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第十一章----感觉与运动
第一节感觉的形成概述•感觉–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上的反映–客观事物→感觉器官→神经冲动→大脑皮质•感觉的分类–特殊感觉: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躯体感觉:有深部感觉(本体感觉、痛觉)和浅表感觉(触觉、压觉等)–内脏感觉:感受内部温度及化学、机械和伤害性的变化。第一节感觉的形成概述•感觉的形成–感受器•内外环境变化→神经冲动•体表感受器;内感受器–感觉器官•感受器及其附属装置•感受器感受到内外界环境的变化的刺激信息,并把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化为电信号,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相应的传入神经产道中枢神经系统,最后到达大脑皮层一定中枢形成相应的感觉。第一节感觉的形成概述一、感受器的作用和生理特征•感受器的作用–换能作用•各种刺激→电能——神经冲动–编码作用•在换能同时,将信息的信是进行转换,即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条件变化的信息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和组合之中。•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适宜刺激•只对某一范围刺激敏感•感觉阈值–适应现象第一节感觉的形成概述二、感觉的传导•脊髓对感觉的传导–浅感觉传导路:传导痛觉、温度觉和轻触觉传入纤维背根部外侧脊髓后角换元纤维在中央管前交叉到对侧经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和脊髓丘脑前束(轻触觉)丘脑–深感觉传导路:本体感觉、深部压觉、皮肤触觉等背根内侧脊髓同侧后索上行延髓下部薄束核和楔束核交换神经元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内侧丘系丘脑第一节感觉的形成概述二、感觉的传导•丘脑及其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由脊髓和脑干传入的感觉,经丘脑换元后发出的纤维能投射到大脑的特定区域,引起特定的感觉。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非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性感觉上行神经纤维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通过短轴突多次更换神经元后,上行抵达丘脑的网状结构,再次交换神经元后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其作用在于维持或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但不产生特异的感觉。第一节感觉的形成概述•三、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大脑皮质分区机能定位大脑皮质大脑皮质某一特定的部位只与某种特定的纤维相联系,形成若干不同的功能区,称为××中枢。6.嗅觉区10.书写中枢(8)11.听觉性语言(听话)中枢(22)12.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39)8.内脏活动中枢边缘叶44663121741425.平衡觉区7.味觉区主要中枢的位置1.(第一)躯体运动中枢(4、6区)2.(第一)躯体感觉中枢(3、1、2区)3.听觉中枢(41、42区)4.视觉中枢(17区)9.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44、45)Wernicke区Broca区(41、42区)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投射特点•交叉(对侧支配)•倒置(但头不倒置)•投射范围大小与运动精细度感觉灵敏度成正比第二节视觉•组成:眼;视神经;视觉中枢•功能:感觉物体的形状、色泽、远近和运动状态等。第二节视觉一、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发出的光线,现经过眼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水晶体、玻璃体)的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接着视网迷上的感光细胞感受光刺激,并将外界光刺激所包含的视觉信息在视网膜上进行初步处理,最后从视神经纤维上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向大脑皮层视觉区形成视觉。