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7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第一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3.注意让学生手机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三.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单元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四.课时安排:3课时2教案_1___课题时、分、秒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随录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时间单位“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4、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3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3、学生反馈。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三)练习:体验1分钟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四)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一”第2题。第二课时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4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2时=()分(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3)反馈a、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4)教师小结。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方法(一):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方法(二):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60秒=1分(10个1=1个10)60分=1时(10个10=1个100)反过来也是一样的。3、教学例2。(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45-30=15,是15分钟。4、小结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5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三、巩固练习:完成第5页“做一做”。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板书设计时、分、秒1分=60秒60秒=1分(10个1=1个10)60分=1时(10个10=1个100)课后拓展练习1、1分=()秒4时=()分9分○9秒36分○2时5分=()秒150秒○2分400分○4时10分○1时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教学探讨与反思6第__一_单元小结及质量分析本单元教学情况总结:单元检测分析应考人数实考人数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人数及格率后进人数从教学中和单元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改进措施:7第二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欧吉加减法估算。共安排了4个例题。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基础是均码号教学的,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据计算起到铺垫作用。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景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三.单元教学的难点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景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四.单元教学的重点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五.课时安排:6课时8教案_2__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随录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26+3048+2049-2056+328-924+935-2046-798-9078+9二、探究新知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9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列式计算:39+44(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三、巩固练习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四、课堂小结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35-20=35-2=36-8=二、探究新知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10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2)两位数的退位减。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生:列式65-48.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先算65-()=()再算()○()=()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3)比较算式。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第6题。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2、完成“练习二”第7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11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板书设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39+44,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A、39+40=7979+4=83B、30+44=7474+9=83C、30+40=709+4=1370+13=83列式65-48先算65-()=()再算()○()=()课后拓展练习接力赛。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教学探讨与反思12教案_3__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目标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随录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拆数游戏。(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360480520790210(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720270450840910二、探究新知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出示教材例3的第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师板书笔算竖式:百十个380+5150930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13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出示教材例3的第(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列式:550-380师板书笔算竖式:百十个5.50-380170追问:为什么百位上是1?注意: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推掉的1,通常会在此数位上写上一个退位点。3、总结算法。小结: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上一位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三”第1--4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
本文标题:2017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9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