风险性。在以衍生金融工具为投资对象时,只需交纳较少的押金或保证金,从而以小博大,具有杠杆性;而杠杆性也使衍生金融工具的收益与风险被数倍放大,从而具备了高风险性。2.契约性。衍生金融工具实质上是以金融工具为对象的经济合同,是尚未履行或正在履行中的和约,并且该和约一般不得取消。3.高技术性。衍生金融工具可以是对原生性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组合,还可以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再组合,其中体现了较多的技术含量,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核算和监管的难度。4.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共存。衍生金融工具出现的根本动因是为了规避金融价格波动的风险,而由于其以小博大的特点,使其同样成为了投机套利的工具。5.较高的价值波动性。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制于原生性金融工具的价格,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较高的价值波动性。二、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一)按照交易方法及特点分类将衍生金融工具分为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金融互换四类。这是衍生金融工具最基本、最常见的分类。1.金融远期。是买卖双方就未来某一日期交付一定质量和数量的资产达成一致的交易。它是衍生金融工具中的“基础工具”,即作为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基础的衍生工具,主要包括远期外汇合同、远期利率协议等。2.金融期货。金融期货又称期货合约,是买卖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形式达成的、在未来某一固定日期收付标准数量特定金融工具的一种标准化协议。主要包括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等。3.金融期权。金融期权是赋予购买者选择权的一种法律合同。合同购买者具有依据某一事先约定的价格向合同出售者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指定标的物(期货或现货)的权利,这种权力可以不行使,但一旦行使,则出售者必须履行合同。为了得到这种权利,期权的持有者需要支付给期权出售者一定的费用即期权费。期权费由两部分组成:(1)内含价值:是指作为期权交易对象的基础工具的公允价值超过其履约价格的差额。(2)时间价值:是反映金融期权在到期前获利机会的价值。通常距到期日越远其价值越高,因为获利的可能性越大,而在到期日,期权的时间价值为零。金融期权按执行时间不同分为:欧式期权与美式期权欧式期权赋予持有者仅在到期日买入或卖出相关工具的权力而非义务,这意味着该种期权不可以提前执行。美式期权赋予持有者在到期日或此前的时间里买入或卖出相关工具的权利而非义务,这意味着该种期权可以提前执行。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不是以地理位置来划分的,这两种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使用。期权基本类型:看涨期权、看跌期权。看涨期权的持有者有权在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确定的价格购买某项标的资产。看跌期权的持有者有权在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确定的价格出售某项标的资产。4.金融互换金融互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按共同约定的条件,在约定时间内交换一定支付款项的金融合同,其基本类型是利率互换和外汇互换。利率互换:是指债务双方在债务币种一样的情况下交换不同形式的利率。最基本、最常用的利率互换形式是固定利率对浮动利率互换。外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交换不同币种但期限相同的固定利率贷款。在外汇互换中,贷款的本金和利率是一起交换的。第二节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主要包括初始确认、后续确认、终止确认三个基本过程。(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当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考虑到衍生金融工具巨大交易额的确认会不合理地扩大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规模,在签订合同账务处理时,只以实际交付金额计价,即以取得该项资产所付出或产生该项负债所得到补偿的实际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入账金额。(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后续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后续确认,是指对经过初始确认的衍生金融工具项目发生价值变动的确认。衍生金融工具从签约到最终履约其价值并非恒定不变,而呈现了较高的价值波动性,为了及时反映市场参与者所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真实价值,传递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动态信息,在每一会计报表结算日,有必要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再确认。例如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等。(三)衍生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是指将已确认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当合同约定的未来交易发生时,企业也即丧失了对衍生金融工具及其风险和报酬的控制权,就要进行衍生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终止确认后,金融工具及其会计后果就从财务报表中消除了。二、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在我国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也分为初始确认时的计量、终止确认时和再确认时的计量,并呈现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并用的局面。计量属性在初始计量时结果是相同的,区别仅存在于后续计量。初始计量:公允价值。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在初始确认时,为了防止资产和负债规模的不合理扩大,以实际交付的金额计价。