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中国历史上的和亲问题
中国历史上的和亲问题-----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缩影一、基本定义是指中国古代两个不同民族政权,尤其是中原王朝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一般是将女子嫁给对方,与之建立联姻关系,进而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二、中国和亲史简述1、中国古代和亲的渊源班固“和亲之论,发于刘敬”(汉书匈奴传)司马迁“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2、夏商周时期的和亲传说中从帝喾开始。《史记五帝本纪》注云“帝喾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女,曰姜源;生后稷;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生卨。……”夏与东夷和亲鲧娶东夷大姓有莘氏女志为妻,禹娶涂山女曰女娲(又曰女娇)为妻。通过与东夷的联姻,夏逐渐强大。商与东夷的和亲屈原《天问》:“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史记殷本纪》“纣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封”。武丁“娶女姜为妇”盘庚时公主子伊主动要求嫁到黎国。西周时的和亲以赐婚的形式将公主嫁给领主。与羌人保持和亲关系。从周文王开始每隔一代即娶一位姜女作王后。两汉的和亲A、白登之围与和亲韩王信降匈奴,引匈奴兵攻太原。刘邦率32万兵出击,被围白登。《桓子新论》陈平劝匈奴阏氏“汉有好丽美女,为道其貌天下无有,今困急,已驰使迎取,进于单于。单于见此人必大好爱好,爱则阏氏日益疏远,不如及其未到,令汉得脱去,亦不持女来矣。阏氏妇女有妒媔之性,必憎恶而制去之”资治通鉴卷11帝用陈平秘计,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主亦有神灵,单于察之”。刘敬献和亲之策天下初定,士卒疲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逾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吕后态度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汉武帝时刘细君与解忧嫁乌孙昭君出塞王昭君临水而居,恒于溪中与手,溪水尽香,今名香溪。(妆楼记)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和亲孙刘联姻北魏时的民族融合隋唐时期的和亲隋:5位公主外嫁唐:23次。对象为吐蕃、吐谷浑、突厥、契丹、回纥、于阗等。宋元明时期的和亲——数量少清时期的和亲——主要与蒙古王公三、和亲的特征以公主外嫁少数民族为主,间有娶少数民族女子为妻者。和亲的对象是统治阶级上层,而非一般民众以游牧民族为主,农业民族不在和亲范围内。和亲往往具有政治手段的特征、恩赐的性质四、和亲的几种类型1、以建立联盟为目的的和亲2、以避免战争为目的的和亲3、以笼络少数民族为手段的和亲4、以武力胁迫的和亲5、作为缓兵之计的和亲按功能与性质分安边型。汉与匈奴和亲即是。结交军事同盟型。魏晋时的和亲与辽夏和亲即是。分化瓦解少数民族政权型。隋唐与突厥、隋与铁勒的和亲。借兵及酬恩报德型。唐与回纥和亲发展关系型。唐与吐蕃。巩固盟好型。辽夏和亲政治联盟型。满蒙和亲五、汉唐和亲的区别汉的和亲对象较单一;唐则较为广泛。汉以宗室女或宫女出嫁;唐则有皇帝的亲妹妹。对人质的要求不同。六、和亲的历史作用第一,使双方在经济文化上加强了往来,促进了本地的发展。第二,实现了民族融合。第三,避免战争,实现民族和解。和亲公主的作用以阏氏、王后的身份监督、影响统治阶级上层实行比较妥善的民族政策。如隋时华安公主对“西域诸国所有动静,辄以奏闻”、唐武宗要求作为回纥国母的太和公主指挥回纥。直接调整和亲双方的关系金城公主主动上书唐玄宗请以赤岭树碑立界以避免争端。咸安公主主动协调唐与回纥的绢马纠纷。传播文明与先进技术文成公主教授藏族人民耕作与建筑技术;金城公主带去典籍。七、和亲的文化影响礼仪和习俗的碰撞细君公主“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王昭君《怨旷思惟歌》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升云,游倚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抑冗,不得颉颃。……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由碰撞到影响和亲文化影响的特点:一是内容宽泛,包括婚姻仪式、观念、婚嫁制度、审美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服饰、建筑、音乐、宗教等各个领域。二是和亲影响是渐进式的。三是和亲影响的持久性。八、关于和亲的评价积极作用对和亲公主自己的评价讨论:从汉族与少数民族方面看和亲的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问题主观条件客观条件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上的和亲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421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