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发展取向
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发展取向张超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振兴东北,必先振兴精神。文化承载着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软实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一定社会的发展进程。东北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孕育了东北独特的地域文化,其中所蕴含的不畏艰苦的顽强抗争精神;乐于助人的团结互助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进取精神构成了东北优秀文化的核心精神,发展东北地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这种核心精神、切实把握东地域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为振兴东北、促进东北社会的良性发展奠定思想底蕴。【关键词】东北地域文化核心精神发展取向地域文化是同一地域生活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具有生命力、引领地域文化良性发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精神品质。东北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形成了东北独特的地域文化。一、东北地域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东北文化又称为关东文化。“关东文化”之“关东”一词,本有多种含义。据《汉语大词典》:1.指函谷关、潼关以东地区;2.唐代亦指洛阳;3.指山海关以东地区,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中,第3种释义出现较能共享性,现在通常所说的“关东”多指这种。其实,所谓的关东,除东三省之外,一般还应包括内蒙古东四盟,即呼伦贝尔市(旧称呼伦贝尔盟)、兴安盟、通辽市(旧称哲里木盟)、赤峰市(旧称昭乌达盟)。内蒙古东四盟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等,都与东三省有密切关系。东北地域文化又称为“黑土地文化”,它的形成与这片土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演进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东北的地理环境及其对东北文化的影响1、高寒地域的抗争与妥协东北高寒极冷,开发较晚,历史上仅有少数民族居住,过着相当对原始的渔猎、游牧生活,只是到了清末中原农民流入后才有较为广泛的农耕,至今,东北边远的农村还保持着原始的遗风,东北人也保留着本真、淳朴和率直的个性。东北有近半年的冰冻期。每到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气温一般都在-30℃左右,人们不但要停止耕种,就连户外活动都要受到很大限制,所以东北人有不畏严寒的品质也有“猫冬”的习惯。“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干闲”是东北农村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漫长而又缺少文化教育的农闲时光养成了东北人的怠惰,这使东北地域文化保留了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消积成分。2、资源丰裕的慷慨与文化缺失的保守东北的资源环境十分优越,地广人稀,曾经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利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给东北人带来自给自足。艰苦的农耕经济造就了东北人吃苦耐劳、勤奋的品格的东北的大平原、大森林、大草原,筑就了的东北人豪爽奔放、乐于助人、诙谐幽默的性格,成为东北地域文化所特有的基因。但长期的自给自足、一成不变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所带来的超稳定的农业社会结构,也给东北人的文化观念带来许多负面的东西:缺少竞争、安常守顺的思维方式,不求进取、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制度缺失、重人情轻法理的人际关系,文化滞后、重日常经验、轻科学理性的实践方式等等。这些不仅严重地束缚了东北人手脚,也制约着东北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二)东北历史的变迁及其对东北文化的影响1、清封禁政策对东北文化的阻滞与移民文化的异化东北历史的演进缓慢而且命途多舛,原本落后于中原的东北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呈间断性,导致东北文化发展缺乏整体性与连续性。早在商周时代,东北就有肃慎、夫余、东胡等少数民族居住。之后又有挹娄、勿吉、靺鞨、女真、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受气候的限制,他们发展缓慢,以狩猎、放牧、耕种为生,形成了与其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原始、本真的东北本土文化。清入主中原后,为保护这片“祖宗肇迹兴王”之所,对这片土地进行了长达200多年的封禁政策,阻断了本就缓慢的文化发展。到了十八、十九世纪,由于关内连遭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袭击,迫使大批关内饥民突破禁忌“闯关东”来到东北,“闯关东”精神作为冒险、拼搏、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成为东北移民文化的先进代表,关内的移民文化也逐渐成为东北地域文化的主要成份,并与早期东北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对东北最具影响的农耕文化。这种引入的农耕文化,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优点,也融入了东北本土的不足和缺失。相对于南方文化、中原文化来说,它缺少历史的传承和深厚的积淀。相对于现代工商文化来说,它又缺少理性、进取和精致的意蕴。优裕的资源和缺少竞争的生活,特别是移民构成多是文化素质较低的农业流民,使饥饿逼出的“闯关东”精神不断消解,解决温饱和生存问题的人们对人生目标没有更高的追求和企盼。加之在“闯关东”的年代,男多女少,性别比例相差悬殊,来到东北的男人娶媳妇都很困难,所以“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便成了他们生活的理想。这也就是东北人“小富即安”性格的成因和东北文化平民化的基础。2、日俄入侵与东北文化所遭遇的摧残东北在近代历史中,受到日、俄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占领,殖民文化再次阻断了东北文化原本的发展方向。日本侵略中国有长达400多年的历史。①从丰臣秀吉时代日本就开始不断地进行对外扩张,并将一衣带水的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当落后的民众遇上侵略者的文化奴役,东北农耕文化的自主性被扭曲了。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宣传和文化奴役,其后果比军事入侵、政治统治、经济掠夺更为严重。日本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位军国主义理论家福泽谕吉在其著作《脱亚论》里,宣称日本与西方列强是具有同等“文明程度”的国家,日本有责任也有义务以发动战争的方式“帮助”中国及朝鲜这样还未开化的“野蛮”国家推进“文明”。日本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位军国主义理论家福泽谕吉在其著作《脱亚论》里,宣称日本与西方列强是具有同等“文明程度”的国家,日本有责任也有义务以发动战争的方式“帮助”中国及朝鲜这样还未开化的“野蛮”国家推进“文明”。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中国东北的十四年中,采取各种手段向东北民众灌输殖民主义思想和文化。日本侵略者为了要长期奴役和统治中国东北,占领东北后建立了各级宣传统制机构,并利用这些宣传机构颁布了一系列严厉而残酷的法律法规,把一切文化宣传活动都操纵在手中。他们以行政命令手段制约电影、广播、新闻、出版、宗教等宣传渠道,建立和扩大了民众教育馆、民众讲习所、博物馆、图书馆及补习学校等民众教育设施,以此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也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殖民宣传的工具。