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分课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分课题湖北省武汉小学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实验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四个阶段:一、准备阶段,广泛宣传。二、活动阶段,积极参与。三、实验阶段,反复求证。四、普及阶段,注重实效。一、准备阶段,广泛宣传。1.大会动员2.专家报告3.课例观摩此项研究需要全校各方面教师广泛配合,而且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尤其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为了保证此项研究的顺利进行,在研究开展的前期,我校开展了广泛宣传动员活动。大会动员学校集中会议对此次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进行了诠释,让全校教师提高认识,积极参与,配合此项研究的进行。专家报告学校先后聘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吕谓源教授及各专业机构的多位专家来校作有关“小学生创新教育”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方面的专题报告,为此次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课例观摩学校组织部分教师观看了全国优秀课例及全国获奖优质课实录,吸取其中的成功经验,并选择部分优秀课例通过学校计算机网络在全校教师中传播。二、活动阶段,积极参与。1.成立专门的课题组,全面统筹安排。2.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身能力。3.加强学生技能训练,为自主网络学习做准备。“探究性学习”和“网络教学”是未来教育的趋势。有了这样的认识,广大教师均有必要参与此项课题的研究。通过前期准备,此项研究工作已深入人心,广大教师在此方面的认识均有明显提高,积极参与到此项研究中来。成立专门的课题组,全面统筹安排。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处主任以及各学科的教师代表组成的11名成员的课题小组,组织开展此项研究活动,同时也涉及到了不同的学科均有代表参加,保证了课题研究的全面性和实效性。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身能力。80位教师参加全国性的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班学习,取得了显著成绩。专职电教教师均已自修了计算机本科文凭,100%的教工参加了计算机初、高级培训,有55%的教师获得了市教育局颁发的高级计算机水平证书,其余均获得初级证书。加强学生技能训练,为自主网络学习做准备。学校普通班从四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住宿班一年级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学习信息技术的最开始就是了解Windows和网络。三、实验阶段,反复求证。1.比较分析,理清思路。将网络有机地融入教学,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学校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如何在规定的40分钟时间内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模式的转换,是此次研究的难点,给了我们很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是“教师引导,学生配合”,教师永远是课堂教学的“火车头”。传统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平台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计算机和网络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教学平台,教师机和学生机之间是辅射状共存关系,学生机与学生机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全新的教学平台全新的教学平台表面上教师机是这个网络中心,但事实上对于学生而言,学生才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占有充分的学习主动权。学生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也可以选择与同伴合作开展研究;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到学校丰富的资源库,还能主动到国际互联网上查找学习资料。以前是学生配合教师的教,现在是教师配合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中心。在此认识基础上,我们对课堂教学提出许多全新的设想。学生是中心三、实验阶段,反复求证。1.比较分析,理清思路。2.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有了对网络课堂教学的全面认识,课题组各学科教师各负其责,分担了相应学科的实验任务,为了做到保质保量,我们合理安排了各学科教学实验的时间,以便集中力量上好每一节实验研究课。三、实验阶段,反复求证。1.比较分析,理清思路。2.精心设计,反复推敲。3.实践论证,硕果累累。网络课堂教学,知识含量高、学生学习方式灵活、创造想象空间广阔,通过不断的实验论证,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只小狮子》、《赤壁之战》等课获湖北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五优”评比一等奖,《呼吸器官》一课在市首届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能力评比课中获一等奖,《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一课获省、区信息技术与自然学科整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学校先后有多名教师在市、区执教信息技术比赛课和示范课,获奖并受到好评,先后有15个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执教省级及以上比赛课,均获得一等奖,有17个教师执教的课获市级一等奖。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愿望强烈,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效果显著。四、普及阶段,注重实效。1.加大资金投入,扩建信息网络。学校在继1995年到2000年之间投入400多万元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之后,又在近几年投入近200万元扩建了教师计算机房,并给每个教室和办公室配设了多媒体计算机,购置网络服务器,建成网络中心,现代化信息通道畅通,学校每台计算机均可正常进入国际互联网。四、普及阶段,注重实效。1.加大资金投入,扩建信息网络。2.建设学科网站,教学资源共享。学校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分学科专人负责,搜集和整理相关教学资源,并负责资源的管理,各教师共同努力,丰富学科网站的内容,对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四、普及阶段,注重实效。1.加大资金投入,扩建信息网络。2.建设学科网站,教学资源共享。3.教师加强配合,学科加强整合。创新来源于多元化的知识融合、生活经验、以及灵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整体性工作,各教师要加强整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科知识要相互渗透、加强联系,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四、普及阶段,注重实效。1.加大资金投入,扩建信息网络。2.建设学科网站,教学资源共享。3.教师加强配合,学科加强整合。4.开通网上论坛,开放学习空间。
本文标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分课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