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礼记》二则课件.ppt
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系统而全面地阐述教育教学的优秀文章,如《劝学》《师说》等。今天我们要学习儒家的论礼丛书《礼记》中的《学记》《礼运》篇。我们今天学的内容是从全文中节选出的。新课导入22《礼记》二则R·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备查《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礼。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虽有嘉肴本文选自《礼记·学记》。题目是编者加的。《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论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课文主要是谈关于“教学相长”的道理的。嘉肴()弗食()自强()教学相长()兑命()学()学()半yáoqiǎnɡyuèxiàofúzhǎnɡxué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语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2.自由朗读课文,把握好字音、节奏、语气。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3.翻译课文,了解大意。自学要求:1.结合课下注释及手头资料翻译课文,标出疑难处。2.同桌交流疑难。3.6分钟后比比谁翻译的比较好。重点字词•虽:即使。•弗:不。•其:代词,指嘉肴。•善:好处。•然后:这样以后。•故:因此。•长:促进。课文解读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指有骨头的肉指味美最好的道理好类比论证:类比亲身学习的重要性。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困惑自我反思自己鼓励自己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反省自己。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相长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尚书》中的一篇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表示猜测《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引用论证:进一步强调教学相长的关系。试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即使有鲜美的菜肴摆在那里,如果不吃,就不能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深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教育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学识上的困惑。知道自己知识不够,然后才能自我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愤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互发生作用,教育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就是这个意思。通假字《兑命》曰(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yuè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古今异义1.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主旨)3.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穷苦,艰难)4.然后能自强也(古义:竭力,尽力今义:健壮的,有力的)5.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提高今义:增长)一词多义学其学学半()学学半()不知其旨也()其此之谓乎()动词,教导动词,学习代词,它的副词,表示推测是是非君子之道()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近指代词,相当于“这”“此”“是故”“是以”连用,相当于所以、因此等惟读书是务()助词,用在句中,起到强调宾语的作用,不必译出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倒装句:其此之谓乎。(“之谓”是文言文中一种比较固定的用法,是将宾语提前的倒装句,译为“说的是”。作用:宾语用代词“之”复指一下,强调宾语。)文言句式“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内容归纳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以“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看,不亲自去尝尝,永远不知道滋味如何;同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远也不知道它的好处。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说理浅显易懂。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问题探究问题探究《虽有嘉肴》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论证的思路是怎样的?《虽有嘉肴》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论证思路:重视实践→在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进步与发展。“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深化主旨。《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问题探究•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认为教和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两者之间是主从关系。问题探究“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拓展延伸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虽有嘉肴比喻论证——学习的重要性道理论证——教学相长引用论证——强调教学相长教和学相辅相成结构梳理艺术特色1.运用类比手法。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手法,以“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类比“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2.逻辑严密,有条有理。文中开头先讲学习的重要性,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最后提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7.当堂检测一、解释下列词语1.虽有嘉肴2.弗食3.不知其旨也4.虽有至道5.弗学,不知其善也6.教然后知困7.然后能自反也8.然后能自强也9.教学相长也二、翻译下列句子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2.《兑命》曰:“学学半。”课堂反思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是没掌握的?大道之行也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à),事毕,出游于观(读guān,宫门外两旁的台楼)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国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鳏寡()货恶其弃于地也()幼有所长()男有分()谋闭而不兴()jǔmùɡuānwùzhǎnɡfènxīnɡ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语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2.自由朗读课文,把握好字音、节奏、语气。3.翻译课文,了解大意。自学要求:1.结合课下注释及手头资料翻译课文,标出疑难处。2.同桌交流疑难。3.6分钟后比比谁翻译的比较好。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施行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选举有贤德的、有才能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与(jǔ),通“举”,选举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因此动词,以……为亲动词,以……为子抚养同“鳏”,老而无妻的人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职业、职分写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因此用门闩插门阴谋,干坏事的想法兴起这叫作全文的总结语。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的、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究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通假字1.选贤与能(通“举”,选拔)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古今异义1.大道之行也(古义: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而长的路)2.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归宿今义:回来)3.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作乱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一词多义分恶今天下三分()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动词,分裂名词,职分,职守动词,讨厌、憎恶名词,罪恶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与独选贤与能()颇与中国同俗()故人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通“举”,推荐连词,和副词,单,只形容词,老而无子的人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2.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壮年人)词类活用判断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表判断)倒装句: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己藏”)文言句式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精读课文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社会的管理者应由品德高尚的人和能干的人担任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人人都能得到社会关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不独不独亲其亲,
本文标题: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礼记》二则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46433 .html