从本质上说,这一时点的计量仍然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计量方式,而后续确认和终止确认的计量则体现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后续计量:实际上就是对金融工具价值的调整对于衍生金融资产,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但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对于衍生金融负债,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但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负债,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三、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衍生工具”(共同类)科目:核算企业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形成的衍生资产或衍生负债。1.取得衍生工具,按其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2.资产负债表日,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3.终止确认的衍生工具,比照“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即: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该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借贷方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投资收益”科目。4.期末借方(贷方)余额,反映企业衍生工具形成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出售时作相反分录,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期末衍生工具公允价低于账面价的差额取得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银行存款等期末衍生工具公允价高于账面价的差额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衍生金融负债公允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衍生工具出售衍生工具的账面余额期末衍生工具公允价低于账面价的差额作相反分录以衍生金融资产为例(一)金融远期交易的会计处理凡用远期合同投机时其公允价值变动所导致的利得或损失,应在发生时立即确认计入当期损益。1.签订合同时无价值量产生和现金流量变动,不必进行任何处理。为交易发生的费用(如手续费、佣金)直接计入投资收益。2.期末按对应远期价格计算公允价值变动的折现值所导致的利得或损失时,列计为“衍生工具”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远期合同到期时进行差额结算并确定投资收益。p342【例1】(二)金融期货交易的会计处理交易的一般程序:交纳保证金;逐日盯市进行每日结算;到期前转手平仓,也可能到期进行实物交割。1.签订期货合约时缴纳的保证金(初始保证金)属于企业的应收债权,不属于对期货合约的初始计量。2.期末,期货合约公允价值的变动及其所导致的盈亏,应予以确认。3.在期货合约期间应对保证金的追缴和退回进行会计处理。P343【例2】-【例3】(三)金融期权交易的会计处理如果期权成为有利价,它将被持权方行权;如果到期日期权成为不利价,期权人自然将放弃合约权利以作了结。1.缴纳期权费作为衍生工具的初始净投资,取得期权合约,列为“衍生工具”;2.期权持有期内的期末随标的物价格波动确定期权费公允价值变动额,列计“衍生工具”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转让期权或期权到期冲销账目,确认投资收益。P345【例4】(四)金融互换交易的会计处理要达到规避利率风险的目的,在互换利率趋于下跌的情况下,应适时地将固定利率换成浮动利率;在利率呈上涨趋势的情况下,应适时地将浮动利率换成固定利率。利率互换中,由于交换的货币是相同的,只是利率形式不同,所以一般采用净额支付的方法结算,双方只计算互换的利息差异并进行结算,而不进行本金的实际交换。p346【例5】(五)嵌入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1.嵌入衍生工具的概念嵌入衍生工具,是指嵌入到非衍生工具(即主合同)中,使混合工具的全部或部分现金流量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等变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衍生工具。主合同通常包括租赁合同、保险合同、服务合同、特许权合同等。嵌入衍生工具与主合同构成混合工具,如企业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在混合工具中,嵌入衍生工具通常以具体合同条款体现。如甲公司签订了按通胀率调整租金的3年期租赁合同。第1年的租金先约定,从第2年开始,租金按前1年的一般物价指数调整。在此,主合同是租赁合同,嵌入衍生工具体现为一般物价指数调整条款。附在主合同上的衍生工具,如果可以与主合同分开,并能够单独转让,则不能作为嵌入衍生工具,而应作为一项独立存在的衍生工具处理。2.嵌入衍生工具会计的处理尽可能使嵌入衍生工具与单独存在的衍生工具采用一致的会计原则进行处理。即通常应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但是,主合同(非衍生工具)可能因为划分的类别不同(如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不会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因此,如果混合工具没有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则应当考虑能否将其从混合工具中分拆出来,作为单独存在的衍生工具处理。第三节套期保值主要内容:一、套期保值的概念及分类二、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三、套期会计方法四、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目的是套期保值一、套期保值的概念及分类(一)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风险,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
本文标题:81第九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27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