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2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1324万538万54万上海人口的增加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1.概念2.表现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乡村向城市地区集聚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一、城市化概述4.城市化的意义项目意义人口转化产业结构工业科技文化、思想、观念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城市创造较多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化过程卓有成效带动农村发展,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二、城市化动力机制思考:1、是什么力量推动城市化发展?2、城市化还与哪些进程有关系?3、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突出特点?社会经济的发展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农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剩余劳动力工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两类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的比较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速度水平趋势19501990年城市人口比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早晚,二战后起步先快后慢速度加快高低中心区衰落,出现逆城市化建设卫星城城市化进程不合理---“虚假城市化”(南美)“滞后城市化”(南亚)城市人居环境变差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高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普及。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内部环境恶化,人们向郊区迁移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郊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口向郊区迁移通过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开发市中心衰弱区,吸引人回城居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先有郊区城市化,再有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后期的一种高级形式城市人口(万)1.东京(日本)28802.墨西哥城(墨西哥)17803.圣保罗(巴西)17504.孟买(印度)17405.纽约(美国)16506.上海(中国)14007.洛山矶(美国)13008.拉各斯(尼日利亚)12809.加尔各答(印度)127010.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12302000年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显著的内部差异性,尤其是“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并存。A、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超过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又称“虚假城市化”。B、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落后于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拉美国家)(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练习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读表回答问题:1)②国可能是下列国家中的:A、美国B、埃塞俄比亚C、英国D、韩国2)题干中叙述的现象最明显的国家是:A、②B、③C、④D、⑤3)①国与③④⑤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这说明:A、①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①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少C、①国的第二、三产业最落后D、①国的人口增长率最低国家1970年1992年城市人口比重%人均GDP(美元)城市人口比重%人均GDP(美元)①96913114②41282746777③8919128815625④7448617623180⑤7119467729486【高考真题】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问题。1)按城市化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A.adbcB.acdbC.dbcaD.cdba2)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A.商业区B.行政区C.工业区D.住宅区3)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四、我国的城市化1、我国城市化进程A、1949年,城市化水平为10.6%;B、建国初期,城市人口增长较快;C、20世纪60-70年代,城市人口增长缓慢;D、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与部分国家城市化速度比较起止年代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幅度(%)经历时间年均提高百分点英国1720-184020~401200.17法国1800-190020~401000.2德国1785-186520~40800.25美国1860-190020~40400.50苏联1920-195020~40300.67中国1980-201020~40301.50A、起步晚,目前速度快,水平较低。2、特点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大中城市15511747小城市13813075合计293247122B、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城市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发展较快,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高,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低。2、特点3、我国的城市建设——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A、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实际,把城市化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又必须量力而行,一定时期的城市建设规模要控制在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B、要充分考虑到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努力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C、要妥善处理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明确东、中、西部的发展方向。D、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速度城市化动力产业结构变动人口流动城市建设环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与工业化的关系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内地向沿海、山区向平原、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的一个首要问题。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的进程
本文标题: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1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