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5.诗五首难点字词•绮(qi)•着急•着着落未•看着末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外号“诗佛”。因其诗中多描写自然山水、田园风光,被称为田园山水诗人。•风格:清新淡远,自然脱俗。•苏轼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题•杂诗:其中杂的意思是多种多样的,杂诗的意思是作者随时产生的零星感受和琐事,是不定题目的诗,这个诗题是后人根据本诗的意思添加上去的。课文翻译•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君:对人的敬称,相当于第二人称你,•自:从,应:应该。•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来日:来的时候,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你来的时候,镂花窗前的寒梅花开了没有?1。“故乡”为什么第一句诗中出现两次?诗人用重复的手法表达离家游子的欣喜之情。2.对故乡来人的询问,可以很多很多,为何诗人独问梅花是否开花?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思考:板书设计故乡寒梅思念中心思想这首诗叙述了久在异乡的“我”忽然遇到来自故乡的旧友,询问家里窗前的寒梅是否开花一事,表达了“我”浓烈的思乡之情。《夜雨寄北》课件《夜雨寄北》李商隐夜雨寄北诗题分析《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切。夜雨寄北课文朗读欣赏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作者介绍李商隐画像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课文翻译夜雨寄北(七言绝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课文翻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课文技巧分析夜雨寄北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泛指诗人居住的巴蜀山地。此句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的愁思之绵绵深重。课文技巧分析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话:再叙。此句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亲人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亲人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本课小结
本文标题:杂诗 夜雨寄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42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