第二节视觉眼球的结构和机能纤维膜角膜结缔组织后房虹膜前房晶状体玻璃体玻璃体管视网膜色素层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双极细胞黄斑纤维膜第二节视觉(一)眼的折光和成像折光系数1.381.331.341.44视网膜上形成倒立实像,经大脑皮质矫正为正立像第二节视觉(二)眼的调节•晶状体的调节•瞳孔的调节•眼球会聚运动第二节视觉(二)眼的调节•晶状体的调节–睫状肌收缩→睫状体前移→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突起(曲率增加→折射角增加→焦距变短)→物像前移至视网膜–反之亦然第二节视觉(二)眼的调节•瞳孔的调节:通过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的量和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相差,增加视觉清晰度。–对光反射•看强光时瞳孔缩小,弱光时放大•强光→视网膜感光细胞→视神经→中脑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副交感神经→虹膜环状平滑肌→瞳孔缩小•调节进入眼球光亮–看远时瞳孔放大,看远时缩小–紧张时瞳孔放大第二节视觉(二)眼的调节•眼球会聚运动:看近物时,除了晶状体曲率增加、瞳孔缩小外,视轴也向内侧合拢,即两眼球向鼻侧会聚,使物像落在两侧视网膜的对称点位置上,以形成清晰视觉。第二节视觉(三)眼的折光异常•近视•远视•散光第二节视觉•近视正常角膜、晶状体曲率过大眼球前后经过长近视眼镜的校正作用第二节视觉•远视正常角膜、晶状体曲率过小眼球前后经过短远视眼镜的校正作用第二节视觉•散光角膜、晶状体各径向曲率不等第二节视觉(四)视网膜的感光功能•视锥细胞–集中于中央凹–亮视觉,感色力强,可分辨颜色和物体的微细结构,形成中央视觉,分辨率高•视杆细胞–距视力轴20°最密集–暗视觉,视野广泛,形成周围视觉第二节视觉•光化学–视网膜受光刺激后,感光细胞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视杆细胞–视紫红质→反视黄醛+视蛋白→神经冲动–VitA:反视黄醛→顺视黄醛→视紫红质•视锥细胞–红、绿、蓝感光色素第二节视觉二、视觉功能的评定生理指标•视力(视敏度)–眼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最大能力–正常:5米处分辨1.5mm(1′):1.0•视野–单眼正视前方可看到的整个空间范围•白色>蓝>红>绿第二节视觉•双眼视觉•立体视觉合成立方体影象第二节视觉•眼肌平衡–内、外直肌–上、下直肌–上、下斜肌•正视–注视远方:对称眼肌紧张度相等,瞳孔在正前方•斜视–一条肌肉紧张,瞳孔偏向一侧•隐斜–一条肌肉紧张度稍大,平时可补偿,瞳孔正中位第二节视觉•色觉–“三原色学说”•光的三原色:红、绿、青•红、绿、青三种视锥细胞•视锥细胞不同的兴奋性产生不同的颜色•色盲–缺乏辨别某种颜色的能力–道尔顿与色盲第二节视觉•融合现象•当刺激频率超过一定的界限后,则人眼产生连续光感的现象。•视觉敏感度可用视觉临界融合频率(闪烁值)进行评价。思考•视觉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第三节位觉和听觉•听觉•位觉(前庭觉)第三节位觉和听觉一、听觉•声波的传导和感受•声波→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前庭阶外淋巴→内淋巴→基底膜→盖膜、毛细胞→神经冲动→听神经→大脑皮质颞叶•鼓膜→鼓室内空气→蜗窗→鼓阶中外淋巴→基底膜•声波→颅骨→骨迷路外淋巴→蜗管内淋巴第三节位觉和听觉•听觉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音乐–呼喝–语言–噪声第三节位觉和听觉二、位觉•前庭器官的结构•前庭器的适宜刺激–椭圆囊与球囊囊斑•耳石:线性加速度–半规管壶腹嵴•壶腹嵴毛细胞:角加速度第三节位觉和听觉•椭圆囊与球囊囊斑线性加速度→耳石膜与毛细胞相对位置改变→牵拉毛细胞→神经冲动→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反射性肌紧张→维持身体平衡第三节位觉和听觉•半规管壶腹嵴线性加速度旋转加速度→内淋巴流动→刺激毛细胞→神经冲动→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中枢第三节位觉和听觉•前庭反射:来自前庭器官的传入冲动出引起运动与位置觉外,还引起各种姿势调节反射及眼震颤和植物性功能的改变。•过度刺激时的前庭反应–肌肉张力关系失调→平衡失调–眼肌部随意收缩、放松;眼球震颤–植物机能反应:晕动病•前庭器官稳定性:指由于刺激前庭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射反应的程度。–提高前庭器官稳定性的方法•主动训练•被动训练•综合训练•前庭习服:指同一刺激反复作用于前庭器官,经一段时间后前庭器官对刺激引起的反应逐渐减少的现象。–前庭习服的特点:易为反复的弱刺激引起;一侧习服后对侧也会发生相同变化;习服有一定的方向性;潜艇习服可维持一段时间。第三节位觉和听觉•失重对前庭功能的影响–失重耳石作用丧失平衡不能保持视觉定位紊乱空间定位错觉•超重对前庭功能的影响–超重耳石器重量增加毛细胞机械压力增大囊斑传入神经发放冲动增加植物性神经反应和肢体肌肉紧张度增加第四节其他感觉•运动觉–本体感受器:肌腱、肌梭的作用•触觉–触觉感受器:物体大小、形状、硬度、表面性质、机械性质•温觉–温度感受器:冷点、热点•痛觉–特殊游离神经末梢–不同部位有痛觉差异,痛觉强度与神经系统状态有关•内脏感觉–第二感觉区和大脑边缘系统–维持内环境的动态平衡以及机体的完整统一性有重要作用
本文标题:第十一章----感觉与运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2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