在社会上通过语学奖励制度、各种纪念日等进行宣传,向民众大力灌输殖民思想。而且在中国东北组织了名目繁多的“会”、“团”等组织,对东北民众进行文化的奴役,意图消除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鲁迅在《藤野先生》所讲的电影中的中国人被杀戮而同胞做旁观的看客的故事,就是日本为文化奴役立论的宣传片。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决定弃医从文,唤醒国民。(三)中国革命、建设的发展对东北文化的促进1、东北文化与抗联精神中国革命和建设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更改变了东北文化的发展进程。1931年,日本入侵东北,东北沦陷,家园被占、失去自由的东北人或在乡土的饱受奴役,或流浪关内背井离乡。民族危亡之际,东北人遭遇到现实的逼问:生存还是毁灭?在危难面前,东北人内心深处的不屈不挠,坚强果敢的品质被灾难唤醒,沦陷后东北人深刻地意识到日寇不除,东北永无宁日。在日寇的蹂躏下,东北人首先自发的组织抗日,在资源缺乏,日寇控制主要大中城市的情况下,东北人仍然敢于斗争。特别是共产党组织的东北抗议联军,挑战极地严寒、爬冰卧雪,饥寒交迫、依旧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其实这样的东北精神正是东北人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相抗争中所培养起来的,并且在组织抗日的斗争中,所体现的团结合作,荣辱与共也是东北精神文化的缩影。在困难面前,东北人在长期的历史中所形成的文化认同和信仰追求指导着东北人反抗外来侵略,这种抵抗外来侵略,保卫家园的意识形态也使东北的革命斗争坚强无比,斗破天穹。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到的那样,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过来又指导实践。东北人在东北大地下的生存繁衍,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使东北人拥有了团结向上,不屈不挠,坚强果敢,敢于斗争的精神内核。反过来又指导着东北人的实践活动。在抗日战争中也不可能委曲求全,眼看着国破家亡的局面成为现实,东北人的选择是也必须是抗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东北精神还存在着小农意识,封闭意识和封建残余,要想取得斗争的胜利还需要更多优秀的文化滋养和统一的正确领导。可喜的是此时中国共产党扮演了这一伟大角色,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武装革命,使得东北精神又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使东北地区的局部抗战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七十六万日军,消灭侵略的敌人十八万,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是东北精神的缩影,是东北精神不断充实巩固提高的过程。2、东北文化与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东北精神的体现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革命斗争,也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最为典型的就应当是北大荒精神和大庆精神,它是东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庆精神产生于六十年代石油会战,是东北人开发利用资源的关键历史时期。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人才限制,制度因素等条件的制约,开采石油成为了困难问题。东北人面对这块“硬骨头”是敢于下口的,在关键的攻坚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批英雄人物,以王进喜为代表的铁人精神也是在这个时期下不断孕育产生的。在看到困难问题时,东北人特有的乐观向上,不屈不挠又一次得到了体现。但是这里还必须要强调,在新中国需要资源搞建设的重要时期,东北人的精神面貌,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克服困难的决心和目的,不再简单的固定于东北地区的利益。东北人开始有了祖国建设的全局观念,再不是狭隘的地区主义,而是包含着爱国精神,包含着奉献精神在内的崭新的东北精神。3、计划经济体制对东北文化的影响东北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长期稳固的指计划经济体制给东北地域文化所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解放后,中央出于战略考虑,将东北定位于中国工农业基地。因为当时台湾问题尚待解决,沿海一带随时可能发生战事,东北靠近苏联,相对安全。而且东北的轻重工业和农业的基础比较好,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有全国最密集的铁路网,发展条件很好。所以在“一五”期间,国家将156项重点工业项目中的58项落户于东北,东北也因此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计划经济体制。客观地讲,几十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卓著的功绩,为全国输送了大批各类人才,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大庆的石油,鞍山的钢铁,长春的汽车,大兴安岭的木材,阜新的煤炭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国各地,支援建设。东北人也因此较早地经受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锻炼,培育出中国产业工人所具有的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这对改造东北传统的农业文化,丰富东北地域文化中的优秀成份都有不可否认的作用。然而几十年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自身的弊端及其所伴生的文化观念,对东北人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造成东北人缺乏自主性、竞争性,办事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一切依赖国家,听命政府的“等、靠、要”的思维定势,严重地束缚了东北人和东北经济的发展。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东北人”和“东北现象”问题。随着计划经济的结束,全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尤其在改革开放,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仍以农业文化和计划经济文化来对应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时,必然显得很不适应,甚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困顿和尴尬。这种文化上的冲突,既有东北地域文化与整体文化的冲突,也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冲突。二、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从东北地域文化形成的诸因素可以看出,东北地域文化的进步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其文化发展走向,平民阶层的俗文化一直在传承、延续,而精英阶层的雅文化则进展缓慢。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演化融合的历史,造就了落后的文化与先进的文化,而引领东北文化向前发展的是始终是蕴含在东北文化中的核心精神。(一)拓荒创业锻造了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东北地域文化始终是在开疆、拓荒、创业历史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而锻造了自强不
本文标题: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发展取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8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